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科学全面地把握其六个方面的内涵,还应科学处理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等几项相近德育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可利用的条件、面对的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长远发展,有必要明晰发展理路。一是准确把握社会历史方位谋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二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三是依据时代的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四是顺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五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认识应当以责任感意蕴的哲学思维进行认识和阐释。责任感的存在是认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逻辑起点,责任感解释是认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理论基础,责任感价值是认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认识理路。  相似文献   

4.
从 研 究 关 于 人 与 自 然 关 系 方 面 传 统 文 化 与 生 态 文 化 的 意 识 形 成 和 思维 方 式 的 比 较 出 发 , 强 调 在 大 学 生 的 人 文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中 必 须 加 强 生 态 文 化 的 教育 , 并 对 如 何 进 行 生 态 文 化 教 育 提 出 相 应 的 思 路 与 措 施 , 旨 在 解 决 对 学 生 生 态 意识 和 生 态 思 维 教 育 问 题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群体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各界构建网络公民社会的共同使命。虽然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势在必行,但却面临诸多困境。只有从政府、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研究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事关生态环境未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文献查阅、理论探究及实地调研,掌握其意义、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拓宽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理论教育渠道、开展多样的生态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环境感染力等解决路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辅导员内涵发展的触媒、动力、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与价值四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内涵发展的逻辑理路,以期对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职业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当下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需要厘清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实质,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明确职业本科教育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方面的发展指向。同时,应通过价值取向、制度建设、育人模式以及数据赋能四个方面的路径提升治理效能,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一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二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三是要使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激昂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主旋律,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在新冠疫情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背景下,90后、00后以实际行动发出了当代青年是充满希望、可堪大任的时代强音。当前,正值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提升的重要契机,全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但仍面临着抗疫网络舆情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效果、教育者对抗疫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元素挖掘深度不够、部分大学生爱国情感与行动不一致等现实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要实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合力;营造高校爱国主义文化育人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活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将绿色发展列入到"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大学生而言,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升他们生态素养,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概述,分析绿色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容,结合我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开展大学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保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开设生态环保公共课程,开设环保实践课程,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倡导全方位的生态关怀,深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换而言之,如何探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推进理路,应该主要采用文献综合法和SWOT分析法,全面解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在意蕴,综合研判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总结得出一些富有价值和意义的结论,从而明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拓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真正做到践行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背景下,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之一的美好教育,是彰显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教育,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美好教育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公平性与优质性、选择性与综合性、现实性与理想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实现美好教育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解决认识“不全面”的问题,树立以美好教育为目标的新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解决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推进教育公平,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强教育改革创新,解决教育发展“不完善”的问题;构建“美好教育”模式,解决教育“不落实”的问题,为推进美好教育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树、灌木和小草对于防风固沙和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难以互相替代的作用,砍掉灌木,全部种成大树,无异于破坏自然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级消费者,从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也遵循着生态金字塔的法则,当环境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