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锯子是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时光倒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天,鲁班被野草叶子割伤了手指,他发现这种野草的叶子上有很多小齿,切割能力很强。他因此获得灵感,发明了可以切割木头的锯子。锯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器械了。  相似文献   

2.
仿生学顾名思义就是向其他生物学习,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的一门科学。相传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有一次上山伐木时被野草划破了手,他摘下草叶轻轻一摸,发现叶子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于是鲁班就在铁片上做出小齿,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发明了当时急需的木工锯子。也许早先的发明,只是偶然的模仿和发现,后来人们已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就是“仿生学”。乌龟与悉尼歌剧院龟壳的背甲呈拱形,跨度大,虽然它只有2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薄…  相似文献   

3.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连接生疏问题与熟知问题的桥梁,能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鲁班由一种边缘有许多锋利小齿的野草能划破衣服和皮肤而联想发明了锯子。飞机、潜艇的发明,就是从鸟的飞翔、鱼的沉浮,触类旁通而获得的。这说明在很多场合下,联想...  相似文献   

4.
1 联想思考的几种方法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木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一天他登山伐木突然被路旁的一种带刺的野草俗称茅草划破了皮肤和衣服,他仔细观察了野草,发现草叶的边缘有许多带刺的小齿,由此得到启发和联想,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锯子,日常生活是这样,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解数学题往往也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去发现解题途径,根据数学题的不同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联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许多历史故事,都蕴涵着深邃的数学思想.如果我们用这些故事来启迪我们的思维,则能获得数学的灵感,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一、鲁班造锯与类比思想鲁班是一名能工巧匠.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割破,他惊奇地发现,小草叶子的边沿布满了密集的小齿,原来就是这些小齿把自己的手划破了.于是他便产生了联想,  相似文献   

6.
传说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齿形草叶划破了手,如此细小的草叶怎能划破手呢?鲁班细心观察,发现草叶边缘有许多小齿。由此他联想:若用带齿的工具锯树一定比用刀砍树快得多。这样,鲁班就发明了锯子。在这里,鲁班所用的就是“类比法”。  相似文献   

7.
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树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一天,他登山伐树,突然被路旁的一种带刺的野草划破了衣着和皮肤,他仔细观察了野草,发现它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由此得到启迪和联想,通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发明了木工必备的工具——锯子。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对数...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天,木匠鲁班和师弟一起上山砍树。爬山坡时,鲁班和师弟都不小心被他们抓的野草划破了手指。师弟急忙用嘴吮了吮伤口,叹口气道:真是倒霉。说完,师弟又用脚踩了踩那棵划破自己手指的野草,继续爬山坡了。而鲁班则  相似文献   

9.
一、“鲁班造锯”与类比联想“鲁班造锯”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个古代故事,当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割破后,他仔细观察,发现小草叶子的边缘布满了密集的小齿,使他顿受启发和联想,终于发明了锯子,这种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把  相似文献   

10.
仿生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形成于 2 0世纪 6 0年代 ,它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和信息加工的处理过程 ,用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出崭新的机械、仪器、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的边缘学科。仿生技术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撷取几例 ,仅供参考。1 我国最早的仿生师———鲁班我国古代杰出的工匠鲁班 ,在一次上山砍树时 ,不小心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手 ,他好奇地摘下草叶观察 ,发现叶子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 ,于是突发奇想 ,把铁片磨上细齿用来割断木头 ,从而发明了常用的伐木工具———锯。锯的发明是鲁班从带齿的叶片得…  相似文献   

11.
查琴芬 《海南教育》2014,(10):83-84
土木工匠的祖师鲁班,一次登山时,不小心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便摘下小草观察,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少年王勃路过江西滕王阁,凝望江上迷人的秋景,挥手即成《滕王阁序》。王勃用心观察,才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  相似文献   

12.
叶的启迪     
与人类共同生息的地球上的动植物 ,给予人类的恩惠太多了 ,它不仅供给人类以衣食 ,而且还在很多科学领域给人类以启迪。下面谈谈叶给人类的启迪 :1 叶缘与锯 相传 ,我国春秋时期 ,有位建筑工匠鲁班 ,上山砍柴 ,无意中被野草的叶片划破了手指 ,鲜血直流。他仔细观察了野草的叶片 ,发现叶片边缘有许多尖锐的锯齿 ,非常锋利。回家后 ,他就模仿叶缘的锯齿 ,用薄铁条制成了一把锯 ,锯起木料来 ,果然十分锋利。这种锯一直沿用至今 ,成了木匠们的得力帮手。2 叶序与“采光”建筑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都是有一定的次序 ,都遵循着一个规律 ,即叶…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学习来说,观察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联想可以使思维起飞,类比可得到发现和创新。它们都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十一岁的小高斯之所以能超乎常人,很快地算出1+2+3+…+100=5050,就是他首先观察到这个算题的特点。我国木工的祖师爷鲁班之所以能发明锯子,是因为他从山上发现能划破衣着和皮肤的野草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 使幼儿知道锯子的名称、来历、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的锯子,渗透时代发展意识。教学过程: 桌子上放着许多野草和锯条(用布盖着)。一、知道锯子名称出示一根小木头,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把这根木头变成两截。出示一把锯子,告诉幼儿这是锯子,然后用锯子把木头锯成两截。二、介绍锯子的来历、特征让孩子们知道锯子锯东西又快又省力。用设问:“你们知道锯子是谁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的?”引出下面故事: 古时候,我国有一个挺有本事的木匠,他的名字叫鲁班,小朋友们都叫他鲁班爷爷。那时候,人们要砍树或者把一根木头分割开来,只能用斧头劈,要用很大的力气,化很多的时间。有一天,天刚刚亮,鲁  相似文献   

15.
①古时候,有一位技艺精湛的老木匠,据说他是鲁班的后人。许多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6.
《鲁班学艺》(五年制十册第30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第22课)中的鲁班,教参中的解释是:“据说历史上确有此人,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匠。因‘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笔者认为公输与鲁班不是同一人。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瞻仰鲁班大师]鲁班本名公输般,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今天的山东),因为“般”与“班”同音,所以称之为鲁班。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被誉为木匠的祖师,也是建筑业的鼻祖。他一生发明了很多造福人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五年章依萍在《古庙杂谈(五)》中说:"鲁迅先生自己却明白的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此后,许多研究者也都认为,《野草》"把诗情和哲理织进构思的蓝图",其中包含着"深邃的哲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野草》、的"诗情"进行了许多研究,而对其"哲理"却很少展开论述.其实它是《野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野草》的思想内容的关键.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对《野草》加以探讨,或许更有益于鲁迅作品的研究吧.  相似文献   

19.
《鲁班学艺》给我们的启示江苏于永正,赵志翔鲁班学艺的故事脍炙人口;鲁班的师傅传艺的方法更是耐人寻味。鲁班的师傅是怎样教鲁班的呢?他先让鲁班拾掇五百年没使用的工具──斧子、刨子、凿于,把它们磨光,磨快,磨出刃。鲁班整整磨了七天七夜。磨得脖子酸了,两手起...  相似文献   

20.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一书全方位、多角度、现场式、史诗性呈现了鲁班工坊的品牌创设、核心要义、建设成就、发展策略和政策保障。鲁班工坊不仅提供技术装备、教材资源,为合作国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还提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该书有助于国内外鲁班工坊研究者和实践者全面深入了解鲁班工坊的真谛,准确把握鲁班工坊的建设方式、核心内涵、实践模式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