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2.
"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催化剂",把"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不断地释疑、解疑,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做法主要有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学课本,思考问题,运用猜想——寻疑。  相似文献   

3.
<正>合理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艺术性,重视设问的策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础。对教师来说,课堂上其不仅应"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  相似文献   

4.
古代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则须疑”。有了疑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究问题,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激疑”呢? 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是“激疑”的前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不断生疑、释疑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有疑是可贵的,怎样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激疑”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的思维波澜,鼓起探索的风帆。一、趣情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以情激疑,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索问题。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当学生已初步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1的倒数”和“0没有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  相似文献   

7.
“激疑”,是指在数学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思维的涟漪,鼓起探索的风帆。一、趣例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教学某一内容的伊始,为了说明新知的作用,激起学习的情趣,可以选用适当的趣例来设置疑问,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引起强烈的学习动因。例1.某教师在教“对数表与反对数表的查法”时,为了使这一较为机械与单调  相似文献   

8.
覃小平 《中学理科》2007,(10):13-13
“激疑”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的思维波澜,鼓起探索的风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设疑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所采取的问题设计及对问题导向的调控,即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的疑念、疑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设计若干问题,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关键是疑.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吸引学生寻根问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到学科知识的核心中去.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主渠道.文中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运用激疑、探索、反思的教学策略,以具体的教学为背景,进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并不是看老师讲的知识点多不多,而应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内容有没有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深入地理解.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池平静的池水,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并不是看老师讲的知识点多不多,而应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内容有没有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深入地理解.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池平静的池水,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  相似文献   

13.
“激疑”是指在数学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一、趣情激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简单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达不到让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教师传授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智能。课堂上,真正的学生参与,应是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当然,这一切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启发与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有时学生虽无疑问,教师可以“制造矛盾”,形成悬念,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提问  相似文献   

17.
"有效"之于"讨论",其价值在于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文章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然后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从问题设计具备探究性、学生参与具备主动性、课堂调控具备适度性、教师评价具备精准性等四个方面探索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课堂结构是课程的基本脉络。在课堂结构多元化的今天,"激疑·释疑·存疑"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结构方式,它注重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从整体上,全局性地把握学习材料,突破了  相似文献   

19.
1意料之中的顺利例1如图1,已知,直角AOB内有一定点P,过点P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一个三角形,求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这种倾向性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一个人的兴趣愈浓,他的观察就愈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愈有成效。反之,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挖掘教材自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