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因此,这一章应该紧接在“绪论”后面,而作为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各个基本原理的第一步。为什么说,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问题,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的问题。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这句话、也就是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它的一切规律和范畴都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因此,辫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讲授“认识和实践”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为中心,全面地、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这一章在讲授的次序上安排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部分之后.因此,在讲基本内容以前,就有必要首先交待一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它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第一,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内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彻底贯彻;第二,启发学生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了解认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柱拮”第二 章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如人棘变过程中的作用列宁:‘·唯物主义一与辉脸批钊主义,,访一章第 四、五节‘斯大林;“矫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 部分毛泽东:{‘输持久战”:“能动性在战手中”、“主劝 往,灵活性,补划性,,雨书毛泽东:“中国革命战子的战略俘月题”第一章第四 ‘节毛泽东:“介招一个合作社”“关于若干历史阴题的决菠”第(四)部分讲授“物质和意识”参考书目$本刊资料室~~  相似文献   

4.
唯物辯証法的三个基本規律:对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們还沒有包括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切方面。因此,在講完三个基本規律之后,还需要講講唯物辯証法的基本范疇。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疇”的目的,是使同学了  相似文献   

5.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指出了事物为什么发展。但事物究竟如何发展,事物发展采取什么形式呢?不了解这些问题,对发展的理解仍然是不全面的。质量互变规律,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它揭示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量变和质变这两种形式,都必然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辩证发展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不可分,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表现形态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在关于辩证法的十六要素中,把这一规律看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解决,而是有其产生、发展和逐步激化的过程,通过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在分析了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工资等问题之后来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的。他在着手分析资本积累过程之前曾指出:“我们以前讨论的,是剩余价值如何由资本发生;现在要讨论的,是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发生。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用,或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因此,在这一章要讲的,就是由资本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又如何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本章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和研究这个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项原理之前,一般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总的方面作一些概括的介绍,这一部分通常称为“绪论”或“导言”。这一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不仅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所包括的内容是不能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项具体原理所代替;而且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还能为以后的学习指出一个总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经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候,自由竞争被垄断统治所代替,上升的、进步的资本主义变成了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研究了这个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大量实际材料,全面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实质,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是指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战胜帝国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了解现代战争的根源及其性质,有助于我们观察现代资本主义的各种日益加深的矛盾,正确认识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增强我们为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主义胜利而斗争的信心。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是在同形形色色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就讲授“真理”一章可能遇到的和应当强调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在分节讲授之前最好安排一个简短的前言,从总体上概述一下有关真理的问题,可着重说明: 1.真理问题的重要性。指出真理问题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意义,从而说明它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把真理问题单独提出来同“实践和认识”并列成章就是为了突出它的地位。 2.真理论的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基本观点。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在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资本表现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剩余价值表现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借贷利息,分别被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所瓜分。此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土地所有者还以地租形式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因此,为要全面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深入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们就不能仅限于广泛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表面上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式。讲授“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是要研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和剩余价值所表现的各种具体形式,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剩余价值采取怎样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1.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在这一题目中,主要是阐明借贷资本和利息的本质,以及有关的一些原理。借贷资本和利息一题,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借贷资本和利息的本质,而且还密切关联到资本主义信用、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票价格以及次本主义贷币流通,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了解,对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许多重要现象的本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某些观点,都行重要的意义;有些问题中包含的原理,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某些经济问题,出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包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其中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这一部分,主要是阐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条件.而经济危机这一部分,则要着重阐明,由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对抗性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是怎样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遭到破坏,这些条件的破坏又怎样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为周期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省市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政治课都在讲授毛主席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后十三年来的今天,向中学生讲授毛主席的这一著作,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着重解决那些问题呢?就我个人的粗浅体会,认为:基本的目的就是使中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使他们懂得这条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几个有关的重要问题,如旧中国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讲授唯物辩证法,应以对立统一规律为重点,因为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规律讲解得深透与否,对于学习全部辩证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也正因为它是重点,所以把这一规律放在讲授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前,这样,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把握辩证法的实质,并为深刻地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提供鑰匙。所谓以对立统一规律为重点,当然不是说,把讲授辩证法仅归结为讲授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全面的、深刻的、毫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学说,它需要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辩证法的范畴作为补充.所谓以它为重点,就是说应该通过这一学  相似文献   

15.
这一章和前两章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原理,从根本上回答了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还要求进一步说明,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具体表现:在无阶级的社会里是怎样,在阶级社会里又是怎样。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并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在这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具体体现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国家则是阶级矛盾不可  相似文献   

16.
小学历史课本下册,是从1649年到1948年间抽出来的二十三个历史片断。这三百年,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封建社会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兴起,共产主义的萌芽,历史事件浩如烟海。本册教材为什么选取了这样的二十三个历史片断?它的主题是什么?如何讲授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通常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地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都是认识论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在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三章,标题上都写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一、之二、之三),贯穿其中的中心,正是这个问题。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以至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前提的。第二,坚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譬如,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社  相似文献   

18.
上一章讲到,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推动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那么,究竟是生产方式的哪一个方面直接决定社会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变化发展呢?社会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又怎样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这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章所要回答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了社会的基本现象;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变化发展,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还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对立就一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章里要说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它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下),推动了生产方式、从而也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讲这一章,如何讲?在《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章,我们已经讲过任何社会形态都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并揭示了它们两者的辩证关系,但对于构成整个社会一个重要方面的社会意识,并没有进一步阐述。而要全面地、具体地把握社会形态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就不仅要认识它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且要认识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全部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列宁曾经说过:“‘资本论’所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