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映欣先生的画有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最初只是一种感觉,让你一见难忘,却又一时间很难说清楚。就像明前的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悠然而长久,于是一杯一杯地品下去,越品越有味道,品多了,从感性到理性,从渐悟到顿悟,终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释了对艺术的欣赏一方面来自于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另一方面来自于对高于生活的艺术品的熏陶。而书法艺术这种抽象的美既把人类生活中的感觉纯粹化了 ,简单化了 ,又蕴藏于笔墨讷无比丰富的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优美且和谐的黄金分割、神奇且神秘的函数、美丽且诱人的几何图形,数学处处蕴含着丰富而又纯净的美.古往今来,"对称"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而这种美在数学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通过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解析几何题的对称解法去感受这种美.感受之余层层推进,揭开这种美的本质根源.  相似文献   

4.
人对生活的感觉是十分奇妙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各个不同。文学艺术对生活的反映和描绘,就是这种感觉的表达。好的文学作品能把生活的感觉独特化,而又不失其真。这常常就类似于梦境了。  相似文献   

5.
读完《樱桃》的第一感觉,就像尹树觉得白樱桃的名字那样,又美又怪。满纸美文,现代而又志怪,凄婉而又沉郁,让人自觉意想为一部动漫版的聊斋志异。《樱桃》的故事情节虽未能深深吸引我,但其中尹树的形象和枫林路的景象,却给我一点小小的震颤。  相似文献   

6.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金华情 《教学随笔》2016,(8):147-147
读完《樱桃》的第一感觉,就像尹树觉得白樱桃的名字那样,又美又怪。满纸美文,现代而又志怪,凄婉而又沉郁,让人自觉意想为一部动漫版的聊斋志异。《樱桃》的故事情节虽未能深深吸引我,但其中尹树的形象和枫林路的景象,却给我一点小小的震颤。  相似文献   

9.
感受支玉恒     
第一次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在1996年,印象中,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时隔十年又一次亲临现场聆听支老师的课,这种感觉更加清晰了。坐在能容纳几千人的礼堂里,听支老师上语文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是要用一种美来形容它,那么,这种美是没有矫柔造作的简单朴实的美,仿佛是一首歌,歌声里没有太多的修饰,那声音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声音;又仿佛是一幅画,画面上没有过分的渲染,那色调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说支老师的教学清新明快,是因为他的教学流程格外的清晰而教学方法异常灵活。听支老师上课…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承认美的力量的同时,不能忽略丑的力量,它们在持续对应中,平衡我们的感觉。正所谓,有丑作为参照,才能凸显美,没有丑,也就评判不出美。美与丑的这种关系,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丑。在文学文本中,为了凸显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常常塑造美的形象,又塑造丑的形象。读者在进行审美的同时也应对"丑"进行判断、品评、  相似文献   

11.
诗的材料     
自然界绚丽多姿的色彩让我们享受到美无处不在。荷花有荷花的美,我们欣赏并沉浸其中。作者从这充满生命活力的画中又有了新的感受,他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你读完之后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语文课上得更有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下面就自己多年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创造美的情境,精心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中学生对美的氛围与情境都有独享的能力,特别语文课中,在这种文字美与音乐美的共同作用下,加上高品质的朗读,都能让课堂一下子变得静起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情不自禁进入其中.这种感觉很好,学生在享受一种很美的意境与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营造会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了课堂教学初始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感受支玉恒     
第一次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在1996年,印象中,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时隔十年又一次亲临现场聆听支老师的课,这种感觉更加清晰了。坐在能容纳几千人的礼堂里,听支老师上语文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是要用一种美来形容它,那么,这种美是没有矫柔造作的简单朴实的美,仿佛是一首歌,歌声里没有太多的修饰,那声音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声音;又仿佛是一幅画,画面上没有过分的渲染,那色调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也有了全新的理念———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研究性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其中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核心。笔者在此再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讨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物理美的发现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知道,美感可以唤起一个人到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欲望,同时又能指导一个人怎样进行探索。爱因斯坦说:“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的内在和谐统一美,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1物理学美的主要特征物理学的美是指支配自然界各种形态与行为的物理学规律和由此引发的物理模型和物理理论之美。这种美是反映自然界内在的本质的美,是一种深沉的美。物理学美有下面几个特征:简洁美,物理学中的简单美就在于物理揭示的自然规律的简单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评判一个理论是不是美,标准正是原理上的简单性,而不是技术上的困难性。“对称美,对称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对称性越高的物体给人以越美的感觉。对称是表现物理...  相似文献   

15.
张明桃 《湖南教育》2002,(16):44-44
美的本质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美为什么是关系属性呢?因为美不可能是“美的对象”本身,只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美的对象的某种共同的属性。这种属性,显然不可能是内部属性。如果美是内部属性,就无法解释内部属性没有改变的同一事物,有时是美的对象,有时却不是美的对象。美会是事物与何种存在相关形成的关系属性呢?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存在就是社会人类。社会人类,也是不以人们感觉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往,有许多学者认定美与人类存在有关,但通常只把二者看成主客体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美的形成需要两种“客观存在”。狄德罗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美的客观存在物只有与能欣赏这种美的主观实体相契合时,这种美才能称其为美,并放射美的光彩。我切身体验这种感觉是在我批改学生的作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感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名词,声乐评论中,它几乎无所不在,却又常常含糊不清。“感觉不错”或“感觉不好”成了最精辟的结论,在声乐教学的实践里,“感觉”是一种极易捕捉但更易消失的体验,声乐学习者常常会为找到良好的“感觉”欣喜若狂,也会为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而万般苦恼。下面我就从更细致的角度,说说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在“感觉”方面获得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做美?“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光波中颤动;或是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种感觉就叫做“美”。  相似文献   

19.
注重感觉     
喜欢星星,喜欢张柏芝的《星语心愿》。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的旋律,它的感觉。伴着张柏芝那略带沙哑的声音。总会让人产生淡淡的哀伤。我喜欢这种感觉,它就像一滴眼泪,滴入了我的心河。我很自然地闭上了眼睛,好像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种充满雾气、朦朦胧胧的色彩。我被这种感觉吸引着,陶醉着,它就仿佛是黑夜里的点点星光,又仿佛是星星在耳畔絮语。十分喜欢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20.
飞动之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之一。因此,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就应该注意对毛泽东诗词意象动态美的把握;而对意象动态美的把握,关键在于诗词多层意蕴的开掘和强化感觉效果。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正是译者所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