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明代文学家杨升庵在大理时期的创作、著述生涯进行了查考,着重从他在感通寺的著述创作出发,阐述了他在文学创作、音韵学研究、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成果和经历。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语文教育学家.他曾结合自己的创作、教学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文艺创作和作文实践的著述,构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创作观.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是叶圣陶先生创作观的特点,也是阅读他的文论著述时应把握的要点.这样,就能将他散见于各篇文章中有关创作的论述视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期,典籍序在文本内容和创作方式上皆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有些典籍序交代了创作的缘起、著述的主要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典籍作者的介绍和对作品的评价,有些典籍序则交代了典籍的成书过程和书名的由来。建安典籍序反映了士人强烈的著述观念,他们已开始有意识地整理、编纂作品集。考察这些典籍序,既可以发现建安特殊的时代特色,也可以发现作家个性化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姚宽考     
姚宽是南宋初期的重要学者,在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其《西溪丛语》二卷更是研究宋代文史的重要资料.但在宋代学术史研究领域,姚宽本人的生平和思想却未能像他的著述一样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家世、生平、著述三个方面对姚宽其人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安忆是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两者于一身者。在她有点真枪实弹追认的理论著述中,探讨了自己对文学艺术本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为自己的作品建设理论根基;并不断在创作的实践中,逐渐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反过来,在理论的不断深化中,王安忆也进一步开拓出自己的创作领地,促进了创作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洪深是中国早期电影拓荒者之一,不仅在戏剧与电影剧本创作方面成绩显著,他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著述在中国电影理论史上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洪深30年代的电影批评文章,以眼光敏锐、视野开阔、政治倾向鲜明和分析科学缜密见长,对左翼电影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他的四部电影理论著述既体现了学者型理论著述的特点,同时又通俗易懂,具有指导创作实践的实用价值。这些著作,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现代电影剧作论和表演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河南文学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诗文创作方面,出现了一批诗文名家。从清代商丘侯氏、宋氏、叶氏、陈氏、高氏五大家族数代人的著述情况来看,都有门弟家传的痕迹,家族著述特点明显。五大家族代表人物侯方域、宋荦等人的文学创作成就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红榭唱和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地考索了聚红榭的活动时间、社名缘起、活动情况和著述内容,并尽可能准确地勾勒16位社员的生平事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聚红榭的创作,认为聚红榭唱和提高了闽人治词的自信心,较大规模地描写闽地风物,词的创作具有词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禅宗书法艺术,风采独特,其书学著述,丰富多彩。综观禅宗书学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是禅家所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僧人通过写经,宏扬教义、传播佛法、善行佛事、参禅悟道,乃是"栖身大乘","游戏翰墨,作大佛事"。禅宗书学著述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论述了写经的重要意义、巨大功德、书写宗旨、价值取向、艺术特点、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前辈学人如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周勋初诸先生都有所论及,但笔者认为他们的论述均未能全面展现刘勰著述的意图.笔者对《序志》篇和其他诸篇进行深入考察,将刘勰的创作动机归纳为:立言不朽、追踪先哲、有感创作现状、不满批评现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生平的介绍、对芥川文学的粗略评议、以及对其三部代表作的具体分析,揭示文学创作与作家经历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可否认,文学创作与作家经历之间的确关系密切,但二者之间决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存在着多棱镜似的、多层面的隐约相似、曲折反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与翻译     
商务印书馆提供的译业条件,1917年至1927年茅盾译业的第一阶段,视界宽广、兼收并蓄的翻译方针,对写实主义的客观介绍和主观倾向,在20世纪30年代的'翻译年'中,茅盾的翻译理论和批评,翻译价值论。  相似文献   

13.
《阳光下的人们》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学的领军人物——格桑·卡纳法尼代表作,他在作品中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表现手段,并结合了东方的审美习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回顾格桑·卡纳法尼一生的文学探索之路,以纪念其逝世36周年。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蕴涵着浓浓的东方意味,他的作品笔调是空灵的,静寂的,舒缓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从容的虚美。文学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寻,体现了他对人生皆苦的体尝,流露出对虚无境界的向往,更代表了他对众生悲悯,对万物怀善的佛心。他的佛禅情怀,让他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片崇高而纯净的美,恰如朵朵曾经陪伴禅宗冥想入定的莲花,于孤寂中漂浮于茫茫如海的尘世,久久散发出清雅的芳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的杂文作品的阅读、分析、研究,探讨他的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进而使我们加深认识这位特殊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我国现代文学及文学评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雪月是印度11至12世纪耆那教著名学者和诗人。但对中国读者很陌生。这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他。雪月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用中世纪的语言——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语法书《成就者雪月词法》。在这部书里,他讲解了梵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语语法,并摘引了许多无名作者的双行诗。这些双行诗大多采自民间。他所摘引的双行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坚持三十年用英语写作,创作出许多轰动欧美文坛的作品。虽然他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与他的文学创作相比要逊色得多,但仍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注意。本文对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进行论述和评析,从而指出他在翻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哲思性著称的作家。他从自身的残疾体验出发,走向更深更广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分析史铁生的经历和文学观,结合文本解读其作品中的困境主题,进一步探讨他在与困境周旋中寻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内涵,可以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史铁生的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美的追溯,促成了其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日本传统气息;沈从文对故乡的热爱,造就了其乡土文学作品中浓厚的乡土色彩。两个不同流派的作品,却给人类似的感受:浓浓的地域风味,沉重的悲美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