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用独特的方法获得了三角形内的点到三顶点距离和的上界,并据此给出了klamkin不等式的另证,并给出了一个加强不等式。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费马 (Fermat)点是三角形内的点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之和取最小值的点 .该点与三顶点相连 ,每两条连线所夹的角为 12 0° .那么 ,三角形内的点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和有没有最大值点呢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这可由后面一不等式看出来 ,但我们可以给出三角形内的点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和的最佳上界 .顺便 ,根据其独特的方法 ,我们还获得了Klamkin不等式的一个另证及一个加强不等式 .     图 1定理 1 △ABC中 ,AB≥BC ≥CA ,P是△ABC内任一点 ,则PA PB PC <AB BC .证明 如图 ,P是△…  相似文献   

3.
设△ABC内部任意一点P到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是r1,r2,r3,三边上的高线为ha,hb,hc则成立不等式:  相似文献   

4.
设P是AABC内的一点,若∠PAB=∠PBC=PCA=α,则称点P为αABC的勃罗卡点,α称为△ABC的勃罗卡角.关于三角形中勃罗卡点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本文给出它到三顶点距离的几个不等式.为行文方便,记△BC的三内角分别为A,B,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约定 △ABC的三内角及其所对的边长,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半周长,面积分别记为A、B、C、a、b、c、r、R、s、△,△ABC的内部任一点到其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是r_1、r_2、r_3。  相似文献   

7.
方雅敏、李建潮老师在文[1]得到如下结果:R,r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及内切圆半径,  相似文献   

8.
题目如图1,BM、CN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AABC内,由P向BC、AC、AB作垂线,D、E、F分别为垂足.则点P在线段MN上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D=PE+肌  相似文献   

9.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证明方法很多,下面利用单位向量介绍一种较简捷的证法. 设P(x0,y0)是直线l:Ax+By+C=0外一点,设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1(x1,y1),如图1示,则有4x1+By1+C=0,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吉尔吉斯斯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中有下面一道不等式证明题:设实数a满足a5-a3+a=2,求证:3相似文献   

11.
杨学枝老师在文[1]给出了关于三角形三线的一个不等式及其证明,笔者为杨学枝老师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所折服,认真拜读多次后,发现了另一种证明方法,特整理如下,与杨学枝老师共勉: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知道,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的和是定值的动点轨迹是椭圆,其中,该定值大于F1F2.若将该问题进一步拓展,提出以下问题:在△ABC所在平面内,到点A、B、C距离之和是定值的动点轨迹是什么曲线?在知网文献的“全文”栏中输入检索条件“到三个定点的距离的和”,可以得到13篇文章,时间跨度为2001—2020年度.其中有1篇文章研究的是数轴上“到三个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3.
树是图论中一个极其有趣且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由于其本身的多样性,使得研究者们纷纷沉醉其中.本文求出了一类树——橄榄树的距离和及平均距离.  相似文献   

14.
如图1,P为△ABC中一点,若∠PAB=∠PBC=∠PCA=α,则称P点为勃罗卡点,角α为勃罗卡角。文[1]给出设P到三角形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x,y,z,△表△ABC面积文[2]给出实际上,如图所示作出的勃罗卡点是唯一的,则P点到三顶点、三边距离应是确定的。定理1:P是△AB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中数学中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引伸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并加以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约定:△ABC的三边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面积以及三边对应的旁切圆半径分别为a、b,c,R,r,△,ra、rb、rc,∑表示循环和. 1967年,R.R.Janic曾建立如下的不等式(见文[1])  相似文献   

18.
使用教材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 (上 ) .教学设想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推导方法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推导的方法一是不是真的运算很繁 ,繁琐到什么程度 ;(2 )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 ,教材上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二是怎么想到的 .因此 ,本人准备以尝试为前提 ,启发讨论为手段 ,创新为思想目的来开展本节推导公式的教学 .教学片断1 提出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 ,已知…  相似文献   

19.
I为△ABC的内心,本文对AI,BI,CI这三个量,从它们的和,倒数和,乘积,平方和以及开平方倒数和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每个命题中的等号都是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取得,不赘述.为了行文方便,记△ABC中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其对边分别是a,b,c,△ABC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的半径分别是R,r,面积和半周长分别为△,p=a+b+c/2.先给出一个 引理 [1]中第60页的5.18给出结论:ab+ bc+ ca≤4(R+r)2≤9R2.  相似文献   

20.
题目(第三届北方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a+b+c=3,求f(a,b,c)=a~2+b~2+c~2+4/3abc的最小值.文[2]给出三种均值不等式解法,经研究,笔者再给出一种恒等变形解法,顺便得到f(a,b,c)的上确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