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朋友,请看一看老师的脸上有什么变化?”老师由一脸严肃改为一脸的春光灿烂。“老师,你镶牙了。”老师一愣,“小朋友,你们没看出老师笑了吗?”这是在某一幼儿园教师公开课上发生的一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需要说话,辅导需要说话,教育学生更需要说话.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生更会关注你,甚至是监督你,模仿你;学你的长处,而"笑"你的短处.只有语言准确凝炼、清楚流畅、生动幽默、充满感情、富有启发性的语文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3.
彭德正 《师道》2011,(12):24-24
看看表,快上课了,我缓步走向教室。今天我借班上课,见面首先跟同学们说什么呢?我还没有想好。刚走近教室,就听到我们班乱糟糟的吵闹声。我站在教室门口一看,教室里已乱成了一锅粥:有下位打人的,有大声说笑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语教研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借班上课.教学《爱迪生》一。初听便为其“以渎带讲,以读促思”的巧妙设计及“点拨”的技巧深深折服一当教师检查到学生朗读课的情况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她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老师佩服一当读完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4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高公鑫 《师道》2006,(11):45-4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老师被分配去全校最差的班任教。上课的第一天,她就拿出一只红红的苹果,对学生说:“这只苹果用来奖励给那些优秀的学生。我知道你们是一群很棒的孩子,相信每一个都会得到一只红苹果的!”一学期结束了,真的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只红苹果,包括班里原来被认为最不可救药的学生。一年以后,这个全校最差的班成了全校最好的班。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与教学变革过程中,到处都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到处都有观摩课、示范课、比赛课,以及找学生借班上课现象。然而大家知道,变革的道路其实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7.
王家成 《中国德育》2012,(18):68-71
语言批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门需要研究、不断完善的教育艺术。实际应用中,若不慎重对待、讲究策略、把握尺度,就会伤害学生。如班主任冲动时批评教育学生的语言,很容易充当以下六种负面“角色”。  相似文献   

8.
陈今晨 《江苏教育》2008,(12):49-49
课改以来,不知是从哪节观摩课开始,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老师类似的话:  相似文献   

9.
一、课例片断展示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云房子》第二课时(苏教版第四册)。这是一次外校老师借班上课的观摩教学活动。这节课因为精彩而有效,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在笔者当老师的第一天,就有众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语重心长地教诲:"对学生不能有好脸儿,你给他好脸儿,他就会踩着鼻子上脸。要声色俱厉地批评,他才能知道自己始终是不足的,才会对你敬畏、听你的话,你的工作才好做。"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些话真是至理名言,而实践也证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评优质课在一所学校听课,其中有两节课用的是同一个班的学生(正好讲的是上下两节课的内容)。上第一节的时候。上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全班同学都踊跃举手。其中.坐在左边墙角的一个女生也怯生生的慢慢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提了中间的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评优质课在一所学校听课,其中有两节课用的是同一个班的学生(正好讲的是上下两节课的内容)。上第一节的时候。上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全班同学都踊跃举手。其中.坐在左边墙角的一个女生也怯生生的慢慢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提了中间的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朱华贤 《师道》2004,(12):56-56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市教育局教研室派一名科学课的教坛新秀到农村小学去借班上课示范。这个班的原任课老师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平时成绩很差、从来不举手的学生竟连连举手发言。笔坐在原任课老师旁,她向我嘀咕说:“这个学生期中考试只得了26分,平时上课总是趴在桌上,像癞孵鸡,今天怎么啦?”话语中,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他在偷看书。”这是我几次在公开课上听到的一个个稚嫩的声音。 看书,不好吗?学生看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非要加个“偷”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上课不看书,干什么?后来在和一些老师交流中了解到,原来,我们的老师与学生有这样一些约定:上课时你们不要看书……上课时,没有让你们看书,你们就不要看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借班上课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是一门艺术。教师巧用激励(即从外部给学生适度的刺激,设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内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把“借班上课”的公开课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性的真实的公开课,一类是表演性的弄虚作假的“公开课”。为了表述简洁,我把后一类“公开课”加上引号——迄今为止我所抨击的都是这样的“公开课”。而对前一类公开课,我并不反对。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而忽视教学语言的锤炼,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笔者将分析几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学校举行年轻教师公开课比赛.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五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却惹得老校长的一顿批评。事情是这样的,五年级组的小L老师要代表本年级的语文组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赛.全组老师很重视,已经“磨课”好几次了。课“磨”好就要试教,试教往往会在平行班里进行,借班上课。  相似文献   

19.
课前音乐是正式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的曲子。它可能是老师即兴之作,也可能是老师教学设计中的个必要环节。在一些公开课和参赛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广泛看到。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也许非常注重教学思路的新颖独特.教学方法的个性体现,对于一个可以防止冷场,调动学生情趣.开阔学生视野的一个有效环节.却没有让它得到应有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学校本着为教师上课提供参考的初衷。给每位教师、每个学科订了教案,它也确实为正徘徊在新课改门口的老师们送来了一丝阳光,拨开了一些迷雾。老师们大呼:“领导真是体贴咱们,知道咱们的难处,这下可好了,有了这个帮手。上课再也不用愁了。”可是时间一长,老师们便沉醉于现成的教案中了。教案。也就成为老师手中不可或缺的拐棍。而以往那种翻教材,查资料,备学生等老传统都可以丢在一边了,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备课本(虽然还写备课,也只不过是应付检查用、照教案简单一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前看看教案、记住过程就可以了。真可谓:教案在手,万事无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