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育洋 《军事记者》2010,(11):66-66
记得有位新闻界的名家,写了本书叫《自悟一得》,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写文章如同爬山。有人写了百篇稿仍在原地踏步,始终停留在山脚下;有人却写一篇稿上一个台阶,甚至跨几个台阶,很快接近山颠,何耶?前者少悟,后者善悟。  相似文献   

2.
我谈写文章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写文章。我自己的文章写不好,这个题目我怎能谈得好呢?我推辞了几次都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谈几句。文章是写下来的语言。文章和语言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应该把文章和语言分割开来。现在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新闻记者、大学教授,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写得“文”一点,多加上一些辞藻,多加上一些政治名词,多绕一些弯子。这些人在小学  相似文献   

3.
以前有人说,把题目写得好,就等于把半篇文章写好了。这是极言题目的重要性。题目,顾名思义,象人的眼睛一样,题目写得好,就象画龙点睛一样。写文章的目的,是要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和读者交  相似文献   

4.
一日,与一耍笔杆子的朋友聊天,谈及写新闻报道、搞经验材料的秘诀时,均感到选择“角度”的重要性。就如同摄影、绘画一样,写文章讲究找“角度”,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5.
画龙点好睛,一条龙才能活起来,才能生动传神。写文章写新闻稿件也如同画龙,有点睛之笔,文章才能生动活泼,精彩感人。怎样才能找到点睛之处和用好点睛之笔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一、统揽全局,围绕中心工作下点睛之笔。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报纸宣传就是通过一篇一篇、一组一组的稿件,用以引导社会舆论,教育干部群众。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稿件,必须反映实际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但由于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经验、做法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总编辑还不会写文章?你这不是闲着无聊说废话?!且慢,拿报刊登载的病句考一考出版社总编辑,是不是都能及格?拿出版社总编辑写出来的文章剖析一下,是不是都能达到通顺?即使及格了,通顺了,也未必够得上“会写”的水准;“会写”还意味着词藻、文采、逻辑、风骨……编辑的职业如同作家一样,成天同语言文字打交道,即使是美术、音像、电子出版物,其表达手段也  相似文献   

7.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写短稿难;写短而好的稿子更难;写得又快又短又好,那就难上加难了。笔者常常为此而苦恼,总想写短而精的文章,但总是写得又长又平淡。特别是刚当企业报记者那阵子,一篇消息动辄洋洋千言,经编辑改来改去,才勉强见诸报端。一度时期,我  相似文献   

8.
文章千古事。但凡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这篇文章写好了,再写另一篇文章却未必就写得好;即使是一篇好文章,也不能完美无缺。而对一篇文章的看法,也往往因读者各异而显得千差万别,或褒或贬,众说纷纭。然而,人们通过实践知道,倘要为文,终究有章可循,而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也自有其客观依  相似文献   

9.
写文章要有激情,激情澎湃才能做好文章。无论是写事件性的稿子,还是写人物类的稿子,或是写言论稿件,只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以前有人说,把题目写得好,就等于把半篇文章写好了。这是极言题目的重要性。题目,顾名思义,象人的眼睛一样,题目写得好,就象画龙点睛一样。写文章的目的,是要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和读者交流思想。如果题目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那就吸引不了人,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要写好“头、肚、尾”。一篇文章头开好了,下面的段落才能写得顺畅,结尾写得好才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那么,该如何写好文章的首尾呢?元代散文家、戏曲作家乔吉说过:“作乐府亦有法,曰龙头、猪肚、豹尾六字也。”意思是说,写作诗体(乐府),开头要像“龙头”那样漂亮,引人愿看;中间要像“猪肚”那样饱满、实在,读有  相似文献   

12.
谈层次     
写文章、报道,都离不开层次、段落的安排。安排得好,文章、报道就顺当,脉络就清晰;安排得不好,就会东一鎯头、西一棒子,言而无序,杂乱无章。有一篇写巨轮下水的文章,初送编辑部时有点前言不搭后语,它的几个层次是这样安排的:一、写  相似文献   

