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绝不可以忽视她”,因为这句话我才开始慢慢地走进杜拉斯的学世界,初读杜拉斯,我本能地拒绝她那灰暗和忧伤的字,跳跃和不连续的思维使我的解读遇到了障碍。在杜拉斯描绘的世界和我的理解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让我无法靠近。不过一旦越过了本和读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现和杜拉斯的字之间有了某种默契。所以,要么读不懂杜拉斯,要么就爱上了她。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篇关于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采访此时的杜拉斯已是两鬓斑白的妇人.却依旧是颇具争议的文坛奇葩.本文的作者莱斯利·加里斯拜访了她在巴黎的住所两人在那幢昏暗狭窄的公寓里进行了一场轻松的谈话.神经质的表达方式.幽默刻薄的言语.内心的纠葛——似乎,我们不曾如此近距离地聆听这个女人。正是这些群活的话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的杜拉斯。  相似文献   

3.
"眼睛"是杜拉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文学意象,如《八〇年夏》、《乌发碧眼》等,阅读杜拉斯的传记,我们会发现这几部作品都与她生命中最后一个情人扬·安德烈亚·斯泰纳有关。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是对无意识及童年受压抑欲望的反应。因此,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杜拉斯的小说,为理解晚年的她和作品打开了一扇窗户,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时更好的理解她的写作风格和笔下的"眼睛"意象。  相似文献   

4.
读杜拉斯     
那个叫杜拉斯的女人 当代西方女作家中,法国的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是最为我们所熟悉的一位了.在<情人>走红图书市场之前,她的<琴声如诉>等作品已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杜拉斯的小说,相对于我们的阅读传统,可读性并不强.阅读是一种传统,力量比写作传统更大.  相似文献   

5.
最初进入我视野的袁筱一是因为她的翻译,读米兰·昆德拉的时候已经有些模糊印象,等后来读杜拉斯随笔的时候,袁筱一已经隐入到杜拉斯的背后。也许是同为女人的缘故吧,当女人面对女人的时候,语言间的差距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个总是陷入孤独和绝望的杜拉斯在袁筱一的笔下,让我读得心疼。袁筱一说,她十八岁第一次读杜拉斯,一见钟情,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她绝望的爱情,在以后将近十年的时间中,仍然在她的绝望中辗转:这其实已经不是纯粹地翻译了,这是另—个杜拉斯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拉斯在中国的文学接受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作品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是作为高雅文学而受到文化精英们赏识的。现在,她的作品却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产品,她的名字也变成了通俗文学的一个标志。杜拉斯在中国文化中已是一种蕴涵着文学品位、情趣意味的文化意象。文章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学术界”和“大众”对杜拉斯的两种评价的兴趣重点、认识层次、评价尺度,总结出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对杜拉斯的不同理解和接受、阐释的原因。揭示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有差异又有重合的这种当代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7.
亚洲殖民地是杜拉斯人生的出发点,同时也给了她终生受用不尽的写作素材,一直是她梦牵魂绕的地方。采用自传体或家庭小说的形式,通过对一个地方的反复叙述,杜拉斯展示给读者的是那个殖民地世界怎样影响并改变了她的一生。她用文字证明:她来自殖民地,那儿才是她真正的故乡。杜拉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白人家庭在殖民地的衰败的历程,在享乐与沉沦中,他们经历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冒险。  相似文献   

8.
图形     
《中学生数理化》2005,(7):18-23
上帝赐给我们一双眼睛,我们的生命中就有了美丽的色彩.再加上美妙的形状,就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图形,在科学上,我们也依靠着她,图形不但创造了我们的生活.还和谐着思想,凝聚着永恒,你知道图形是什么吗?可能你很难回答.她真有那么奇妙吗?不信,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她吧.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是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无法归类是杜拉斯最为明亮的一个标签,这一标签闪现出了杜拉斯的边缘性和反叛性。在杜拉斯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她呈现给世人一个异常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笔者试图从杜拉斯的边缘身份和其文本中的写作的女性入手,探讨杜拉斯写作的边缘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在生命晚期谱写的一曲忧伤的情歌:小说用温婉、哀伤的笔调,质朴、唯美的手法演绎了作家少女时期的白日梦。从文本意象入手,厘清各意象的涵义,可以探寻作品中杜拉斯和她的白日梦所蕴含的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哦,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你是一匹桀骜的母狼。站在70岁高地上,你仰天一长啸,全世界的心脏为你震颤。你让读你的人惊喜,让懂你的人痴狂。你是一朵奇葩,你是一声绝唱。向你说什么好呢,她,杜拉斯,她的混乱、唯美、诗性光泽,抑或,无可就药的绝望?是的,她很混乱。那是言语的混乱、爱欲的混乱,是语言言之过甚又言之过少的癫狂,是对统治地位的叙事观念企图消除语言中异质的颠覆;她唯美的笔触是柔软的舌苔,舔舐着人性的脆弱。她把意境搅成水样年华,徜徉于河流的第三条岸上,你无法抵达却明晰镜像;她作品里折射的诗性光…  相似文献   

