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授受知识的过程,它还应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达到“预设”.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就成了我们绕不过 的话题。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好的数学课堂,二者 缺一不可。没有好的预设,不可能出现精彩的生成,即使偶尔 出现了好的生成性资源,由于教师的准备不充分,也会让好的 生成自然消失;相反,没有精彩的生成,- ?堂课下来又会觉得教 学的过程僵硬教条,显得索然无味,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谈到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运用生动的教学案例来诠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课堂生成的层次以及课堂教学中合理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课堂的预设以及生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最终升华,如果没有一定的高质量的预设,就不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这样在一定基础上,必然是僵化的,并缺乏生命力的。调整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促使两者的同样精彩,打造出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达到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6.
杨前 《双语学习》2007,(8M):45-45
“预设”是必须的,但要关注学情,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和谐共生,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8.
钟祖文 《考试周刊》2011,(65):86-87
初中数学课堂,“预设”和“生成”是统一体.是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课堂教学一旦出现“不速之客”.须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让学生的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本文例谈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粗糙的、散漫的,也是低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了无生气的、没有智慧的,也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有助于教师课前做好弹性预设,课堂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能适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方案、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修正,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那种所谓的生成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的。  相似文献   

11.
采明才 《考试周刊》2010,(23):81-82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预设与生成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意外的问题.这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往往影响教学,但是只要教师学会机智地处理这些枝节.就有可能使其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契机: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看似与教学主题不相关,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看似杂乱无章。只要教师稍加整合,就可依此形成知识的建构。面对不同的生成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薛秋萍 《考试周刊》2012,(87):65+38-65,38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预设与生成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课前的弹性预设方面下手.以预设为核动力,以多元生成为翅膀,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魅力,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预设与生成就像是课堂教学的双翼,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精心的课前预设出发,就如何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展开了如下探究,并从精心预设、师生纽带、少教多学、教学智慧这四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主张,相信,在我们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中,数学课堂会惊喜连连,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生成,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师教学的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将成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少国家课程标准与权威教材,因此需要科学严谨的教学预设,同时还需要高质量、鲜活的课堂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成为心理课堂的挑战,从预设是什么,从哪里来以及到哪里去,以及课堂生成的五种路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师生活动的指南针,要做足预设就必须做到:预设目标,有的放矢;板块设计,弹性预设;预设生成,抓住契机。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中,具有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的学生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促进有效生成,主要做法是:拉近距离,心灵互动;学会倾听,点拨生成。另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发展教学机智,促进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是没有效率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没有人性的课。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如何把握二者的度,是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普遍认为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理想与追求,这反映了人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然而,无论是教学的预设还是生成,二者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并具有各自的适用域和使用度。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人们不能片面地肯定或否定其中一方面。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的是精心的预设与巧妙的生成,综合把握预设与生成,充分整合二者的合理之处,找到实现二者和谐共舞的路径,并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是构建灵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预设应以生成为目标追求,应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殊途同归。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产生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