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的高中学生有相当大的共性 ,但是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的不同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差异 ,体现在知识准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目前实行的班级授课制 ,使班级教学的划一性和学生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忽视了各类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 ,用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制造“标准件” ,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一部分学生“吃不了”。②不公平对待学生的差异 ,学生已显露的某些优势素质得不到重视 ,学…  相似文献   

2.
一、芬兰无班级高中授课制度 据介绍,芬兰在无班级高中教育方面取得了显成果,引起世界一些国家同行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芬兰教育部门在借鉴欧洲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国内一些高中进行“无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试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芬兰于1994年在全国各地的高中普遍实行“无班级授课制”。  相似文献   

3.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职校学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差距在加大,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内容等“三划一”的班级授课制,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组斯,对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学效率而出现的按班级编制进行统一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其《大教学论中》阐明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从此班级授课制成为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传统的“私塾”、“私学”制的个别教学形式。逐渐被班级授课制所替代。班级  相似文献   

5.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 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学效率而出现的按班级编制进行统一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其《大教学论中》阐明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从此班级授课制成为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传统的“私塾”、“私学”制的个别教学形式,逐渐被班级授课制所替代。班级授课制因其统一面向集体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而能有效扩大受教育面,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备受青睐。班级授课制在其许多突出的优点和在教学中巨大效益发挥的同时,不利于因材施教,忽视个性特长培养的缺点,随着班级的增大而表现得更加突出。可见,要充分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而克服其不足,除管理和教学水平外,影响其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则为班级规模的大小程度。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为固定人数的班级,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这一追求教学规模效益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和统一的进度。它因其具有的规模效益而保证了教育起点的平等和入学机会的均等。[1]但它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易导致“不平等地对待平等,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教育过程不公平现象。而小组教学正是为了在照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的同时又保持班级教学“规模效益”而提出来的。它较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更有利于体…  相似文献   

7.
人类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制到班级教学制,再从班级教学制向个别教学的回归的历史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师生组合方式和教学时间、空间的组合形式.走向个别化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种必然性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和当代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效率、教育公平、人本教育的追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书育人需求,各地的中学历史教师同行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尝试。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逐步认识并尝试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例,从“问题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等方面,浅要阐述了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途径和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为固定人数的班级,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这一追求教学规模效益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和统一的进度。它因其具有的规模效益而保证了教育起点的平等和入学机会的均等。但它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易导致“不平等地对待平等,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教育过程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本文旨在综合教育界汉语分层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汉语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综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论基础知识,认识水平,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研究,必然存在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目前高等学校在大学本科、专科学生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从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采取了“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现在这种教学方式是现实的,也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工作室教学机制是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工作室”制下的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具有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环境开放等优点,在国内外艺术院校中得到不断地流行与实施.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切入点,提出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几点拙见,以期更好更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徐守华 《广西教育》2012,(18):19+50-19,50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批量生产”的教学形式,期望“生产”出统一标准的“产品”。虽然教师也明白学生个体问会存在着差异,但为了确保教学进度,不得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样,后进生不易听懂,优等生不易“吃饱”,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呢?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教育原则中,因材施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但反观日常课堂教学行为,很多情况下都与这一原则相违背。比如,在年级各个班级实行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案,统一的作业,等等,这些统一的教学行为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贯彻这一教学原则,作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尝试。在任教的班级中,根据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高级、中级和普通级,然后根据学生的层级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
王春霞 《新疆教育》2013,(13):73-73
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经过实践检验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作文教学思路、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摘     
什么是“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什么是传统教育?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叫做“传统教育”,主要有这样一些主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根据各科的逻辑系统编写教  相似文献   

17.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教学实践,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信息技术教师所任同年级的班级较多。在一次教学“演示文稿”的课上,我利用这一特点,对不同的班级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示范讲解一操作验证一拓展应用”三段式教学方式;另一种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试”,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大胆猜测、积极反思的活动中,获取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8.
饶百喜 《考试周刊》2012,(70):51-51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小学生源减少,很多点校出现了“一个班级一学生,全校不过十个人”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小班优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小班优教”教改实验课题。我校承接这一课题后,积极组织教师投入到这一教研活动中,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许多教师在小班优教方面已有自己独到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能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近,我校在徐溪小学举办的小班优教教学观摩活动给了我启迪。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素材选择的几个基本原则:如,因地制宜,校本课程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因校制宜,校本课程要“结合各自学校本身的传统和优势”;因人制宜,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制定校本课程:因班制宜,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班级的形成。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些重要的原则对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这一策略的正确实施,势必有利于新课标中“关照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落实。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依托的传统教学方式下,一些老师由于自身观念、教学时间、教学评估体制的滞后等原因,总怀疑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一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方法的指导,想进行教改又觉得无从下手: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在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但教学效果却和想像中的相差甚远,有时甚至学得不如按老方法来得省力和高效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