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原 《华章》2012,(10)
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设计是营造具有场所精神城市的重要途径;是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表现方式;是标识城市特色的手段;是地域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体.可见地域性在城市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对城市景观地域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河涌景观是城市水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技术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气候适应性、材料地域性、施工工艺独特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广州市主城区河涌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为城市水系空间蓝道景观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度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已经影响了社会生活环境.南昌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已经侵蚀了建筑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南昌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征.如何在南昌城区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使得南昌城区的城市建设与未来规划富有地域性特色是当前城区景观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现文章主要以南昌城区为例,分析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早弘 《华章》2007,(11):11
根据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教育功能,提出城市生态公园的环境管理措施,应加强生态意识,贯彻以"植物造景"进行园林建设的方针,"以法治园",突出"景"的管理,发展草坪文化,使"黄土不见天".  相似文献   

5.
田晓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5):40-42,96
在众多历史性质地段充斥于城市的背景下,通过对文化、景观、景观文化各类名词的解释与概念阐述,表达出人与景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中出现了“营造”与“使用”,人与景观文化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将这些概念置于在城市历史地段这个特殊区域内,便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继承性、积累性、融合性、地域性等特性。从而总结归纳出城市历史地段周边环境之间的相处原则和景观文化在城市历史地段的处理原则.使得景观文化与城市历史地段文化得到融合,这些已成为景观设计方面参考的基本处理原则。最终使景观文化肩负起传承与延续城市文脉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景观发展的地域性、民族性着眼,以呼和浩特市的景观发展为例,阐述了城市景观发展与地域性、民族性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三个需要关注的课题,即要从本质上理解地域性的概念、民族性的体现不一定直白,可以采用含蓄的方式、要把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认为不断寻求对传统民族文化景观精髓的发扬和传承的方法,才能让地域性与民族性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地域化城市印象能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景观,但是,近20年来我国的城市印象千篇一律,缺乏地域性特征,让人难以记忆。根据我国城市印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青岛城市建设景观为范例,阐明城市地域化情况下,应该挖掘城市建筑历史文化,搞好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推动当代城市经典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根据景观格局指标体系,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3个方面,对喀什市城市土地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城市土地景观格局,林地和耕地是喀什市主要的景观类型,构成了区域的景观优势,是调控城市土地格局稳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2城市土地景观整体格局中耕地占优势,斑块相对均匀,对景观总体空间格局影响较大.从总体来看,景观多样性复杂,优势度和均匀度明显,具有较高异质性.3通过区域城市土地分析发现喀什市城市土地景观整体上具有明显差异.市外的耕地,林地区域有最高的景观变化特征,市区城市土地景观变化较低,主要是景观结构方面的斑块多样性低,景观类型单一.研究结果可为喀什市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城市环境,促进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少,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辨识度也越来越低。当前在某些地区已经很难看到赋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本文以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展示和融合为研究对象,树立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应用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阐释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方法,将地域性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项设计理念进行挖掘,构建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建设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城市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实践上的差异,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应该遵循的4个原则,即生态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乡土性和美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带动文化的变革,影响至景观设计领域。21世纪以来设计理念更进一步注重人性和都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人文内涵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美学在设计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中国画美学是景观设计中构成要素中的文化形态。在景观设计理念中如何突出景观设计的中国特色,要考虑到文化的秉承及民族的地域性,绘画艺术的原理植入园林营造中,使园林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设计出具有精神内涵和特色的景观是现代景观设计师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加强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地景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园林绿地景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其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意见,尝试建设一个突出“教育、文化”主题的校园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合院式住宅是一种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民居形式,它同时又是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南北典型的合院式民居为分析对象,从地域性、布局、单体、艺术性等几个方面剖析合院式民居形式与文化的内涵,以求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南北合院式民居的风格及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小品应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力求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有形象特征的校园景观小品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本文首先通过对地域性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重要性的阐述,然后再对景观小品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以湛江师范学院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为例进行优缺分析,最后提出地域性方法对校园景观小品营造的启示,从而进一步为高校校园景观小品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变迁,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越发普及.本文就景观园林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山水绘画、诗词歌赋以及国学哲学思想三个元素在景观园林中的具体运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城市最具特色的一大空间,历史名城是传承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当前众多的历史名城在景观设计中,只是单纯强调保护历史文物及建筑,忽视了对于人文景观的设计,导致现代城市记忆大幅衰退.可以说,历史名城的景观属于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本文重点围绕怎样才能够展示出历史名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南昌市旧城区这一历史名城为例,分析了当前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并重点介绍了地域文化特征下的历史名城区景观设计,确保地域文化能够植根于景观之中,从而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壮锦艺术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赋予壮锦以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民族灿烂的精神文明,更是现代设计创新创造的源泉和根基。本文将以壮锦艺术的特色为出发点,研究在日趋雷同的现代城市景观空间中,有效地融入壮锦艺术元素,实现现代城市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回归,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内涵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民族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非遗文化传承和现代景观空间设计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更注重城市文化的外显性.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地域性、交融性、集聚性和辐射性.城市文化形象凝聚着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研究城市文化形象特征,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设计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目前,对二十四节气的科普研究及宣传形式多样。但二十四节气地域性景观的设计存在着公众体验感弱,与公众互动性差、展示过程枯燥及缺乏故事性等问题。从叙事的特点入手,研究二十四节气相关文献和现有节气景观,在综合考虑公众需求、科普宣传及城市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构建二十四节气地域性文化景观叙事策略。在景观的时间叙事、分形叙事、空间主题叙事实践设计案例方面展示体现二十四节气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新方法和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竹类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中国园林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从竹类植物的园林艺术特色及其绿化特性,竹子的栽植、配置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