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郑振铎的《淡漠》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借爱情故事关注青年人生观的作品。二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表现了二位作家对小说艺术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完成《呐喊》的最末一篇《社戏》之后,历时一年零四个月,才又重新写了《彷徨》的第一篇《祝福》,这一个较长的停顿,是否意味着在艺术探索上的变化?仔细考察这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两本小说集,便不难发现,其间作家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在艺术上同样因为不懈探索而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技巧更趋圆熟。研究从《呐喊》到《彷徨》的艺术发展,对于探索鲁迅小说艺术的发展,对于深化对一个伟大作家的认识,并非徒劳无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药》和叶圣陶的《夜》在思想和艺术的许多方面既有好些相近甚至互通之处 ,又分别呈现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可谓异曲同工 ,各具千秋。本文试图从标题艺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技巧和创作风格等五个方面的比较中 ,来领略和欣赏两篇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中,许多篇课文有着内在的类比点,然而,形似兼神似的当属《花市》(初中第一册)和《卖蟹》(初中第六册),两文无论是立意、选材、结构,还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甚至时代背景,艺术形象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两文围绕“卖花”与“卖蟹”,以清新流畅的笔调把一个平淡的生活现象,通过二组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阐发出蕴含社会意义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精神面貌的重大变化,展示了新一代农民(以卖花姑娘、卖蟹姑娘为代表)的美好心灵。正如王润滋在《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卖蟹〉创作断想》中所言:“我赞美了劳动的美。”  相似文献   

5.
《花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一册,作者贾大山)与《卖蟹》(初中语文第六册,作者王润滋)这两篇小说,人物设计与艺术构思都很相近,但人物个性却都很鲜明,情节也都曲折生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小说创作的画廊里可谓珠联壁合。这两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三个。主人公都是一个姑娘。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故乡的榕树》的结构艺术程道隆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结构方式。散文结构不象小说那样严谨,讲求情节完整,也不象议论文那样严密。要有一定的模式;而是行云流水。无拘无束.散文作家都在结构艺术上精心琢磨,以求更好地表现主题。《故乡的榕树》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所选的课文《丑石》与《菱角》,编者把它们编为一组,总题名为“散文二篇”。这两篇散文虽然都是从写一个物开始,生发出深邃的思想,抒发真切的感情,但就取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来看,又都各有特色,为学习与掌握现代散文写作的不同样式与表现特点提供了具体的范例。教学这两篇散文,除各篇本身的思想、艺术分析以外,还应该着力于写作方法上不同特点的比较,力求避免就事论事,局限于各篇的孤立分析,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小公务员之死》和《项链》这两篇小说的剖析,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的不同,创作思想的差异,分析他们在艺术手法及风格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从而启发各位读者在学习他们的作品时应倾向其共同点,同时,认真区别其不同点,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他们各自的艺术特色,真正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精湛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都被收入中学教材。尽管两位作家的生活年代相隔近两个世纪,接受不同的文化思想熏陶,有着各异的文化心理素质和思维模式,但两篇小说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召力都是震聋发聩的。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魅力:悲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的《人生》通过丽个主人公写了两类悲剧,一类是在高加林身上体现的人生奋斗的悲剧,一类是巧珍身上体现的爱情悲剧。两者都带有宿命色彩,但前者更带有社会陛,而后者更富有人情味,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出身农民的作家路遥对于生活的悲剧感,同时满足了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或有底层生活经验的读者对悲情艺术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红旗谱》与《白鹿原》分别是"文革"前十七年和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之一,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的题材范围相近,都是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生活。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审视历史的艺术视角、表现生活所遵循的艺术原则不同,因此作品的艺术面貌和达到的艺术水准也存在着差异,表现出我国当代文学两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2.
《边城》和《古都》是20世纪30年代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人生体验的著名作家的同题材作品。无论是诗化生活的描绘,还是艺术形象的塑造,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惊人的审美追求的相似,表现了著名作家共同的艺术敏感和类似的艺术表现方法。但相似中仍存在着差异:《边城》表现了作者沈从文对古老又“现代”的中国的深深的忧虑;《古都》表现的则是川端康成对当时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深深悲叹。  相似文献   

13.
作家周海亮《答应过眼睛》与《嗨,迈克!》两篇短篇小说,共同表达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永恒的生命赞歌--"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两篇小说在内容的构思安排、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却各有千秋,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4.
作家头脑中的意象要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必须借助艺术表现的技巧。本文仅就《蚀》和《子夜》两部小说,从三个方面对其艺术表现的技巧作一些比较分析。一、艺术结构的不同写《蚀》时,茅盾是"文思汹涌","信笔所之,写完就算",作者还来不及全盘考虑作品的结构。因此三部曲虽然写来自然流畅,但整个  相似文献   

15.
高三册课本小说单元,有两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即节选的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果戈理的《死魂灵》.两位作家都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各自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艺术典型.教师在讲授时可引导学生将两文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比较,尤其是把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对照起来,比较异同,使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典型也还是“这一个”,不同于“别一个”.只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把握住最富于个性的特征,借助于适宜的表现手段,就能塑造栩栩如生的鲜明形象.人物形象的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吝啬鬼,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个人经历也不一样,但性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葛朗台这个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投  相似文献   

16.
夏芳 《考试周刊》2009,(25):20-21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屹立于我国讽刺小说的前列。在艺术上,它们有着许多异中见“同”之处。其一。从描写对象上说,两部都写“儒林”或“士林”。其二,从表现方式上说,它们部采取了讽刺的手法,是讽刺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17.
金梅先生的新版《傅雷传》在叙述傅雷生平事迹的同时,脉络清晰的阐释了傅雷多方面艺术才华的成因及表现,是认识和理解傅雷其人其作的必读书目之一。文章从傅雷的一篇文学评论入手,讨论了傅雷与张爱玲即批评家与作家关于艺术创作艺术品格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美色不同面悲音不共声──读鲁迅《出关》和郭沫若《柱下史入关》两篇历史小说断想刘翠莲,司瑞昌鲁迅的《出关》和郭沫若的《柱下史入关》都是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由于鲁迅和郭沫若对老子各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它们也各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狂人玛依塔》是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一部长篇小说,而《莽丛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一篇短篇小说,两篇小说都采用了调查实录的叙述手法,都不以时间为序,而采用多人眼中的事件呈现为结构方式,使事件真相扑朔迷离,但人物、事件却因之丰富、立体。同时又由于创作理念的不同,他们又在相似的叙事艺术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兴象、比德育象和审美意象。这三种意象既代表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的历时发展,也构成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方面的共时结构。《诗经》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划分为描述型、比喻型和象征型三大类。这三类意象鼎足而立,各自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和特色,又密切配合,相辅助相成地建构出一篇篇富于艺术表现的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