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清玉 《考试周刊》2011,(61):44-4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创作于北京清华园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编者将其设置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第二模块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足见此文的文学地位,以及人们对此文的由衷喜爱。这篇散文艺术构思精巧独到,描绘景色细致生动,语言文字优美隽永,再恰当地配以一幅清秀俊朗、书卷气十足的“朱自清像”和那张清幽迷人的“荷香图”,令读者览之不足而喜阅之,喜阅之不足而轻诵之。《荷塘月色》似一曲仲夏夜小夜曲,溪水潺潺。和风轻拂,给尘世间烦躁郁苦的心灵带来清凉的慰藉。涵泳轻诵之余,我不揣浅陋,就《荷塘月色》的音韵美谈一些体会,愿与各位同享美文之美。  相似文献   

2.
《苏州园林》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全文中心明确:“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且用四个“讲究”具体诠释了这一特征。文章又以第3节至第6节分别与每个“讲究”照应,第7~9节则从文章细处着眼进一步来说明“完美的图画”,突出这幅图画之“完美”,“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最后一节是自然总结。因此说明顺序清晰,结构严谨。大家之文不仅思路浑然一体,如璞玉天成,更重要的作为一篇说明文,语言之美也堪称说明文之“标本”,比喻、排比、对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方法不仅增强语言之形象生动,尤其是化用文言语句如“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不足取”等俯拾皆是,更增添了语言的典雅之美。所以教学此文,缺少语言美的欣赏,应该是一种教学的败笔,语文课之语文味也就寡淡了。  相似文献   

3.
1.一点异议读了贵刊发表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颇有点异议。文章声言“从总体的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探讨”出“此文之美”。而其主要内容是分析《北京的色彩》的结构层次,即“北京的色彩——①树叶的色彩/②建筑的色彩/③时装的色彩”。仅此分析是不足以说明原文立意构思特点的。当然,文章也发掘了原文的思想感情,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6,(9):72-74,71
①人们观赏花,感受美,花与美形影不离。 ②姑娘戴花,公园种花,庭院养花,是因为花除了在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香外,还把姑娘、大地和环境打扮得绚丽多彩,赏心悦目,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如花似玉”“花容月貌”来形容人的美丽,用“花好月圆”来比喻团聚的美好。可见美寓于花,花含着美。  相似文献   

5.
“人们弯腰……那是精神和人格升华的先兆”——从比喻引出,过渡到事例——涵盖古今中外——论证,重点论述“学会弯腰”的意义。此文还需要升格:或只论述“意义”,但要更换新颖的材料。或论述“学会弯腰”的措施,从现有事例中归纳出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童心美是闻一多诗艺特点的重要构成 ,是诗人人格美在诗中的体现。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对祖国对民族的赤子之情 ;最真诚地表现自我 ;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我向思维” ;艺术表现形式上整体拟人化倾向和饱含童趣的比喻意象  相似文献   

7.
童心美是闻一多诗艺特点的重要构成,是诗人人格美在诗中的体现。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祖国对民族的赤子之情;最真诚地表现自我;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我向思维”;艺术表现形式上整体拟人化倾向和饱含童趣的比喻意象。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得寸进尺”比喻欲望没有止境,贪婪之心不能满足的人,明显是贬义。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9.
此文有两笔出彩:其一是“我弄痛了你……可你没有咬我”——显示“花花”与“我”感情相通;其二是“再到我上晚自习回来”——显示“我”牵挂之深。但是,此文在写小狗时,仍有“大路货”的笔墨——“抓到了一只小老鼠”和“跟着车跑”。升格的途径是,用超常举动的细节替换一般化的细节。此文标题,宜更名为“花花”。  相似文献   

10.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李商隐的诗里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人们就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如果从蜡烛及其燃烧过程来看待教师职业,这种比喻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11.
“不计辛勤—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为人师表,劳苦功高”……这些常是人们对老师赞美的语言,可这也是发自我内心的肺腑之言啊!人们也常把老师比作“蜡烛”,我赞同这种比喻,而且很喜欢烛光的温馨。不仅仅是因为蜡烛的“献身”精神,更重要的是它照亮了我的心。亲爱的老师,我要为您点上生日蜡烛,来表达我的一颗学子之心。物换星移,寒窗九年.我早已能感受到老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的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休克是人们置身于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几年前,我从外地应聘至北京工作,因受文化休克之困,深觉有认识、研究之必要,故而写成此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二年第九期所载《“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一文,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原意,析证“妾之美我者”和“客之美我者”中的“美我”不是表示“从主观上、心里头认为邹忌长得比徐公美”,而是表示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而口是心非罢了”。这一说法剀切中  相似文献   

14.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美的,美就美在它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握比喻的美质,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创新智慧,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呢?我们只有整合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彩度,把教学过程由过去的教师静态说明变为学生动态感受,这样才能让原本鲜活、亮丽的,而一度在教学这片园地上枯萎的比喻之花重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一谈。一、激趣地导入,唤起学生向往美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好的开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兴趣倍增。因此,我在…  相似文献   

16.
一杯菊花茶     
构思奇特,雾里看花。用“菊花茶”“香”和“苦”的双重属性比喻复杂的感情,喻体独特且同本体有相似点。“他”的性别很鲜明,而“我”的性别隐去——文笔因“模糊”而美。“偷偷啜了一口”中“偷偷”,似有所泄露——如果实指“啜茗”,不会缀上“偷偷”二字。结尾时,将“加了泪的苦茶”倒掉了,但是“手中的杯,还在滴水”——蕴含“日后从感情上战胜自己的路还很长”!此文还需要升格:将“很苦”二字展开写,多角度多层面将“苦的感觉”写出来,使文末“走进洗手间,把杯中水倒入池中”的行动,有扎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比喻女子的貌美,除此之外,在中国古籍上,还有着众多的独特的比喻,用来赞誉女性的美。一、与“草本”植物有关1、芙蓉面。指女子脸庞的红润艳丽,如出水的荷花。“珠帘掩映芙蓉面”。2、金莲。用来比喻女子的脚,小巧玲珑、秀美。《西厢  相似文献   

18.
从小到大,对于“昙花一现”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昙花开放时间极短,开花之后很快就凋谢了,所以人们常常以其短暂的惊艳之美比喻稀奇而又容易消逝的事物,让人生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伤感。  相似文献   

19.
自我批判     
此文构建的意象能做到形神兼备。在“竖勾”一节中, 从“结尾处突然转弯”引出“懦弱”——由实到虚地扣紧题目“自我批判”。扣题更妙的是,从形中引出其神,“凤凰涅槃”——“这一‘提’警醒了我,使我明白,在忙碌的一生中,不忘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生命的过程,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用“否定之否定”来解读题意。此文构建的意象,分而后能合——“是‘我’字中的这一点让我能够谨慎地给自我添上得意的一笔,学会去给自己的人生添上完美的句号”——本文有鲜明的中心思想,不是关于笔画的游戏文字。  相似文献   

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作品对雪域风光的描绘,对边塞生活的反映,自是不言自明的。特别是其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之新颖贴切,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和传诵。然而,从全诗总体上来把握,我认为作品令人叹服的特点当是“空”的艺术,即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