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朝斌  王治森 《时代教育》2012,(9):266+271+290
本文介绍了CAD/CAE/CAM的发展,分析了CAD/CAE/CAM课程教学的现状,着重介绍了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出了项目教学和CAD/CAE/CAM一体化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将CAD、CAE、CAM三个模块内容有序地衔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发了CAD/CAE/CAM技术与实训课程。文中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本课程中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当前大型主流CAD/CAE/CAM软件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实验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密集、智能化等特点,并针对现有模具CAD/CAE/CAM实验课程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课程的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加强了模具CAD、CAE、CAM三者之间知识的衔接,优化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效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培养新形势下的船舶行业应用创新型人才,提出机械CAD/CAM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首先具体对机械CAD/CAM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具体阐述了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内容及实施,最后以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建模及虚拟仿真加工为例,给出了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前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特别是对掌握模具CAD/CAE/CAM技术的设计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深化模具CAD/CAE/CAM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以"模具CAD/CAE/CAM"课程为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课程内容特点,通过模具技能大赛的带动与引领,结合企业需求,将大赛的知识点设为教学内容,把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培养引入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的检验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模具CAD/CAM课程教学以模具设计与制造理论和零件建模技术为主要内容,而当今模具行业需要的是具有模具CAD/CAM一体化应用技能人才.模具CAD/CAM课程教学也应以基于CAD/CAM软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成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和实际数控加工制造能力的培养为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CAD/CAM/CAE软件教学立体词典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进步,CAD/CAM/CAE软件课程在各院校越来越普及。针对其教学的特点和传统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立体词典"的CAD/CAM/CAE软件通用教学资源制作方案。以视频演示为核心,围绕单个软件功能为基本单位来制作教学资源,并以词典的方式将这些单元组织起来。教师可方便地利用词典中的基本教学单元,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快速、灵活地组合出各种个性化的教学"套餐"。以UG教学为例,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要求,本校CAD/CAM课程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问题。本文结合CAD/CAM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三方面进行了改革,旨在为了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新时期对应用型本科CAD/CAM技术人才能力社会需求的分析,针对"CAD/CAM"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结合"CAD/CAM"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介绍了"CAD/CAM"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内容与措施及取得的成果与效果。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把现代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面向工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态补语转化而成。先对这两种格式进行具体的描写,进而阐释它们两者的来源、特点,以及语义、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2.
能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 程度义];[ 程度义]的隐显程度制约着两者的句法组合,[ 程度义]的隐显也会对名词的句法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贵刊2004年第3期在<问题·争鸣>栏里登载了戴、代二位老师的<"1:2"不能写成"1/2"吗>一文,认为1:2可以写成1/2.2005年第二期又刊了王老师的<也谈"1:2"与"1/2">一文,他认为,比就应写成"1:2"的形式,而不能写成"1/2"形式,两种观点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而强/弱辅音这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英语语音教学界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强/弱辅音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紧密结合英语辅音教学实践,就强/弱辅音、"浊"辅音的轻化以及音的长度变化等方面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试说"-V/V"式     
本考察了“-V/V”式的各个构成成分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探讨了该句式在语法分布上的特点,即该句式一般只出现于肯定句和表示肯定的反问句中而不出现于否定句中;研究了该句式在语用表达上的作用,着力解释了动词后成分所具有的超乎寻常性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冯莉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17-119
“上”、“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它们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动作行为等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重要思维方式的隐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现象中,“上/下”并不总是对称出现的。文章把研究对象限定在“在……上/下”结构中,通过对它们在聪喻意义的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对称与不时称现象,从中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论"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语"在具体语境中有幽默、讽刺和创造意境、描写心理等语用功能,"双关语"常借助"语言变异"手段达到一些特殊的语用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