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真幸福     
"死过一回的人,还有什么要求?"我每回到五叔爷家去串门,他总要给我讲他在云南抗日的故事,开头总是这么一句话。听他第一次讲,我觉得故事很新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后来听多了,就有点厌烦,我私下认为五叔爷的故事就像祥林嫂唠叨她的阿毛一样,乏味得像一杯白开水。  相似文献   

2.
徐丽 《师道》2009,(10)
女儿刚满五岁,成长中有许多有趣的"叛逆"小故事. 熊怎么不冬眠 女儿每天晚上睡前必听一个故事,我给她订购了不少图书.每次在听故事时她总能提很多问题,我都会耐心给她讲解.  相似文献   

3.
徐丽 《师道》2009,(10):55-55
女儿刚满五岁,成长中有许多有趣的“叛逆”小故事。 熊怎么不冬眠 女儿每天晚上睡前必听一个故事,我给她订购了不少图书。每次在听故事时她总能提很多问题,我都会耐心给她讲解。时间长了,她提的问题越来越多,并敢于对故事不合理的情节进行质疑,让我倍感欣慰。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Z1)
假如我有五天光阴。写这个题目需要相当大的立志,因为没有人知道五天的时光可以实现多少愿望。对我而言,五天的光阴不短不长,足够我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我总是不停地讲,可是没有一次能够讲完,所以我这次从头到尾地重新说给你听。  相似文献   

5.
要讲一个故事总是容易的,但是,要让听故事的人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还要记住故事以外的故事,这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故事以外的故事是什么呢?请你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吧。现在,我就要做那个讲故事而又让你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你,就好好做那个听了故事而又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吧。  相似文献   

6.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4,(33):34-34
胡志荣是我班一个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时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人坐一排,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哭,从不愿意跟人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状:“老师,胡志荣不听故事。”“老师,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听故事,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很坚强,休息一会儿就好的,老师相信他能坚  相似文献   

7.
我与故事     
缘分向来都是一桩神奇的案例,我相信自己与故事就有那么一点儿联系,从看故事、听故事,到自己创造故事,如果我是一张纸,那它便是背景,永永远远,混合在一起。看故事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你千万不要去相信一个说自己从来不看也不相信故事的人,他是骗你的,就像缺乏内脏的躯体一样不完整也不可能。我看故事,总是  相似文献   

8.
活着真幸福     
“死过一回的人,还有什么要求?”我每次回到五叔爷家去串门,他总要给我讲他云南抗日的故事,开头总是这么一句话。听他第一次讲故事,我觉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写《我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要对讲述者进行交待或描写?我在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老师:根据文题,所写故事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那么,自然会有讲故事的人。因此,对讲故事的人应该作必要的交待或描写。但写作的重点绝不是这个人,而是听来的故事本身。至于“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这个“情况”包含哪些内容,它可以是作者的插话、表情及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其中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最好不写,因为你能把故事记住并写出来,至少说明故事对你的影响是大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容、小韬四岁半,睡前听故事是一定的。一晚,小容、小韬突然要给我讲故事。内容竟然是我常给他们讲的《小刺猬的故事》和《牙齿的故事》。我喜出望外,原来,两人早已把故事背下,熟记于心啦!对我来说,这算是个惊喜,至少证明,我一直以来的劳动并不是对牛弹琴。同时,这也极大调动了我讲故事的热情与积极性,并对自己偶尔应付的做法感到惭愧。孩子们在认真听,我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讲呢?听睡前故事可谓好处多多,不仅能让孩子怀着  相似文献   

11.
女孩儿在远方○郑清平女孩儿是小城人,在外地读书,起初我们并不认识,因为家妹,我和她才有了故事。家妹跟我讲了她的故事,故事动人,我听了叹息;家妹又跟她讲了我的故事,故事很悲壮,她听了惋惜。当我正在想怎样开始我和她的故事的时候,她的探路青鸟已飞到了我的窗...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早的儿童读物是伊索寓言,它有资格同圣经故事、佛教故事放在一起来叙说。连中国最早从西方舶来的儿童故事也是伊索寓言。那是在我国明朝,介绍进来的时候叫“况义”,就是讲个故事让你明白一个道理的意思。“况义”这个名词虽不能与西方接轨,但很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寓言一定得给人讲个道理。讲道理,人往往不爱听,人爱听故事。既然你爱听故事,那么,好,我就给你讲故事,我把道理含蓄在故事里。这种内蕴在寓言里的道理就该是一个普遍性的准则,就该是一个真理。   据说寓言是一个女神。女神漫游四方,流落在街头小巷,一群…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暑假我带了几天在外地的小侄子,由于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孩子就渐渐喜欢上了听我讲故事。最近弟媳几次打电话说孩子非要闹着让我在电话里给他讲故事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近两千公里的路程,光电话费每分钟就得几元钱,怎么办呢?不讲吧,孩子闹,讲吧费用太高,一个故事没有五分钟那是完不了的。怎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心愿呢?把我这位教了20年书  相似文献   

14.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15.
吃饭的故事     
如果我讲一个吃饭的故事给你听,你喜欢听吗?我知道你不喜欢听,因为如果我是一个小孩,也不喜欢听,谁喜欢听一个讲吃饭的故事?可是我现在特别想讲,所以我想请你听一听。你应当了解,有的时候,一个大人就喜欢讲一些他自己很想讲,可是小孩却不喜欢听的事情给小孩听,而且还希望小孩听得兴致勃勃,很专注,特别感动,从  相似文献   

16.
儿子五岁,和所有小孩一样,喜欢看电视,看碟片,听故事,而且容易上瘾。喜欢的人和物计有:我和他爸(因为能给他讲故事),五阿哥(苏有朋),黑猫警长,奥特曼,蓝猫,张国立,齐天大圣孙悟空。  相似文献   

17.
我从小就很爱听故事和儿歌。我听故事总是听熟一个再听另一个,做其他事情也一样,无论是玩还是学习,都特别专心致志,不喜欢别  相似文献   

18.
叙述的节奏     
饭桌上,常常会有人要讲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讲。我评判故事讲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看我这顿饭吃得多与少。吃得多,故事不好,因为不想听,只有用吃来掩饰不想听,给讲故事的人留面子;吃得少,故事好,因为听得入神,已经忘记动筷子了。其实故事都是好故事,关键是看你怎么讲了。本来一个很幽默的故事,讲的人把“包袱”抖得太快,自己先笑得一塌糊涂,听的人却一脸茫然,觉得一点都不好笑;还有本来很曲折的故事,讲的人讲得上气不接下气,像鬼撵起来一样,一点关子都不卖,一点伏笔都没有,就直奔了结果,搞得听的人索然无味。再有本来很精彩的故事,讲的人抑扬顿…  相似文献   

19.
我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大人也总教育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帮助总遭到拒绝,而且最后闹到不愉快收场。  相似文献   

20.
悲情布鲁斯     
这个故事马哥至少当着我的面讲过了不下五次,我知道,因为我的在场可以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马哥是写小说的,对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有偏爱,何况他又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事关爱憎一吐为快,不像我这样拖泥带水。这个故事的确十分感人,所以马哥才愿意对不同的大家一次次地讲。这些讲述大多发生在饭桌上,一个一个慢板式的快板式的逸闻趣事之后,便华彩乐章般地推动出了这个故事。听过之后,不同的大家很少像听了其他趣事或段子那样兴奋,大都是一片静默。不约而同,每次都会有人提议:“让我们为李老师的健康、为你们同学的天才创意和师生情谊,干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