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2月7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五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无’的超越与善的挺立”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会议由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田智忠教授、清华大学高海波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郭亮副教授、武汉大学李健君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硕老师等专家学者,围绕“‘无’的超越与善的挺立”主题,就《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缄默》)展开讨论。武汉大学研究生单珂瑶、肖宴红等以及线上人员共同参与,会议由张昭炜主持。  相似文献   

4.
传道·授业·育人———记全国“两课”优秀教师石云霞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是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理论系主任。他从事“两课”教学工作20余年,其间坚持认真学习,努力钻研,积极进行“两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了“中美科学教育交流活动”,观摩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小学教材的制定和执行者、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唐纳·克里兰女士执教的“测试载重车的运动”一课。在这节课上,中国学生的精彩表现让美国老师惊叹不已,而美国老师的精彩教学让与会老师兴奋不已。在150分钟不间断的教学中,学生和听课老师没有丝毫倦意。这使我有机会管窥到美国小  相似文献   

6.
在第九届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表彰的13位全国优秀“两课”教师中 ,有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教师 ,他就是在“两课”教育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 ,默默奉献了30个春秋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秘书长石云霞教授。一作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石云霞教授始终站在理论前沿 ,潜心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早在1989年 ,石云霞教授在主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 ,就…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由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高长舒同志为组长,成员包括武汉大学李斌雄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贺金浦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杨怀中教授,湖北经济学院黄加海教授,中南民  相似文献   

8.
近日,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回答同学们“现在有的老师忙科研,忙课题,忙论文,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明显不足,以至于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认识学生”这个问题时的一段精辟讲话,令人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9.
去年,广东省一份高考优秀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引发了各界的讨论。有人就这篇作文挑出了六处错误,认为将这篇错误很多的作文评为优秀作文有鼓励学生造假的嫌疑。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错误没有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呢?陈佳民教授在“作文与真实”的讲座中提出:“当今的读写教学,比较强调阅读教学而不太强调写作教学;读写教学强调文学类阅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的主动性;片面地认为教授学生知识是第一位的.而没有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任振斌 《学周刊C版》2011,(8):169-169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而“人文性”基点就在于一个“情”字。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不可能营造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更不可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一堂好课要看师生有没有很好的“交往”,老师是不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全面的看,一堂好课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仔细阅读了《科学课》2013年第4期的卷首文章《教授的愤怒》,不禁让我产生了许多关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将课堂直指提问之后的探究及研讨环节。事实上,一节课或一个探究活动中,怎样组织学生提问?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提出后如何引领学生进行分析梳理?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实践探讨。而这些,在平时课堂中常常形如“鸡肋”,老师们要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要么思而不做、做而不实,从而导致了诸如“教授的愤怒”现象。让教授不再愤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每一个科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回忆自己曾经的教学实践经历,拓展性内容《水果电池》一课中关于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片段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罗星凯教授在点评边军老师设计的“摆的研究”课时,提出“开放探究就是开放思维”,这是对探究教学核心的最好表述。在该文中,罗教授进一步指出“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在学科知识上‘深挖洞’”,在结文时,特别设问道:“如果你把这些都做过了,那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们,又都该干些什么呢?”这一问设得好,这可以构成老师在设计探究时,学科知识到哪一步(深入探究的“度”)这涉及一种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于漪老师在教《歌声》这篇散文时,问学生:“你们喜欢不喜欢这篇课文?”想不到大多数同学回答:“不-喜-欢!”虽然这同于老师原先的教学构想大相径庭,但她却并没有硬性将学生纳入预定的以赏析为主线的教学框架,而是因势利导地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呢?是真的写得不好吗?”她另辟蹊径,从审视性阅读的教学角度生动活泼地将教学展开。当学生发现,“不喜欢”的原因正是没有体味  相似文献   

16.
苏海涛  李晴 《师道》2006,(3):6-8
“没听过李敬一教授讲诗词,那你就在武大白读了四年书!”李敬一教授,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学习。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主讲《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等课程,并为全校开设公选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1999年赴法国作学术交流,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播电视系主任。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由于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没有申报的希望。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时候老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有“洗耳恭听”,一节课下来老师似乎讲了很多很多,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对知识的实际接受并不多,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19.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热爱才会入迷,世上没有对事业不入迷而能有成就的.要入迷,就要激发兴趣,培养乐趣,树立志趣.激发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受他的老师影响至深.苏步青教授  相似文献   

20.
笑不笑由你     
党同伐异刚上大学时,新闻系的一些新生由于不熟悉环境而经常迟到。有位教授对学生迟到特别不满,并表明不接受任何理由。一天早上,一位女同学又迟到。教授显然十分不悦,质问那位同学为什么迟到。她战战兢兢地回答:“对不起,我排队买您编写的新教科书去了。”教授听后,目光扫视班上其余的人,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迟到?不懂就问放学后,嘉嘉拿着一份未及格的试卷给母亲看。母亲看后,不耐烦地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懂就问老师。”嘉嘉说:“我问过了,可老师就是不肯告诉我。”母亲气愤地说:“哪有这种事?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