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弱智学生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弱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进行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可以改善他们心智方面的缺陷,挖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本课题选取了上海市杨浦区扬帆学校9年级4个班:9(1)、9(4)为实验组,共25人;9(2)、9(3)为对照组,共25人。两组学生在智力残疾程度、年龄等方面大体相同。研究方法:实验法、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分析1.弱智学生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对弱智学生心智的作用(1)对弱智学生反应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①通过智障学生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学生的左右手反应速度,进一步地提高智障学生左手(或不利侧手)和右手(利侧手)的反应速度的协调能力;②改善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和运动控制,因为不协调的皮层活动引起反应时延长的两种机制(注意…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弱智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研究(五年教育实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智学生不仅体质较差,心理缺陷明显,而且有的还伴有肢体功能障碍。为了探讨体育对增强弱智学生体质和康复肢体功能的作用和效果,本文进行了连续五年的体育康复实验:第一阶段以增强体质为主,第二阶段以矫治肢体畸形和恢复功能为主。结果表明,体育是促进弱智学生身心康复的积极有效手段,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障学生全脑型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全脑型体育教学方法,对2所辅助学校学生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验研究,发现金脑型体育教学对发展智障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肢体力量潜能、促进左右手反应速度、改善注意力和运动控制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依据全脑教育理论与方法 ,以课题组 30余个幼儿园的 10 0 0余名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探讨确立“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对有效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班 ,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效果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的相关性上 ,均比对照班明显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 ,更好地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利智力潜能 ,培养“全脑型”人 ,是当前学龄前儿童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为改革传统的“左脑型体育教育模式” ,确立”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首次运用多学科理论 ,论述了加强左侧肢体的体育训练 ,均衡开发双侧肢体和全身的运动潜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首次运用多学科理论,论述了加强左侧肢体的体育训练,均衡开发双侧肢体和全身的运动潜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学民 《体育科学》2007,27(12):81-91,93
运用实验、文献资料研究、个案观察与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4所辅读学校共计138名智障学生进行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智障学生不同肢体的体育训练或体育活动,是神经系统交互控制功能运作过程中产生左、右脑功能协同发展后迁移效果的外在反映,对于智障学生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缺陷的补偿以及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全脑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2622名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分为以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校)和以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成绩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上,均比对照班明显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更好地开发儿童少年运动和智力潜能,培养“全脑型”人,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龄前儿童通过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可以改善不利侧肢体的"偏利"现象, 提高儿童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起到了开发儿童心智潜能,培养双侧 肢体和双侧大脑全面发展的"全脑型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脑潜能开发理论,笔者认为开发右脑潜能、维持右脑机能是开发全脑潜能的关键。以此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度剖析了瑜伽在促进学生右脑、全脑潜能开发方面具备的各项优势。研究后得出:瑜伽练习时对左侧肢体的强化刺激会促进学生脑潜能的开发;瑜伽的音乐、注意集中、冥想练习和有节律的呼吸等因素也能对学生脑潜能的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还提出瑜伽引入体育教学、开发学生脑潜能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选择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和按常规以右侧肢体训练为主的对照班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实验。通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儿童少年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对实验前后各项运动处方指标,心、智能力及学习成绩的综合测试和统计结果发现: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的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成绩上,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上,均比以强化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明显的要高。这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儿童少年运动和智力潜能,培养“全脑型”人,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 韵律操是在音乐伴奏下的有节奏的运动。弱智学生喜欢它吗?能学会吗?我对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我教学校老师们做韵律操时,发现弱智学生很有兴趣地在旁边观看,并模仿老师们的动作。这表明他们喜欢在音乐伴奏下做有节奏的动作。我在参加崇文区音协举办的德国当代著名的儿童音乐家奥尔夫教授坚持“节奏第一”的音乐教学法讲座后,决定将音乐引进弱智学生体育教学之中。起  相似文献   

14.
提高弱智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弱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弱智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其研究目的在于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切合弱智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弱智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比较注重人类大脑左半球的开发,严重忽视右半球大脑潜能的挖掘,极大助长了“高分低能”的教育现象。通过文献综述,从运动与大脑发展、运动促进大脑发展的神经机制、肢体运动与智力的关系和左侧肢体运动为主的右脑开发关系等四个方面,系统论证了均衡开发左右半球大脑功能的“全脑型”体育教学的心理机制,为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发学龄前儿童精细动作和心智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研究在幼儿园大班的学龄前幼儿中进行双侧肢体 (尤其是左侧肢体 )精细动作的训练 ,对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积极促进作用。并根据大脑控制人体两侧肢体活动的生理机制 ,身体两侧肢体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发育的对应联系 ,尤其是大脑皮层复杂功能的发育所产生的交互作用 ,克服“偏侧”状况 ,并通过用“剪刀”、“绳子”、“玩具”、“鼠标”、“筷子”等主要器械和工具特殊设计和研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动作运动处方和训练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手段 ,从而达到全面开发幼儿运动和智力的潜能 ,为培养“全脑型人”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通过全脑型体育教学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与体育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学龄儿童的综合潜能等方面的可能性发展进行了实验和探索,取得了显着效果: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潜能、学习文化成绩、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水平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效体育教学应追求课堂的"参与度"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引导、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只有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练习中提高技能,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中发展能力。课堂上,夏老师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有效地利用肢体动作和口头语言,学生不仅仅是身体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他们的眼睛始终看着老师,全然不顾周边密密麻麻的观摩教师……学生参与的欲  相似文献   

19.
弱智学生的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弱智学生不仅存在智力缺陷,而且往往还伴有生理缺陷,如有的脊柱侧曲、胸廓和四肢变形;有的呼吸系统、心律、血压有异常变化;有的还有运动障碍及其他疾病。这一系列生理特征相互作用,影响到整个身心发展。因此,给这些学生上体育课,必须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 北京一师特教中心和北京市培智中心学校体育教研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于1991年开始在北京市9所培智学校进行了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等奖(15篇)蒋毅农村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推进模式探索薛雯玮新课标下开发体育主题学习单元方案的探索王立智对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实践性思考尤来菊基于“三自主”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探索李愿相对性体育学习评价的实验研究王文清构建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平台王渺一体育集体竞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史飞申郁林体育人力资源在校园内外的开发和运用施敏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在中重度弱智学生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研究崔建民定西市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丁德升合肥地区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体育教学的调查与研究张旸高中体育差生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