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瑜 《英语广场》2020,(11):34-36
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翻译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翻译水准已接近甚至有可能超过人类的翻译水平。人类要把握自主性,利用人工智能来改革创新翻译行业。"滴滴打车"模式被应用于翻译市场,另辟道路,把握自主性,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出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为着力点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学情感等六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学生和未通过的学生以及高低年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差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通过四、六级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较高,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较高,但没有教师的指导与监控,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估和学习环境六个方面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评注式翻译教学注重学生翻译认知和翻译决策的形成过程,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评注式翻译教学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它如何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自主性,并通过有意识监控翻译思维过程,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当当不已"的翻译现状,本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六个汉译版本为语料,对when作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的译法进行了概貌式分析,总结出六种常见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描写翻译学视角下,结合语料库翻译学,从词语的层面对《马丁.伊登》六个汉译本进行描写和解释,并对比分析六个译本在词语层面各自的翻译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把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也相应地分解为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教材、教法、师资和评价体系对翻译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推剧是淮河流域地方曲目之一,亟待有效地保护和宣传。生态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将译员置于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能够赋予译员较大的翻译自主性,引导译员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保留推剧中富含的地方历史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0.
中日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自主性诊断检查表》(DTI)对中日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被试在自主性的六个维度上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独生子女被试、非独生子女被试,还是男生、女生被试以及不同年级的被试均显示出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1.
谢丽 《华章》2009,(18)
For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Hamlet, Liang Shiqiu’s and Zhu Shenghao’s translations can be called the classic. Because the two great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choices, their versions differ a lot.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emerg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 thesis mainly talks about Liang Shiqiu’s and Zhu Shenghao’s different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y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2.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界非常关注的课题,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进行的,都带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论证了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主体地位的存在及其特征.并从实例中更加详细地论证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文章的结论是译者的主体性包含在译者不断追求功能对应的同构关系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从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入手,指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所体现的三个方面。即译者的主导作用,译者的主体意识,社会环境对译者的影响。通过对比评论《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一些句子的译法进一步展示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三方面。本文通过古典诗歌的两个具体译例进行分析,说明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给译者以更合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译者,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主体.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译者的研究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渐深入.本文将尝试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根基,以《十五从军征》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各自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它实际上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同之处。本文尝试分析《水浒传》两个英译版本——赛珍珠及沙博理译本中的谶言翻译进行比较评析,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阐释学派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四步骤(信任、入侵、吸收、补偿)理论,为中译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试图以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深入探究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入侵"与"补偿"手段来左右译文的质量,以此体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爱玛》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且揭示出.译者虽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仍能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译者逐渐从边缘地位上升到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参与者的中心地位。译者主体性作用这一课题在翻译研究中逐渐彰显,并且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汪榕培和亚瑟威利的《乐府诗》英译为例,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来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对德语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译者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原著解读、策略选择及译本整体面貌的影响。面对复杂的文化关系时所秉持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递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抉择取舍,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并最终形成富有文化个性的译本面貌。不同的译者产生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本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译者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