13.
时下,在报刊上读到一些时髦青年用时髦词语写的时髦文章,总感到别扭、难受,如同吃米饭咬着了砂粒、老鼠屎。有些句子,读后不知所云。有的不读还清楚,越读越糊涂。有一首歌的一句歌词是:“投入地笑一次。”于是接踵而来便套用为“投入地歌唱”、“投入地恋爱”、“投入地写文章”,等等。什么样是“投入地笑”,不投入地笑又是啥样?叫写这样句子的人也无法用表情来展现其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一爬了三十多年的格子,今天鸟枪换炮了,买回一台电脑回家,甭提多高兴。十几年前,报社的编辑就曾对我说:“买台电脑吧,用电脑写稿多好!”从那时起,用电脑写稿就成了我的梦想。想一想,在电脑上写文章,双手熟练地敲击着键盘,那仿佛是敲击着琴键,演奏着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曲,自己如同进入仙境一般。编辑让我买电脑,还有一层意思,他们不好讲出来。他们都知道,“你的字写得不怎么样,又难看,又难认”;他们还知道,这些字是用一只有残疾的手写出来的,不忍心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人民日报社王黎江先生曾对我说,写文章要注意与人家文章的距离远一点。此话说得有点含蓄,但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写文章选题应忌随人后,要力求出新,写人未写或没有写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消思写作强调写好导语,但不必强调结尾。于是,有人按这种说法把消息结构的特点概括为"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对有些消息写作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讲完就止,自然不必讲究结尾。对短消息写作更应如此。因为,这样的消息把主要事实写清楚即可收笔,无需再加什么结尾。但是,却不可依此论点,而忽视一般较长的消息写作应有个结尾的问题。我国古人写文章讲究既要"凤头",又需"豹尾"。这是说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那样绚丽多彩,结尾又如同"豹尾"那般精悍有力、文采斑斓。其实,大量的消息写作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7.
邬立蓉  陈刚 《大观周刊》2012,(21):261-261
舞蹈,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门艺术。编排舞蹈如同写文章一样,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结构上要层次分明.有对比、有轻、有重的舞蹈才耐人寻味。编排舞蹈要有好的舞蹈题材,好的音乐,编排有序的舞蹈构思及舞蹈的情境创造。最重要的更要有精炼的动作素材。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触:一篇稿子的题目有了,材料也有了,但怎么也写不下去。如果要硬写,文章就会很生硬、不耐读。于是,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放一下。如果你的命题真是个好命题,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就再留心,观察思考,继续积累着这方面的信息,等资料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写作的灵感就会被再次激发起来。那时,你再拿起笔来写,就会顺当得多比硬写出来的质量也高得多。 写稿是这样,改稿,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学生时代,很相信自己的灵感,写文章一蹴而就,养成不爱改稿的习惯。后来知道写文章是要改的。但说来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讯员给报社投稿,应让稿子像大姑娘出.门赴约那样,要“打扮”好再出门,不要让它“蓬头垢面”去见编辑。有的通讯员不懂得这个道理。忽视文面,不注意“打扮”自己的稿件,以致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字迹潦草。有的字写得狂放不羁,龙飞凤舞;有的歪歪斜斜,如同洋文;有的密密麻麻,如同天书;有的小里小气,如同蝇头。总之,看则吃力,读则费神,甚至有的字如同密码,令人难“猜”。其二,字写不对。字写不对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写错字。写“茂”字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撇;写“真”,里边总是少一横;写“…  相似文献   

20.
文章千古事     
王东京 《出版参考》2010,(11):11-11
人们所以写文章,大凡是有话要说;读者所以看书,通常是为了获取新知。如同说话需要听众,写文章也需要读者。但写文章与说话,毕竞又有不同。说话,可以哪说哪了;而文章一经面世,就如离弦之箭,不能回头。古人云“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著书作文,须得十二分用心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