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1 在地面上以初速2v0竖直上抛一物体后,又以初速v0同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若要使两物以在空中相碰,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2.
例1射击运动员用枪以接近于竖直的方向朝天每隔一秒钟开一枪,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问第三颗发射出去的子弹在空中能与多少颗子弹相遇?(g=10m/s^2)  相似文献   

3.
解决直线运动的追及相遇的基本策略是:找到不同研究对象的位移,速度在特定条件下的关系,分别研究各个研究对象运动性质,用各自的规律表示出位移与速度,用联系关系列方程即可求解.一、多层次,多角度求解追及中的最大距离例1物体A、B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A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B以  相似文献   

4.
相遇问题以其复杂的物理情景,综合的知识内涵及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体现着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是考生应考的难点.处理该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  相似文献   

5.
谢军平 《物理教师》2012,(10):66-67
高中阶段关于相遇问题,我们通常选地面(惯性参照系)为参照系.但在涉及到相对运动时,如果选与之相关联的物体(也可能是非惯性参照系),往往列出的方程形式简单、明了.下面以几道题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例1.如图1所示,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头为s处有另一列火车,正沿相同方向以速率v2做匀速运动(v1>v2),于是司机立即关闭发动机,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使两车不相撞,那么后面的列车至少应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解析:以前面列车为参照物,后面列车相对于前面列车的初速度是v0=v1-v2,欲两车不相撞,临界相对末速  相似文献   

6.
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相遇是指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可见,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关系: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关系.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等为空间条件.二是相遇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追及与相遇问题是高中物理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物理模型,它一般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且两个物体各自遵从着自己的运动规律,这使得物理过程变得相对复杂,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因物理过程复杂而难以找到突破口。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如代数法、图像法、相对运动法等。其中的代数法在这些方法中,不是最简单的,但却有较好的普适性,对学生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9.
1.直线运动的追及与相遇 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一个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可找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和x—t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11.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2.
姚小琴 《新高考》2005,(10):4-5
有关相遇与追及的试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是高考的难点与热点。  相似文献   

13.
赵渭东 《学周刊C版》2013,(5):154-155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已能较熟练地解决单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找出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实际过程进行联系等。而对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击和相遇问题,学生对实际问题很难联想,对问题难以抽象处理,不知如何分析,若教师此时能利用速度—时间图像(以下简称v-t图像)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物理过程,使运动形象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我们常会遇到追及和相遇问题,巧选参考系常会给我们解题带来很多便利.在天体运动的问题中也有追及相遇问题,例如,A、B两物体都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A、B相距最近或相距最远,问A、B下一次相距最近或最远需要多少时间,或“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平抛运动是常见而典型的曲线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模型,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高考的热点之一.把平抛运动和斜面结合起来无疑增强了物理模型的魅力和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处理平抛运动的最基本方法是将其  相似文献   

16.
追及和相遇问题以其复杂的物理情景,综合的知识内涵及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是常考常新的命题热点。处理该类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及或相遇是指两物体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出现在空间的同一位置.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弄清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在时间上有什么关系,在空间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而且常常要抓住一些特定的临界状态来分析,这些状态又常常在时间上选取,或在空间上选取,或在运动速度上选取.  相似文献   

18.
董彦 《中学物理》2011,(6):42-43
1提出问题 贵刊在2010年第9期发表《用相对运动巧解追及与相遇问题》,值得一学.但笔者以为该文意犹未尽,抑或解题过程还较繁杂.在此文中笔者将多种涉及相遇和追及的问题用单一方法求解,学生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19.
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也就是高考命题专家所关注的问题.处理这一类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常常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追及和相遇常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因此我们常借助速度——时间图像、位移一时间图像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