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古人云: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前辈告诫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然而现在许多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社会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为此,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9)
我们所说的感恩,它包括感激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及祖国之恩等。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是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人间之恩等等,其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从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个人角度讲,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思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  相似文献   

5.
常远 《成才之路》2013,(17):3-I0001
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6.
尊重你自己     
林丛中 《成才之路》2010,(26):3-I0001
如果说世上一定有一个应该你尊重的人,我想,那个人不是别人,无疑是你自己。 如果你记得给予你生命的人,那么请尊重你的父母。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如果你记得给予你知识的人,那么请尊重你的师长,感激他们的教育之泽;如果你记得给予你友谊的人,那么请尊重你的朋友,感激他们的知己之情。  相似文献   

7.
常远 《下一代》2014,(1):10
正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  相似文献   

8.
刘萍 《师道》2007,(4):45-46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我们还要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笔者在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实践探索后建构了一套"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四种途径和每种途径所含的六种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关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的教育中不能缺失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明白,感恩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3日 晴 每个人从小到大,父母养育了我们,师长教育了我们,社会锻炼了我们,我们要如何回馈我们的父母、师长、神会大众呢?唯有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身在福中要知福,身在福中要感恩。  相似文献   

12.
刘艳春 《辅导员》2011,(36):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法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涓涓细流,滋养孩子。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正>一、青少年学生感恩情感及其教育干预的思考感恩情感,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动,对师长教诲之恩的感谢,诸如此类。感恩情感的教育干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健全人格、健康发展,从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然而近两年,一种近似营销式洗脑的感恩教育屡现报端:感恩教育的会场上,在煽情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台上演讲者激情澎湃、声嘶力竭,台下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独生子女增多的今天,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当,一些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意识,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目空一切,我行我素。作为班主任应经常收集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典型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踏上人生的征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已的人。  相似文献   

15.
话感恩,感父母、师长、社会之恩;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以文明、有教养的行为对待周遭的人。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旨在由内而外挖掘大学生内心对父母、朋友、师长、社会的感激之情.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感恩教育的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并成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18.
金卫东,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他这样介绍学校的感恩教育:我们在微观领域不断深入推进感动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感恩中活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在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中全面发展。2005年初,学校将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学习纳入德育工作,与学校传统德育活动——“我画名人”结合起来。学生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画像,然后将11幅优秀画像装帧,挂在宣传墙上。同时,引导学生寻找校园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评选出“感动进北”的十佳人物和一个优秀…  相似文献   

19.
话题内涵中国人历来讲究"知恩图报",主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感恩"的范围是广泛的:(1)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2)感谢社会的养育之恩;(3)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  相似文献   

20.
短波     
《江西教育》2009,(6):42-42
新干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以庆祝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感激社会关爱之恩、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老师教诲之恩、感激同学帮助之恩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