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统宇 《视听界》2009,(3):114-114
经济危机来了,有人挖掘出了“口红效应”。 简单地说,“口红效应”就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成为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要,又符合其承受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口红效应”。不相信吗?有人说:今年全国贺岁片票房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2.
传媒业如何面对“口红效应”的诱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口红效应",其有效性的边界十分清晰.这也是消费支出肾缩的大环境下,传媒受众对传媒产品要求更加苛刻的结果.在顺风顺水中快速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才能从这次经济危机中享受到"口红效应"带来的"豁免权"呢?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刻,仅仅依靠"口红效应",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文化传媒业一枝独秀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3.
张昕、黄姗姗在《出版广角》撰文说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相似文献   

4.
在读者消费能力、广告主投放能力都在缩小的情况之下,传壤企业如何自救、如何自用、如何自处.即使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之下,媒介行业也能出现经济学上所谓的"口红效应",即媒体经营仍然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的好消息.对传媒企业来说,应对金融风暴,一在心态,二在积极地看到机会和寻求突破点,以求逆势飘红.  相似文献   

5.
当前,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现在尚未看到好转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传媒业尤其是广告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电影业和网游等文化娱乐产业却一派繁荣景象。其背后的原因何在?文化产业是否存在“口红效应”以及“口红效应”会对传媒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6.
"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不景气,口红的销量反而直线上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口红效应".人们把它用来描述经济危机下文化产业的繁荣现象.当前的金融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含机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对包括新闻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来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加之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会产生良性效应,这些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会逆势上扬,经济学上称之为"口红效应".通过对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考查不难看出,在"口红效应"的作用下,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成为文化产业逆势发展的机遇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媒体是否能收获"口红效应"?西方媒体又是如何借机实现飞跃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坤 《东南传播》2013,(4):24-26
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消费研究与社会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结合,往往可以窥见时代特征,进而发挥反思与指导作用。不久前,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本文通过这十大消费趋势切入,研究媒介与消费趋势形成之间的联系,即媒介报道有关消费的内容,引导消费活动;媒介报道该内容的消费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是一种消费。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消费产品的意义,此即符号消费的题中之义。在"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事件中,目标消费群体即年轻群体想要通过购买此款T恤从而获得它所被赋予的个性符号,借以彰显自己的潮流个性。但是,T恤的所谓个性符号,实则是商家进行批量生产的范例,年轻消费者并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个性,反而容易在追赶潮流的过程中与同样渴望通过商品彰显个性的他人发生个性上的雷同。在社会转型期中,年轻群体普遍存在身份认同危机,欲借符号消费缓解焦虑。商家聘请明星代言的举动以及其他明星此前的自发代言行为,使得该系列T恤实现符号上的增值,即被赋予"购买此款T恤即可获得与明星红人等同的社会地位"的意义,驱使年轻群体产生消费行为。本文试图从这起疯抢事件中,探讨符号消费之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理清个中的消费动机,从而为警惕符号消费对年轻群体造成的消极影响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包含的主要观点是:(一)文化消费是一种标示社会区分的方式;(二)文化消费是一种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三)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但是,虽然其主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理论家涉及这些问题.消费具有双重的角色,一方面提供了生存所需,另一方面界定了社会关系,文化消费的基本功能在于能够创造意义,从而制造与维系了社会关系.任何对商品的文化消费,都是文化的结果,文化是一种仪式活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浪潮。期刊消费过程的数字化对于现在做期刊的传统期刊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消费者不再购买纸介期刊只去消费数字期刊的话,那传统期刊的危机就到了.  相似文献   

12.
传媒业“口红效应”现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传媒业的"口红效应"在金融危机中是存在的,但具体到传媒的各行业,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金融危机时传媒业的盛衰发展并非决定性的,"口红效应"也仅能为传媒业的某些行业发展助力.传媒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必要利用"口红效应"的经济规律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3.
新闻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形式。其特殊性主要的表现在:其一,新闻消费是一种讯息消费,是一种精神性的消费。社会提供新闻消费品以及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不能说不存在物质的消耗,但此过程首先是精神性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分析韩剧粉丝偶像崇拜的表征、形成机制以及其文化内涵。在现代媒介语境下,韩剧粉丝的偶像崇拜实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现象,其最终形态是消费主义。受众消费的并非具体的商品,而是象征物即偶像身上的符号和意义。这种消费并非自发的,出于自己实际需要的,而是在消费语境中被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中,社会的"单向度"并没有消失,反而有一种发展的态势。互联网时代单向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团结社会的新形式,群体效应发挥巨大作用,个体的社会参与愈加趋向于群体,主要体现在生活和消费领域;二是非语言符号消失,抽象化、仪式化语言的泛滥使得语言表达意义缺失。单向度的两方面表现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尽管当前传媒业面临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传媒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契机。我国传媒业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变革动力、成本下降、“口红效应”等有利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步伐,创新传播理念,创新盈利模式,使传统媒体由粗放型、数量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积极谋求在经济复苏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类媒体自身的特性和"口红效应"的对其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传媒业的不同分行业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受影响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可以从商品属性、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带来感情慰籍的程度、广告占收入中比例的大小、"口红效应"大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消费时代,电视文化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蓬勃发展,其自身也成为了一种消费文化的一部分。消费时代下的电视文化是一种快感文化,观众观看电视是为了获得愉悦和刺激。电视"真人秀"《奔跑吧兄弟》作为一种具备了故事性以及游戏性、刺激性和诱惑性的节目形态,建构起消费时代典型的电视文化快感。本文以当下热播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为例,通过分析节目中快感的来源,受众对快感的需求以及快感的类型,从而对消费时代下电视文化的特性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阐明了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从广告是一种符号语言和广告传播是一种符号操作两个方面解析广告对符号消费的介入,寻找到广告如何构建符号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郜书锴 《传媒》2008,(10):20-22
在一个网络搜索引领信息消费潮流的时代,不断强化的舆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几乎彻底改变了信息的采集与消费方式。对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形势可谓今非昔比,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搜索引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放大镜”。在这样的媒介时代,企图在危机事件中控制信息流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