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汕头吃粥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明代张方贤所作的《煮粥》一诗,最后两句是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的粥,一定是稀粥了,米粒估计是不多的,只有文人,才能吃出个中的滋味来.两日的粮,硬要分成六日来煮,那就只能吃粥了.我小时候,早晚都是吃粥,独有中午是干饭.宋代的张文潜说“食粥可以延年”,但在我们老家,食粥不过是因为粮食不够,“有客只需添水火”而已.每天早上生产队队长到我们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饭勺往粥盆里一插,勺子立不住,那就说明米太少,亏待了孩子,他照例是要数落我父母一番的.无奈,孩子多,粮食少,我们全家只能继续吃粥.  相似文献   

2.
在文论史上,首次从纯文学的角度探讨诗歌艺术创作规律的诗论专著是钟嵘所著的《诗品》.他在《诗品》中提出了"穷情"的概念,其所论述的一系列诗歌审美标准也都是以"穷情"为核心展开的.钟嵘认为只有"穷情"的诗才"有味"."情"出现于他对上、中、下三品诗人的评价中,可见钟嵘对诗歌"穷情"的重视.以"穷情"为核心,分别从创作和接受角度阐述"穷情"要"自然",有"滋味"."穷情"理论的产生,对诗歌审美价值的张扬和"审悲快感"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飒 《师道》2007,(Z1)
闲暇之余喜欢伴着音乐品茗阅读,与书为友的日子温馨而舒适,淡泊而充实。只要拥书而坐,心中便展开了一片蔚蓝的天、浩瀚的海,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叙新话旧,让人真切地体味到"享受"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错位的滋味     
古人做诗,讲究"滋味".梁代钟嵘在<诗品序>中力倡"滋味说",强调诗歌能够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他所说的"滋味",具体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就是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上,要细致而深刻,才能言近旨远,耐人玩味.  相似文献   

5.
淡泊如风     
淡泊常会让人想起不思进取或与世无争,其实淡泊是智者的成熟、愚者的借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唯淡泊才能心无羁绊,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纵观古今,凡淡泊者,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穷能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6.
宁静的色彩     
宁静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和境界。清静寡欲,不慕荣利。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使人平和,淡化名利.不被贪念所侵蚀,不被虚荣所蒙蔽。宁静则让内心空灵澄澈,生发深邃的思考,于思考中灵魂得到升华和永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宁静会使人优雅,宁静是宁静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悠悠茶语     
我几乎不可一日无茶。那淡淡的略带苦味的清香,夹杂着阳光雨露与山野的气息,总能曲曲折折地流淌到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引人神思。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那份清雅如沙漠中的绿洲,亲切而清凉;那份平和的滋味,散发着繁华中优美的淡泊。清新的茶是犒劳自己的奢侈品。周末清晨,思绪还在蛰伏中,一杯香茶却可以将清晨的宁静拉得很长。用一个毫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穷北京满族人"这六个字解说并涵盖了老舍生命与文学的全部身世背景与文本内容;亦点示出老舍在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老舍出生于满族穷骑兵之家;他亲身体会过"穷"的真滋味.自始至终,老舍都非常清醒地自我认定为"穷人",自觉地把自己划归到"穷人"堆里.满族的确有着值得荣耀的历史;但,也有"头朝下"的一面.这是一种特殊的无奈、不平与优越的挣扎."穷人"归向与"头朝下"心理,决定了老舍文本的几个太不同:感情投向,素材选取,人物塑造,思索焦点等.可以说,老舍文学中,写得最美,最感人的形象是那些"头朝下"的"穷人".  相似文献   

9.
国外曾有人神思妙悟、浮想联翩写了一本书,专门研究月份与股市升跌之间的关系。据这本1986年出版的专著称:不同月份股市的表现与其后市走势往往是呈相对应的,这样后市的去向便可由该月的升跌推知而作出预测。例如老股民耳熟能详的"五穷六绝七翻身",以及著名的"九月转势预言"等,都属此列并演化为股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程飒 《师道》2007,(8):99-100
闲暇之余喜欢伴着音乐品茗阅读,与书为友的日子温馨而舒适,淡泊而充实.只要拥书而坐,心中便展开了一片蔚蓝的天、浩瀚的海,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叙新话旧,让人真切地体味到“享受“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程飒 《师道》2007,(7):99-100
闲暇之余喜欢伴着音乐品茗阅读,与书为友的日子温馨而舒适,淡泊而充实。只要拥书而坐,心中便展开了一片蔚蓝的天、浩瀚的海,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叙新话旧,让人真切地体昧到“享受”的滋味。  相似文献   

