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家长,他是一家电脑公司的总工程师。有一次,我向他推荐《卡尔·威特的教育》,他很有感触。他认为教育孩子比编程难多了,每个孩子的天分、性格乃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大相径庭,很难说哪一种方法就最好,适合这个孩子的并不一定就适合另外一个孩子。根本不可能按照程序一步一步走。所以他很头疼。  相似文献   

2.
靠近你,温暖我."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用我的爱心靠近着每一个孩子,孩子呢,也常常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觉得,幼儿教师如果能做到生活中给予孩子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应该就算是一个好老师,但经历了那件事后,如今这些在我看来都只能算做爱的外在表现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大部分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小林一次又一次地去厕所,当他第四次要去厕所时,我二话没说就找听话的巍巍陪他去,帮我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撒谎,因为我不知道小林是不是想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去玩滑梯。一会儿两个孩子回来了,我发现小林似乎有些不高兴,只见巍巍情绪缴动地说:“刘老师,他只尿了一点点。”说完似乎在等我表扬他…  相似文献   

4.
性格迷思     
要判断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当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希望他能积极地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去。可是,有一次我去接他,发现其他孩子正坐在地毯上一起玩耍,他却坐在边上一动不动。而当大多数孩子跑到操场上去玩时,他却赖在我的怀里。我试图让他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他却很平静地说“:妈妈,我不想玩。”这个平时爱说爱动的小家伙是怎么了?在幼儿园里,他展示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内向。然而,在家里或者和亲近的朋友在一起时,他却表现得像个外向的孩子。每个人出生后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性格特征,外向型的孩子通过与…  相似文献   

5.
这样爱过     
30岁生的儿子,儿子与我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经常不知该如何爱他?看了无数的育儿宝典,听了数次专家讲座,不厌其烦地和同事,和BBS上的妈妈们探讨育儿经验,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样一个天使,会扼杀在我手里吗?我会给他一对翅膀吗?我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吗?我能给他一个最好最灿烂的将来吗?这种折磨在面对孩子笑脸和孩子有优异表现的时候尤其明显。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就想通了:只要我爱孩子,我就是孩子最好的妈妈,一个亲吻,一个拥抱,一次抚摸,孩子都能感觉到爱的传达。爱,让孩子有一种内在的安全感;爱,让孩子有一种健康的心理。还有什么比这种给予更重要的呢?  相似文献   

6.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我父母在农村,从小我天天看到的就是父母在干活,因此就学到了父母干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父母勤劳,我肯定就不会懒惰,因为父母不容许我懒惰。小时候被父母打觉得不是耻辱的事情,好像越打越喜欢父母,因为父母跟你亲,他打完了还在你的身边。我现在就不敢打我的孩子,因为我一个月才能见他十天左右,我爱人带着孩子在国外,我每个月争取过去十天,打完了我就走了,孩子记住的就是我打他,没记住我对他的好。所以他就不希望我下一次再回去,因为一回去想到的就是爸爸打他。我总共打过儿子一次,有一次我回来问他想爸爸吗,他说  相似文献   

8.
我没见过我的父亲,他只是家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他戴着警察的帽子,英姿飒爽,目光炯炯有神。母亲说他死于一次执行任务的交通事故中,他死时,我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或者是没有爸爸的孩子天生就很懦弱,在院子里,我从不跟别的孩子争抢东西,尽管这样,还是会有孩子欺负我。我  相似文献   

9.
梁小桥 《家长》2013,(1):37-38
一次我和儿子铁锤说起我的朋友给他小孩讲数学题,如果讲过三遍小孩还不明白,他就火了。铁锤听后说:“他讲了三遍都没给孩子讲明白,他自己不检讨,凭什么和孩子发火呢?” 一道题你会做是一种能力,不仅自己会做还能让别人也懂,这又是一种能力。 讲题前事先做好功课 有的家长事先不做功课,不了解孩子在这道题中的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拿过来题目就讲,几遍下来,孩子依旧是一头雾水。所以给孩子讲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孩子早已泪流满面:“今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说我给自己多分了一份菜,说我拿了他菜里的鸡腿。后来他把我菜里的鸡腿吃了,吃了还说我自私,给自己多分了。妈妈,我没多分给自己,我也没拿他的菜。我们班每天中午总是我最后一个才吃饭……”孩子一脸的委屈。我想,八成是这位同学误会了。孩…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家访,学生的母亲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我清楚地记得,孩子那一天回家兴奋得要命。我开始以为是孩子得了个一百分,后来孩子告诉我,今天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碰到他,摸了摸他的头,还对他笑了笑,引得同学嫉妒的要命。”  相似文献   

