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玉鸣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486-1494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2001~2010年的R&D投入与产出数据,基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省际R&D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省际溢出效应均很明显,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较活跃,但高技术产业在R&D溢出方面低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投入,而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在不同产业的溢出中,经济距离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5,(7):64-68
考虑地理空间的溢出效应,基于知识生产函数,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省域空间集群现象;高校R&D创新投入中人员全时当量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而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R&D经费内部支出对高校创新产出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但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考虑技术存在溢出效应,如何科学评估中国农业专利对农业经济的实际贡献水平,有待深入探究。本文从技术扩散的地理和供需两个视角出发,基于1985—2017年31个省级行政区种植业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累积有效发明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和空间构成。研究发现:不同空间矩阵下,专利技术对农业产出的显著贡献均仅次于化肥和劳动;反距离矩阵下,专利产出因区域间知识流动而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理相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下,专利的空间溢出效应则显著为负,但仍小于正向直接效应。专利的溢出效应方向表明,专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包括随距离而衰减的技术扩散产生的积极效应,也包括同一农业区划中因产权排他性产生的抑制效应。因此,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应该统筹本地和周边地区专利产出的经济效果,有效利用专利产出,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从新角度对R&D与专利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用专利数量表示专利产出不同,以专利生产总值衡量专利产出.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专利生产中R&D投入要素的贡献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专利制度生产规模报酬递减、R&D支出经费的贡献额是R&D人员全时当量贡献额的3倍以上等结论.为了准确测度专利生产总值,运用包含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度对其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8,(4)
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空间知识溢出全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局域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专利授权量和R&D投入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知识溢出效应;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途径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各省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省份之间地理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研究了R&D投入对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空间相关性,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一个省份的R&D投入能够通过四条途径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其中一条是直接影响,一条是间接影响,另外两条是通过空间溢出形成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90-2008年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制造业集聚、R&D投入与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产业集聚方式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同,专业化集聚比较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是不利于区域创新,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但更有利于区域创新.R&D资本投入和区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影响较大,而R&D人员投入-产出绩效低下.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开放的社会更有利于知识溢出与消化、吸收及创新,而技术差距阻碍了区域创新.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和更为综合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数和人员质量),系统分析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发明专利产出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专利总量的影响.为了最佳地配置各种R&D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产出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溢出的我国政府R&D支出空间布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能 《科学学研究》2010,28(6):858-864
以往关于政府RD支出行为的研究往往忽视了政府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对RD空间分布的影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政府RD投入的空间外部性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相邻地区政府RD投入的增加能够引致本地区加大政府RD投入。以往以税收竞争为主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逐步向包括提供科研基础平台服务的公共服务支出竞争改变。上述结论的得出为最优政府科技财政分权规模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借助于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各省域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距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而随着地理阈值增加不断衰弱;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智力资本投入还是物质资本投入均能显著提升研发全要素生产率;从分区域来看,物质资本对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空间接近消失,而中、西部地区存在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层次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7个产业的产业间R&D溢出效应纵向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D溢出是指由于知识的非独占性,导致知识扩散到其他企业,竞争者在不花费或较少花费成本的情况下,促进了其技术水平的提高。RD溢出体现为某个国家或地区间同一产业的溢出,或某空间内不同产业的产业间溢出两种形式。而产业层次RD溢出效应的研究一直被关注。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间RD溢出效应计算方法,计算了我国1997、1999、2000、2002、2005年的7个产业的产业间RD溢出效应,比较分析了同产业不同时间溢出效应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产业间RD溢出的现状和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RD投入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R&D投入规模和R&D资源配置的区域TFP增长模型,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考察区域TFP增长和R&D活动的空间关联特征,着重探讨R&D资源在区域内部研发主体间的配置结构与区际间的空间再配置效应对地区TFP增长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TFP增长和R&D活动均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俱乐部集聚特征;(2)R&D投入规模对区域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区域内R&D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偏低,相较于企业和高等学校而言,科研机构R&D配置份额的增加更有利于促进TFP增长;(4)区际间R&D资本和R&D人员的流动均能够显著提升区域TFP,而R&D人员流动的作用效果更强。无论是当期模型还是滞后模型,上述结论均具有稳健性。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调整R&D支出总量,优化R&D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纲 《软科学》2014,(5):130-134
以一个上游企业和两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二级产业链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价格机制和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选择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时,水平溢出对下游企业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价格机制的改变而变化;在两种价格机制和两种研发策略的策略组合中,最优共赢策略是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采取固定价格机制,并与其他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在这种策略下,下游企业的研发产出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润都会随着水平溢出效应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程华  赵祥 《科学学研究》2009,27(6):862-868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引入产业间技术相近度的概念,基于广义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测度政府科技资助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并采用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7—2006)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政府科技资助、企业自筹R&D等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科技资助存在溢出效应,其他产业中企业自筹研发资金也存在溢出效应,而且,政府科技资助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中企业自筹研发资金的溢出效应;(2)企业研发强度影响政府科技资助的溢出效应;(3)科技资助强度影响政府科技资助溢出效应。对于资助强度大于3%的产业,政府科技资助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政府科技资助对中等资助产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高资助产业。研究对我国政府制定创新资助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  李东 《科研管理》2010,31(2):18-25
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夏晶  牛文举 《科研管理》2022,43(2):108-117
    考虑两个竞争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非对称溢出效应时的最优研发投资策略问题。运用博弈论构建有无研发投资的模型并求解分析,揭示不同强度的研发投资溢出、吸收能力和研发成功概率等因素对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企业的研发投资溢出均较弱时,它们都会投资;一方的溢出较弱而另一方的较强时,双方将分别成为唯一的投资方和搭便车者;溢出效应中等时,它们或者都投资,或者都不投资;溢出效应均足够强时,二者都不投资。敏感性分析显示,企业会依据不同水平的产品差异度、吸收能力和研发成功概率调整最优研发投资策略。此外,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两个企业都投资时最优,单一企业投资时次之,无研发投资时最差。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研发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外溢效果,使得制造商在考虑技术研发策略时必须考虑技术知识的外部性。本文研究两竞争制造商在存在创新技术外溢效果情况下的研发策略,通过对比合作与不合作情形下制造商决策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探讨了外溢效果和研发效率对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