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岩 《文教资料》2012,(12):57-58
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跨文化性,要想学好汉语,必须学习汉文化,理解汉人思维。只有解放心灵,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汉语。  相似文献   

2.
围绕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方面的情况,回顾、评述和反思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在2005-2014十年间的研究动态。基于文献回顾来看,其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三个方面的内容:(1)汉语教师所持跨文化教学的理念与实践;(2)跨文化教学模式;(3)跨文化教学的教师教育与培训项目。但是,该领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仍然十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汉语教师群体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和意识亟待系统地培训与提高。未来国际汉语教育教学领域研究应关注:(1)针对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信念与实践在相对长期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开展追踪研究,以提高教师跨文化教学的反思能力,助力新手教师成长为熟手教师,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和有效性;(2)开展跨国比较研究视角,给各区域国别的汉语教师提供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教学经验;(3)针对相关职前和职中教师教育培训项目,开展行动研究,弥补和完善现存项目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逐步推进,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从解析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含义入手,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促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笔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儒家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实验,以此验证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儒家文化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态度。研究结果显示:跨文化视域下儒家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儒家文化英语知识的掌握有积极意义,学生整体上对新的教学模式持赞同态度。实验结果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5.
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审视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尝试提出可行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本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汉语学习者熟练、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水平。笔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培养民族汉语教师和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培养民族汉语教师和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东北某高校留学生教育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构建的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课程的基本架构和实施方式.该课程以国际汉语课堂教学问题为载体,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为旨归,通过创造真实的国外汉语课堂情境,提升了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素养及跨文化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英汉颜色词透视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英汉语两种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在颜色词的使用和理解上英汉语也就存在着差异。注重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正确理解词汇载有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学界热捧的新兴学科,与汉语国际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认同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认同问题可以通过逻辑思维来解释。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跨文化交际中交际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跨文化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跨文化这一理念也鲜明地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论文从跨文化的概念入手,找到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前提下对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的学科特性、教学特性和教与学的关系这些实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内容做了合理的指导与阐释。论文旨在通过简单探讨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实质的内容后,希望这一理论的研究对各方面实践有所指导,从而使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并使中国文化更加积极健康有力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