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做一汪活水长流的小池,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有一两个、三五个学生走过来,轻轻地告诉我:"老师,谢谢你!你启发了我的梦想,帮助我实现了梦想!"一个幼儿班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梦想,就问同桌的孩子,同桌的孩子有好几个梦想,就送了一个梦想给他:自己一定要到埃及去旅行。这个梦想就在这个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他有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所有的教师都爱他的学生。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学生都爱他的老师,不是害怕,不是崇拜。不是感恩,也不是迎合和奉承,而只是爱,单纯的爱。我梦想所有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努力的方向、成长的动力。我的梦想是成为老师的骄傲。特别是当我想起大队辅导员刘老师的时候,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刘利梅老师既不是我的班主任,也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却是我小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之一。刘老师头脑里积累的故事很多,我佩服得不得了。听她班里的学生说,刘老师每周一的语文课,从来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带领大家学习"大语文"。她给学生们讲人生观、价值观。她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公民。每每听到这些,我就有些小渴望,渴望我也能成为刘老师班里的学生,那该多么幸福!好在有个机会,弥补了我的遗憾。每天中午,刘老师也去我所在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有一个"羞于见人"的梦想:我老是想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老师。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羞于见人"的梦想,是因为一个语文老师竟然会把做回自己当成终生追求的梦想,怎么说都有点儿滑稽。按照常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语文教育人格,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那么简单。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便被一个强大的应试教  相似文献   

5.
罗先德 《教师》2012,(9):1-1
“我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给孩子打开一片语言的空间……他们能用母语营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唱歌、跳舞、吟诵、思考、对话和交流。”“我梦想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美的诗歌,能大量地进入小学的教材和课堂。”这是商友敬先生逝世前最后一次演讲的话语!(《我有一个梦想》)商先生毕生致力于语文教育,致力于倡导阅读!他不仅挚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而且忠心劝慰《教师:在读书中生存》。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小学中年级语文老师的两节课,在教学结尾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全篇内容的活动。当我问到这样做的意图时,她说:“实施快乐教学,‘多演’很重要,我看到别的老师这样做,我也就这样做。我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莫作萧何     
一个学生告诉我这样一段经历:她的爸爸是一位经常发表文章的语文教师,堂兄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父亲的言传身教,家族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曾在初二的一次作文竞赛中得过年级第一,还经常在校报上发表.进入初三,正当她做着作家好梦的时候,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因一次作文的迟交而在全班点名批评了她.自此,她便认为语文老师对她的印象不好了,于是她对语文老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8.
任羽中 《师道》2004,(6):50-51
我如今正在一所著名的大学里学历史,这个需要一辈子坐冷板凳的学科大约是没有多少学生愿意来的。而我却放弃了读其他热门专业的机会,心甘情愿把自己送进了故纸堆,我并没有什么“三十成名、四十成家、五十威震天下”的野心,我只是想要延续我的一个老师曾经有过的梦想:做一个心无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小女孩,她一出生时,就是一个豁嘴。她懂事之后,时常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自卑和痛苦,从来不敢主动开口跟别人说话。升入中学之后,新班主任姓王,兼他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是一位身材微胖,待人慈善可亲的中年女士。那是一堂作文课,王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文是“我的心愿——”。也许是这个题目触及了她压抑已久的思绪,这一篇作文她写得很真切,把心中的苦闷和梦想都吐露出来。在作文的最后一段,她如此写道:能够赐给我一副完整的面孔。哪怕只有一天,让我用自己的美丽来面对生活,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用生命来交换!”在下一堂作文课时,她心怀…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碰到一个学生,学生甜甜地向我问好。在一旁的奶奶问道:“她是你的什么老师呀?”孩子连忙回答说:“她是我的语文老师,我很喜欢上她的课。”喜欢?我有一丝欣喜。孩子们在学校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很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教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1.
戴穆兰 《生活教育》2014,(12):89-90
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小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童年记忆中有一个十分"高大"的形象,她就是我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她的课上得很精彩,时不时就有老师来我班听课。李老师又很厉害,大小题到她的手中都是小菜一碟,瞄一眼即有答案。我最爱的还是李老师的笑,甜甜的,有春天阳光的味道;暖暖的,可以融化一切。大家都喜欢她!那时候我就想:我要当老师,我要成为李老师那么厉害的人,用阳光般暖暖的笑去融  相似文献   