12.
你是张君瑞,心里揣着那个她。三请赴会的是她,四顾无人跳了花墙的是你。你鼓起了勇气,牵起了她的手对她说:“莺莺,我们走吧,一起去流浪。”崔莺莺眨着大眼睛对你说:“流浪是什么?可以吃吗?”  相似文献   

13.
5岁的莎莎在公园里玩.妈妈在一旁看着她。莎莎问:“我可以不可以坐秋千?”“如果你喜欢就玩吧,但让我拉着你的手。”莎莎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又说:“我们要非常小心.从后面绕过.这样我们不会被别的秋千碰伤。”莎莎坐到秋千上.妈妈说:“我来推你。坐好了,抓紧。”玩了一会几.莎莎说:“能不能让我自己来?”“不行,那样你会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要是活在现在,会被称为作家。同是作家的杜拉斯在她的作品里这样地呼喊道:“写作是充满我生活的惟一的事,它使我的生活无比喜悦。我写作。写作从未离开我。”杜拉斯是幸运的,因为她活在现代,一个女人仅靠写作就可以安身立命。而李清照却不可以,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写作是男人谋求功名的手段,而女人写作就好像男人绣花一样,是要被人蔑视的,女人该做的正业就是服从并照顾好决定她命运的三个男人:父亲、丈夫和儿子。但李清照生命中的这三个男人却不能给她幸福:父亲身陷党争,根本无暇庇护女儿;丈夫中年早逝,留下她一人飘零下半生;李清照一生…  相似文献   

15.
1.你喜欢看电视吗? 2.我看天快要下雨了。 3.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4.这要看你是什么意思。 5.不要把我当作小孩子看。 6.依我看来。这简直是胡闹。7.看来我们得走回去了。8.看在你父亲面上,这回我不开除你。9.李大夫把她的肺炎看好了。10.她看起来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印度支那特殊的亲近关系及其在杜拉斯创作上的延伸与影响 .通过写作来观照自我的杜拉斯 ,经由印度支那的童年回忆与内心的幻化 ,通过不断的自我书写 ,而成就了一个关于她和印度支那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从杜拉斯的边缘身份和文本里的边缘角色出发论述其创作的边缘色彩--杜拉斯从边缘中来,她早期的童年/东方生活让她对主流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对人生的边缘体验和文化身份的边缘性直接导致了"边缘思想",这使得杜拉斯自觉主动地在她的文本世界中关注具有边缘人身份的女性及其他的弱势群体;于是她的文学视角与立场便自然地与女性文学的立场趋于一致,自觉地呈现出了一个边缘对中心、亚文化对文化的对抗姿态.  相似文献   

18.
孤独是一种具有疏离倾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这种被压抑的意念始终影响着杜拉斯的思想、感觉和生活,并深深的影响着她整个创作历程。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我们对其孤独情结进行探究,无论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还是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最初进入我视野的袁筱一是因为她的翻译,读米兰·昆德拉的时候已经有些模糊印象,等后来读杜拉斯随笔的时候,袁筱一已经隐入到杜拉斯的背后。也许是同为女人的缘故吧,当女人面对女人的时候,语言间的差距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个总是陷入孤独和绝望的杜拉斯在袁筱一的笔下,  相似文献   

20.
周庄怀旧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她的小说开头写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这是杜拉斯一贯的怀旧风格,像一张发黄的信纸,皱皱的,柔软的,有着往日里记忆的芳香。怀旧就应该如此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