12.
插班生鑫     
正暑假里的一天,上午10点多,陌生号码来电。貌似熟悉,昨晚未接电话中有这个号码。接起来,问候,"Hello!"这是我一贯的问候句,带点调侃的幽默,生活才有滋味。"李老师,我是鑫啊。"迫不及待的、清脆的声音,真好听。"哦哦哦。"心中不禁责怪自己,分开有一年半了,声音是要变了,升初中了嘛,变声期了。更何况,原本鑫就是声音有些尖细,难怪我没听出来呢。"鑫,你好。"我说。鑫是我很喜欢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冯运芳,女,出生于1969年,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第二届"陇原名师",甘肃省技术标兵,省级骨干教师,嘉峪关市"131"教育教学专家,甘肃省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三尺讲台,是教师的舞台。这里,没有耀眼的闪光灯,没有热闹的乐舞,也没有华美的背景装饰。在这里,只有淡泊之人方可潜心穷经,只有赤诚之士才能倾情育才,只有勤奋之人才能锐意求索。有一些人,他们将这里当作田园,用智慧耕耘、用爱心灌溉,  相似文献   

14.
回顾我们此前介绍过的月份测市股谚,以指导操作的重要性与效果而论,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一月走势效应"。原因在一月是一年的开局之月,具有象征性的风向标式的指示作用;其次便应是"五穷六绝七翻身"的组合了,其显示的是股指不同时段升跌的因果关系及韵律。至于一月之后的二三四月,  相似文献   

15.
淡泊的爱     
不宁静,但很淡泊。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学习音乐的条件和环境,少了熏陶,便像少了天赋似的,特笨。好不容易有了一次上舞台的机会,却听到有人在背地里议论:“就她?脸、手都那么大,还想上台表演?”我淡泊了舞台。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女孩子力气比男孩子还大,体育课上特别卖力,就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在学校运动会上拿了奖,还是无缘市运会,身体太差。我淡泊了竞争。好不容易熬到中学,老师对我很好,心情不错,谁和我搭话,我都能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一时间,我成了班上尖子生中最受欢迎的人,但我既不关心歌坛,也不留心影坛,少了共同话题,最终…  相似文献   

16.
在人间     
<正>参悟是痛苦的过程,因为往往要先经历苦难的洗礼,然后才是灵魂的顿悟。参悟后的我们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然,我们的思想不是没了,而是更加清澈淡泊了。人类尽管诞生的时间不久,但我们的思想是复杂的,雨果说过:"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人心不可能完全一致,不然自然就不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17.
穷快活     
结束了一天繁重的课程,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宿舍.然而,今天还有一件特殊的任务,我们要为语文老师新布置的作文《穷快活》收集素材. "什么叫穷快活?" "穷快活就是苦中作乐呗!" "好吧,大家都说说自己苦中作乐的事情吧."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生活的滋味是酸甜苦辣。在每天的校内外生活中,学生只有学会了感受生活的滋味,写起作文来才会有滋有味,有情有趣。1,感受家庭生活甜甜的滋味。每个家庭都会有酸甜苦辣,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时,就会发觉甜甜的滋味还是很多的。这种"甜"首先可以从父母亲人身上发现,其次可以从家庭发生  相似文献   

19.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020年的最后一天,A股大盘终于结束长达半年的多空纠缠局面,上证指数向上突破,出现了期待已久的量价齐升. 对于技术分析而言,关键是本次跨年行情能否提前预见?其实,如果足够细致,还是有一些迹象可循的,首先最直观地反映在大盘指数的均线、均价和K线形态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冬至,俗称冬节.冬至节,既是农时节令,又是民间传统节日.古时以冬至的前一日为岁终,冬至日为岁首.冬至前后,也是最寒冷的日子,民间有俗语云:"有的过冬至,穷的冻几天!"民谚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是一个大节次,民间是很看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