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9年9月7~17日,海南州出现了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本文利用地面和高空形势场、ECMWF数值预报产品等对这次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天气实况资料、平均场资料,对2008年秋季(9月下旬)柴达木盆地出现的连阴雨天气的降水量分布、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地形抬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巴尔喀什湖低槽稳定维持相互作用是形成盆地这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过程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部维持SW气流使得盆地西北部有较为充沛的水汽,再加上冷空气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盆地西北部地区出现了较历年明显偏多的降水。  相似文献   

3.
通过亚欧500hpa天气环流特征场和各个物理量场的分析表明:2006年8月中旬开始我区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两高之间切变线的影响和有两个水汽通道西南一东北向和东南一西北向的输送,对应的前期西部相对湿度较大,中后期中东部相对湿度大,相应的低涡气旋的发展也是自西向东。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中锡林浩特市2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市环保监测站、市政府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以及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对锡林浩特市2015年2月15日中度污染天气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污染天气发生时,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槽两脊,中纬度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暖平流较强;低层弱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扩散;湿度场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有利于污染天气的生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5.
对2005年4月19日哈尔滨机场入春以来第一次透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分析,为哈尔滨机场今后中到大雨的预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历史气象资料,对桐柏2010年7月17日发生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到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有较强南下冷空气和北上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在中纬度地区形成深厚的SW急流,从而诱导西南低涡和低空急流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产生大到暴雨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亚欧500hpa天气环流特征场和各个物理量场的分析表明2006年8月中旬开始我区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两高之间切变线的影响和有两个水汽通道西南-东北向和东南-西北向的输送,对应的前期西部相对湿度较大,中后期中东部相对湿度大,相应的低涡气旋的发展也是自西向东.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2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江南地区出现的历史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伴随此次过程的异常环流特征为:(1)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强度偏强,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由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持续的冷空气;(2)里海低涡不断分裂的小槽分成南北两支:北支加强了中纬度冷空气的输送;南支到达孟加拉湾后使得西南气流加强。(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以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槽系统活跃,使得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与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汇产生降水;(4)雨带位于水汽通量湿舌区北侧,大致与相当位温能量锋区重合,冷空气活动在连阴雨雨势加剧中起了重要作用。(5)连阴雨期间维持着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这对上升运动的加强和气旋性涡度柱上空抽吸作用的加强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4年7月8~9日青海省东北部出现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特点及物理量特征,表明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从而为预报区域性大降水天气过程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良 《青海科技》2008,15(2):31-33
本文利用青海省境内50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及云量资料,分析了1971~2005年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方法对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进行时-频特征分析.分析表明:①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其中青海南部最多,海北门源地区次多,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未出现.②全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呈缓慢减少趋势,为-18.1次,10a,其减少幅度较全年连阴雨减少趋势-10.7次/10a偏大7.4次/10a.③青海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的多、少交替特征非常明显,经历了7个多、少交替的阶段,1975年、1981年、1986年、1993年、1997年为突变点.④全省各月连阴雨天气出现次数最多月份为6月份,7、8、9、5月份依次减少.⑤全省连阴雨年代际变化趋势中,1981~1990年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时期,2001年以后迅速减少,是1971年以来的最少阶段.  相似文献   

11.
多典洛珠 《西藏科技》2012,(9):62-64,80
文章选取了泽当站2012年4月23~27目的一次天气过程,通过对高空填图、地面填图和云图、物理量场、地面自动站要素分析,了解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和环流背景、高低空配置,揭示地面要素的反应情况,从而对今后预报春季高原降水系统总结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7日,广东省受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风力极大、灾情严重、局地特征明显,以佛山市受害最严重。通过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及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分析,高空涡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天气的重要影响系统,西北气流合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辐合上升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春玲  罗经权  罗伟华 《内江科技》2011,32(8):49-49,169
2010年12月15日至18日受较强冷气影响,兴宁市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出现了近50年来历史同期(12月中下旬)仅次于1991年(-3.5℃)的最低气温,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其分析、总结,以便以后更好地做好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2010年青海省冰雹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青海省地形及气候特征,将全省划分为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区和青南地区共5个区,分析了2004~2010年青海省出现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结果表明:①青南高原是一个雹日高频带,青海湖以北的祁连山、拉脊山地区的雹日也较多,海西大部年降雹日数在2次以下;(2)2004~2010年间冰雹出现的时间为4~9月,一年中冰雹出现最多的是6~9月,青海省冰雹天气属于夏季多雹类型;(3)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冰雹天气的500hPa环流形势蒙古低槽型最多,其次是西北气流小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东部农业区西北气流小槽型最多,其次是蒙古低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④在青南地区,冰雹天气环流形势高原小槽型最多,其次是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低涡切变型最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青海省2002年春季的沙尘大气为样本,对青海省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春季,青海省共出现了8次沙尘天气过程,与历年同期相比,属沙尘天气偏多年份,其原因是前期我省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地表干燥,土壤墒情差,3~4月中旬,冷空气频繁影响我省,从而导致沙尘天气不断出现,4月下旬以后,出现的几次较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及大环流形势调整,很好地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李云泉  李海军  董旭 《科技通报》2009,25(4):407-411
在台风预报中,使用相似路径是常用且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路径相似的台风由于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最终导致风雨影响差异很大.2007年13号超强台风"韦帕"和2005年15号强台风"卡努"从生成时间和移动路径上都非常的相似,但因大气环流结构有所不同,造成的风雨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这两次台风过程的移动路径、大气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找出同一季节,在洋面上生成的台风由于不同的大气环流结构,造成风雨影响不同的原因.物理量压能和湿焓两者综合应用,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强湿焓平流与未来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今后台风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图、实况图以及云图等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发生在建三江局直及十五个农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背景、形成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形势。结合当地的天气气候特征,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4年3月19日那曲地区500hpa高度场与风场、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那曲上空的高原低涡;物理量场图上降水区域表现为正涡度与负散度。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胃19日—20日锡林浩特市遭遇到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本文应用基本的观测资料、常规图表,从天气掌成因、动力机制、大尺度环流、垂直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地形因素,斜压强迫及高空急流引发的高层等熵位涡下传.使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为沙尘暴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垂直结构决定的动量下传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蒙古气旋引发的犬风、沙尘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29日至7月2日,四川省受高空槽影响,出现了进入该年份后影响范围最广、降雨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高空形势、中尺度分析及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分析得出:盆地上空深厚的高空槽及稳定少动的西南涡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高层分流区辐散抽吸作用为暴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上干下湿的层结配置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