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邓小平人权思想冉昌光人权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人权外交,把人权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论调以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针对这种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权事业的进程喻权域中国的人权事业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争取人权;第二阶段是落实人权,发展人权。为了便于说明,得简单回顾人权问题的由来,简述人权的内涵及其演变,分析中国人权问题的特点。争人权就是反特权、争平等人权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的口号...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何颖近几年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国际敌对势力以关心人权为名,对我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指责,肆意攻击中国政府,似乎中国是一个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的人权水平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人权水平与人权状况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问题。区分“应有人权”与“实有人权”是科学评估人权状况的重要前提,应从人权主体、我国实际以及人权与国权的关系去思考我国今后的人权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西方“人权外交”张史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美国“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和核力量的前提下,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基石,把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人无论其性别是男是女,都应该享受平等的人权。目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世界,正日益频繁地祭起“人权”这个法宝,动辄以“人权”为名制裁他国。而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可以宏观地探讨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上所处的受歧视的地位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天赋”论的退却──当代西方“人权”理论述评胡义成本文是在西方资产阶级利用“人权”问题攻击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人权”理论及其嬗变情况的。这种考察,将使我们看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理论,并不是...  相似文献   

8.
“天赋人权”与“人权外交”吴倬"人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历来各国思想象、政治家在涉及这个问题时都对此各持已见、众说纷云,争论不休。美国自1977年卡特政府以来,一直举行所谓"人权外交",动辄以维护人权为由对其它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甚...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中,人权(自由、平等)是商品经济的上层建筑。按照列宁的说法,“民主意味着平等”,但它“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平等”①,因而,民主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作为人权一个方面来研究。这样,我们大体可以把“人权、民主与自由问题研究”集中为人权问题研究。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现时代的商品经济往往是被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与此相对应,作为商品经济之上层建筑的“人权”理论及口号,也往往被视为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性质的东西。虽然,对社会主义社会不能不是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些人对“九七”后香港人权问题存在的某种担心和疑虑,本文分析了“九七”后香港人权保障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法律依据,提出“九七”后香港居民已由英王的“臣民”成为国家主人,从此享有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香港“九七”后的人权保障将得到加强,人权状况将会有较大改善,人权保护范围将更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有些人对“九七”后香港人权问题存在的某种担心和疑虑,本文分析了“九七”后香港人权保障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法律依据,提出“九七”后香港居民已由英王的“臣民”成为国家主人,从此享有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香港“九七”后的人权保障将得到加强,人权状况将会有较大改善,人权保护范围将更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和突出的政治问题。西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旗号,形成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神圣同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要以“人权”为首要条件。这种人权外交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昕渭“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揭露“人权高于主权”论的谬误与实质,对于挫败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市场经济(或商品经济)的产物,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讲人权理论,是“商赋人权论”。而当年欧美早期人权理论则采用了“天赋”的理论形式。“天赋人权论”虽有资产阶级烙印,但它也确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念组合。  相似文献   

14.
学习邓小平的人权理论陈波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挑起内乱,激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为了反击西方所谓的“人权攻势”,维护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邓...  相似文献   

15.
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王育宝人权,即人的“最一般权利的表现形式”。享有充分广泛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特别是到了现在,由于国际风云复杂多变,人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为了引导广大人民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利,反击形形色色的在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16.
向唯物史观和社会辩证法挺进:近年国内人权实质研究述评胡义成康中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后,人权研究在我国迅速成为“热门”。近两三年来。我国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人权问题著述,其中一些水平相当不错。在人权的...  相似文献   

17.
主权和人权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主权是保护人权的,人权的国内管辖、国际保护和国际合作是三位一体的,都必须以“主权”和“主权平等”为基础,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人类的人权的基本自由。中国在人权与主权关系上的立场是,维护人权,尊重主权,反对霸权。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东突流亡政府”在美国华盛顿宣布成立。尽管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一直在大喊反恐,并且将“东突”组织列为恐怖组织,但却又默许他们在美国成立“流亡政府”,凸现了美国在反恐这个重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其实,美国在对待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如人权问题、核武器问题等等,都是采取了“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每年都对世界各国的人权情况发表所谓“人权报告书”,把自己当作人权标准的化身对许多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要求其他国家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自己却置国际人权公约于不顾,从来不正视自己…  相似文献   

19.
今天,在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中,“人权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政府的著名智囊人物布热津斯基曾明确说: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的确,在当今世界上,美国以人权代言人和裁判者自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它攻击马克思主义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挥舞着自定标准的“人权”标尺四处丈量、指手划脚,企图充当人权问题上的世界警察。 考察一下美国历史上的人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的所谓“人权”,归根结底,就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前提下谈“人权”,无非是把资产阶级对财产的独占合法化、神圣化罢了。正如恩格斯所一言道破的:“被宣布最主要的人权之一是资产阶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以“人权卫士”自居,把人权作为他们的专利品。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对人权作理论解释和法律解释,只有美国的人权模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普遍适用的人权模式。他们在各种场合高谈“人权”关心“人权”,并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去干涉别国的内政。是不是只有发达国家才有人权,发展中国家就没有人权?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人权,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人权?当然不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人权,而在于要什么样的人权!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存在根本区别。一、在人权产生的根源及其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和一切权利一样,“人权不是天赋的,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无论是作为一种理想,还是作为法定权利,它的产生、实现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