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需要。实现全过程有效融入,必须准确分析高校学生价值观现状和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积极探索结合融入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认为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追求实践效果,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班主任工作为依托,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亟需高等院校对残疾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从而有助于社会更加关注残疾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全面发展,增强残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少先队活动是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片沃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无声、有效地融入形形色色的少先队活动中能够积肥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这片沃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管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先队活动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大学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敏锐、思维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具有极强的接受力,并且在思想上有个不稳定性和变化性,这些特点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他们能否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并将此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6,(35)
入党动机反映的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基本前提,是激励人们积极要求入党的主观原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对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能够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武器,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注入动力。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中的融入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融入方式,积极发挥主渠道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正面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文章在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践行的重要抓手。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逻辑关系,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有效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应针对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存在的问题,着力在坚守育人为本这一理念,发挥课程教育主渠道和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育工作网络,用好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和本地德育资源,提高教师内在品质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仅仅对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思想教育螺旋式上升规律的理论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确立的理论基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确立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并积极构建学习教育机制、行为实践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环境育人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和合力共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十八大以来,高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以德育人的强基固本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是指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教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原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主导、教育载体、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就是使各构成要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运行、科学运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对黑龙江省4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通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打造校园文化自信氛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全方位凝聚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创新形式多样的文化接受方式,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重构。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教育,需要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以及二者的关联。中心环节在于体验;关键在于行为;融入的策略路径,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教育理念上。  相似文献   

17.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学生党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高校学生党建具有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社会实践和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之中,转化为学生党员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突破现有研究框架的束缚,首先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测量维度: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种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类价值准则。然后需要采用结构方程分析代替一般回归分析,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量表的变量结构和变量关系,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以此来弥补传统回归分析在价值观认同测量方面的不足。基于521名大学生实证调查个案的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则三个维度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测量维度包含的各自四类价值观念的认同水平不尽相同。从整体上看,12类价值观念互相影响的强度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层面上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高层次,借助社会层面上价值取向包含的四种价值理念的中介作用,国家倡导的价值目标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准则发挥正面的积极影响。针对这样的价值认同结构和发展路径,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以爱国主义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以利益协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全社会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探讨构建提高大学生社会化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有针对性的设置学生第二课堂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责任和诚信意识、爱岗敬业品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社会化质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20.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价值层面的范畴。而与之对应的"担当、务实、奉献、分享"等概念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又要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依托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