12.
陈霞 《湖北教育》2007,(7):40-40
在很多时候,很多感受真的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学生家长很热情地和我聊起他的孩子,那个孩子是我曾经教过五年的学生。谈话时他无意中说到,他的孩子到现在还不太愿意开口读书,就是开了口,声音也很小,听不清楚。我知道他并没有责怪之意,因为从他的话中,我感觉到他还是挺感谢我的,  相似文献   

13.
文文在转变     
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名叫文文的孩子、他妈妈对我说:“文文这个孩子调皮捣蛋,在家里谁也管不了他,有时批评他、打他都无济于事。有一次,我和他爸爸批评他,他竟说‘人家的爸爸、妈妈都爱孩子,你们两个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把他交给你了,请你严加管教,就是打他我也不心疼。”  相似文献   

14.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一位家长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激起了波澜,我明白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是的,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  相似文献   

15.
一天,到朋友家作客,正巧遇上朋友在训斥他五岁的儿子:“你又偷偷拿我的钱了,这次我决不饶你——给我跪下!”五岁的孩子面色惊惶地跪在地上。朋友平静下来后,告诉我:孩子已是第三次拿他的钱了。前两次他发现后,都忍住了,没有批评。没想到,这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今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了  相似文献   

16.
家访有感     
我对两次家访至今记忆犹新。有一阵子,连着几位小朋友都告葛亮的状,说他总是欺负小朋友,还和别人打架,几次“战争”都起因于他。小葛亮脑瓜聪明,创造能力很强,平时老师还特喜欢他,没想到他竟然去和别人打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并对他说:“我要找你家长。”因连续几天都是他奶奶接送他,于是,我决定去葛亮家家访。带着一种不悦的心情,我敲响了葛亮家的门。见到葛亮父亲后,我按捺不住地把几天来葛亮的“不俗”表现和盘托出,同时一再告诫家长好好管教孩子。葛亮的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眼睛狠狠地瞪着孩子。走出他家不远,…  相似文献   

17.
连子波 《师道》2011,(7):107-108
第一件事刚买完车,第一次载着小孩上路,我跟孩子讲了一个笑话:孩子的伯伯以前也跟我一样骑电动车,如果有汽车乱窜,他就会骂:“这些开车的都是乱开!”其实我看他骑车有时也不怎么遵守交规。后来,他买了车,有一次我坐在他的车上,有一辆电动车从车子前一晃而过,他转头跟我说:“这些骑电动车的真是乱七八糟。”  相似文献   

18.
第一件事刚买完车,第一次载着小孩上路,我跟孩子讲了一个笑话:孩子的伯伯以前也跟我一样骑电动车,如果有汽车乱窜,他就会骂:这些开车的都是乱开!其实我看他骑车有时也不怎么遵守交规。后来,他买了车,有一次我坐在他的车上,有一辆电动车从车子前一晃而过,他转头跟我说:这些骑电动车的真是乱七八糟。这个故事里有思维角度的转换在里面。我的孩子听了不说话,但是我知道沉默里有金。我从不向小  相似文献   

19.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智慧在孩子的手指上。因为发展孩子的手以及手指的灵活性,必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注重从多方面发展孩子的手部能力。记得有一次,我在厨房揉面蒸馒头,2岁多的儿子站在旁边看,他看着面在我手里随意变化,便兴趣十足地说:“妈妈,我要蒸馒头。”我想蒸馒头是小事,关键是通过揉面过程能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我给了他一块面团,让他在方凳上揉来揉去。还有一次,我在包饺子,儿子  相似文献   

20.
牵手     
谁会要五十只手?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因为这是孩子们真诚的心愿。知道吗?我每天最快乐又最难的事,就是常常有几十只小手同时伸向我,都要和我牵手,可我只有两只手呀。有一次,小琛琛实在没地方可牵了,就忽闪着稚气的眼睛对我说:“老师,你要有五十只手就好了。”我听了很感动,在孩子的眼里,他所牵的,何止是老师的手,更是一份信任,一种依靠。手与手之间,虽无语,却一样有着悠长的心意在瞬间交融:孩子成功了,我们击掌相庆,分享彼此的喜悦;孩子有困难了,我轻轻拉起他的手,给他鼓励,给他自信;孩子犯错了,批评他时我同样牵着他的手,谁都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