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孝文化伴随着汉字的传播传入了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经历了漫长的传播与发展过程后,在韩国如今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孝文化体系。顺着韩国的历史沿线了解我国孝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入与发展过程,从政府、家庭、节日、文化产业等角度看现当代韩国孝文化的发展情况,感受韩国孝文化发展的特点,总结出对我国当代孝道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阐述妈祖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分析妈祖文化资源数字化技术保护现状和技术特点,重点探讨妈祖文化数字化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以及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保护与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孝文化节日是具有孝文化特色的节日,通过开发孝文化节日礼品的开发可以宣传与传播孝文化、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从这个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的意义、途径等,希望可以开发出更有本土特色的孝文化节日礼品。  相似文献   

4.
藏医药文化数字化基地建设,是当前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传播藏医药文化,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藏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提供服务,是促进藏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藏医药资源的特点和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结合专业特色提出藏医药文化数字化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0-13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了非遗保护的途径。从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呈现、数字化传承和数字化传播四个方面探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丰富与创新了非遗的保护方式和传播路径,促进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蚌埠双墩文化遗址为距今约73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史前文化信息,对探寻淮河流域史前文明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一方面,文化遗存亟需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提升也亟需真实感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利用3DS Max和Con-verse3D等技术实现虚拟还原展示,重点研究双墩遗址的数字化获取、3D场景建模和3D虚拟展示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其它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复原及传播应用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对于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与科学技术融合,保护与传播红色文化遗产,推动当地文化与科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央苏区瑞金市为例,针对目前瑞金市红色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红色遗迹缺失与消失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举措,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红色文化产业相结合,有效的实现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去年,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如今又值“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之际,对于如何有效的保护、传播与延伸闽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
  本栏目通过对闽南俗语的图像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以实际的创新案例探讨闽南民俗文化在转化传播形式的现实意义。蔡永辉在?闽南俗语图像语境的现实意义?文章中认为,应从关注时代人文现状的角度来赋予民俗文化新的多元传播活力。陈学君的?闽南俗语的图像诠释与传播?从图像诠释和传播闽南俗语的角度,为闽南俗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生存空间。蔡淑芬的?泉州特产包装设计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闽南特产的包装该怎么去定位和设计,才能使闽南特产的包装能有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从而使闽南文化浓缩为流动、带得走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琼 《文学教育(上)》2010,(21):108-109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周期性的仪式传承孝文化,对孝文化的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效用。中国传统节日是对孝文化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民俗式的记录与解读,又是孝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国传统节日既是对孝文化的认定与维护。又是孝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对民众施以孝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节日发展的新趋势,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探讨。能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节日的孝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且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为关注,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已然成为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推动了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技术所具备的存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我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应重视对数字化的运用,确保通过其实现有效的展示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