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考试周刊》2016,(69):11-12
古诗鉴赏尝试按照"感受——精思——拓展——创作"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阶段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等手段先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感性的认识。精思阶段以词语替换、逆向还原、角色扮演等方法深入鉴赏诗歌。拓展阶段不能满足于一首一首孤立地谈诗歌,而应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范围,把一首诗歌放在一系列诗歌作品的比较中观察,这样就能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上更深入地鉴赏诗歌。创作阶段是学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揣摩体会诗人在诗歌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抒情言志等方面的技巧,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浙江省数学试卷中有一道非常漂亮的选择题,因为卷面配有一幅状如"喷泉"的插图,考生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喷泉"问题.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命题者把它放在整份试卷很靠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现在学生失去感知美的能力的几点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提高他们审美能力的措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美的享受;利用学生的主体能力,挖掘生活中的美;教育者要转换思想,领着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注意仪表美,并学会把关分享给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所谓诗歌鉴赏,就是指对诗歌作品的鉴别和欣赏。诗歌鉴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有理解的参与,也有想象和情感的参与,是情和理的统一。鉴赏诗歌,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言外之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养成良好的读诗趣味,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歌唱中的内心感受,直接影响着歌唱效果与舞台实践,要想完美地表达作品,仅有美好的嗓音是远远不行的,还需具备良好的内心感受.本文对内心感受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阐明了良好内心感受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良好的内心感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播音感受"是播音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语言(文字的、声音的)认知,产生并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现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播音感受"应该归属于美学范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审美感受。"播音感受"是一种感受,它具备感受的一般特点:情感性、综合性、创造性、不稳定性等。"播音感受"较一般感受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表现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能动与被动的统一、同一与创造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8.
作文不难,就是写我们自己的感受。可是,要把感受写好,必须注意区分怎样的感受是“自己的”,怎样的感受就不是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之所以没有写好,吃亏就在没有注意这个区别,本来想写好自己的感受,结果却写成了一般化、人云亦云的文章。所以,这里说说这个区分问题,帮助大家写好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人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很多同学因迫于各种考试压力而无心欣赏或欣赏水平有限,鉴于此,我在教授古诗歌时精选少量诗歌认真研读,从内容到形式给学生作欣赏演示,以此激发兴趣,提高欣赏水平,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雪花 《学语文》2007,(4):6-46
文学作品总要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对比是描写人物、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用得好,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个性更突出,情感更强烈,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叫"对比"呢?对比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对立或在某些方面极不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对照,以说明事物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王存凤 《考试周刊》2010,(41):24-25
诗歌是一种精炼、形象、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朗诵诗歌,是对具体一篇诗歌进行还原再现的过程,要求朗诵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领会诗歌主题的意义和艺术特色:疏通字义,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内涵: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具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较高的朗诵境界,并能让听众陶醉在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中。我从诗歌朗诵评委的角度,谈谈诗歌朗诵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  相似文献   

13.
“五一”黄金周,我们迎来了中国·青海郁金香节。郁金香节的来临,让古城人民沉醉在五月的精彩和美妙中,自豪的心情宛如勃勃绽放的郁金香花,每一个人的眼里饱含着喜悦,每一天的生活充满情趣。虽然今年的“五一”长假,不像往常那样外出旅游休闲,但我在故乡———西宁领略到了另一种同样美好的意境。我去过的城市说来也不少,但没有一处的夏天能像西宁这样气候宜人,舒适美丽。西宁人以“夏都”而感到自豪。在中国·青海郁金香节期间,处处一片节日景象,热闹非凡。在匆匆的人流中,有到青海来参加郁金香节盛典和旅游的朋友,有市民出来休闲放松的,也…  相似文献   

14.
一 世纪初的诗歌由于一个"天然时代"的到来,而呈现出很多可以深入思考的现象。除了学院化意义上的命名和代际划分之外,如何思考新诗在崭新时空状态下的生存,也俨然构成了风景线,为此,首先请参与今天对话的学者谈谈自己的"新世纪感受"。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古诗词当之无愧应该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所以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特别是高年级,对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感受是研究写作主体的重要一环,写作主体的冲动来源于情感活动,同时,情感活动始终伴随着写作活动。因而,感受能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扬琴演奏中用心去感受音乐是非常重要的.由琴弦而带动“心弦”,如此用心者才能赋予音乐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感受谬见”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文学语言的复义含混给文本留下许多艺术空间和不定点,使文本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其二,文学语言的修辞-陛特点使文本不具有实指意义,而具有一种自我解构、自我颠覆的特征;其三,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面对同一文本,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是我们的北方邻国,两国政府和人们的往来可谓源远流长。50多年前,我们从他们(前苏联)那里引进了基础教育教材、大纲、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及管理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凯洛夫”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他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在今天,我们学校也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安排,即与我们的受导学生开展“亲生”活动,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上午的全校性文艺表演结束后,“亲生”活动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