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亚西 《考试周刊》2011,(58):88-88
《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学交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交流是时代对数学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新要求 ,数学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应从观念的更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两个层面、多个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阅读是一种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阅读,它包含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数学阅读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不断发展、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超前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白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层次。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获取者和加工者,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数学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经过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不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给人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学会怎样学习,这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倡导人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标准》还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尊重学生主体,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学有用的数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代替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思考、探究,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即使是书面作业,也要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  相似文献   

10.
张华 《考试周刊》2014,(11):56-56
新课程标准最基本而核心的要求是数学教学以教学对象为主体,充分发挥所有教学对象的主体作用。学生为主体的数学生态课堂需求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教学对象的乐于参与和学习伙伴的高效互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科学的发展观,而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体现在"一切以学生为本"上。因此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怎样学习的技能。而主体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取终身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下面谈谈笔者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的一此做法.  相似文献   

14.
罗满娣 《成才之路》2010,(16):60-61
在教学、评课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见在当前,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主体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自主、探究型学习是新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关键是教师不能将数学教学局限在“数学”这个小圈里,而要站在“培养人”、“以人的发展为本”这样一个高度。视数学教学为发展人的一种途径,数学学习是人发展的一种方式,视数学为一种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要求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重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些都离不开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确立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的教育规律的反映。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高职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是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参与和竞争及合作意识、期望与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正确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能够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体现出数学教师对学习者的尊重,能够让数学教学顺应儿童的天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探究的空间,以帮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又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又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