12.
做了三十多年的教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自己也老了,到了退休年龄,告别讲台,赋闲在家了。一天晚上,一个很有气质的女同志找到我家,称我老师,尊敬地对我鞠了一躬,让我很惊讶。看到我怔怔的表情,她说“老师,你不记得我啦?我是李萍啊。就是当年你拿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引起风波的那个学生”。她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来了十五六年前的那件事。那一年,我被调到一个乡里的中学,教初二年级的语文。第一周,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记我的父母》。作文交上来了,其中有一个女生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李萍。她写道:她的父母很…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我的学生,成绩中下,内向不合群,有时候一个星期都难得说上一句话。有一天,我问学生们的梦想是什么,让他们用纸条写给我。下课的时候,我收到41张纸条,却独独少了她的。我找到学生宿舍,她正坐在床上吃饭,见我来了,忙放下碗筷,低头站立。我把她带到操场的一角,旁边有一盆菊花,开得娇艳欲滴。"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沉默不语,宁静的空气让我窒息。就在我快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她忽然说:"这菊花真好看。"这是我做班主任三个月以来她主动和我说的第一话话。我愕然了,这小丫头  相似文献   

14.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个人的宏伟目标:有的做了妙手回春的名医;有的做了叱咤疆场的将军;有的做了名扬四海的作家……但是却有一个女生,写自己做了普通的农家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这位语文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马老师,您说这样的作文算不算跑题?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看看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想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这难道不算一种理想吗?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多少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教育学生应远离平凡,崇尚伟大,而我们却没有让学生懂得,什…  相似文献   

15.
老师妈妈     
幼儿园毕业后,我进入了小学,我的妈妈成了我的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位老师,我有很多的不适应和陌生感。写话妈妈在没有成为我的老师之前,我觉得她和蔼可亲,也很喜欢我。可自从成为我的老师后,妈妈对我似乎不那么好了。我不努力学习时,她就会狠狠地批评我。我问她问题,她总是先给其他同学解答。我考试成绩不好时,她总会大声地数落我……她陪伴我的时间越来越少,照顾、辅导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天一有空,她就去辅导班里的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16.
近日批改到学生A的一篇随笔,让我感触良多。她在随笔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有一个如此优秀的表姐,做任何事情我都与表姐之间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表姐为什么从小就是家乡的骄傲、老师的自豪?这次因为我周末的语文作业做得不好,朱老师批评我了。我想,朱老师也许觉得我什么都不如我的表姐。为什么总是遇到表姐的老师?我原以为陈老师不教我以后就能摆脱被老师与表姐比较的命运,那样我以后  相似文献   

17.
大家还记得你们小时候的梦想吗?我还记得那时我有很多梦想:想做蛋糕店,想做花店老板,想当妈妈,等等……经常更换梦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梦想从我脑海中渐渐被遗忘了,而曾经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却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将来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师是启蒙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要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因为小学的语文教学几乎可以说就是教师的“示范”教学,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愿意模仿教师。教师怎么写字、怎样说话(强调、语汇等)、怎么朗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过这样的情景:“我们默默地看着她写字,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道出了他当年做小学生时对老师蔡云芝先生的热爱,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所具有的熏陶渐染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个人的宏伟目标,有的做妙手回春的名医,有的做叱咤疆场的将军,有的做名扬四海的作家……但是却有一个女生,写自己做了普通的农家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语文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马老师,您说这样的作文算不算跑题?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看着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想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这难道不算一种理想吗?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多少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教育学生应远离平凡,崇尚伟大。而我们却没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  相似文献   

20.
杨越涛 《班主任》2014,(7):58-58
正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赶忙找一个当幼儿园老师的学生了解情况。在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我问道:"老师们的水平都还好吧?""没问题,都是学幼教的,最年轻的也教了三四年了。"我又不放心地追问:"老师们的脾气怎么样?会不会经常斥责学生?"话一出口,我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心头突然一阵疼痛。学生也愣了一下,说:"不会的,老师们都很喜爱孩子。"然后,她开始向我详细介绍每个老师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