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小孩子最爱告状!幼儿喜欢告状,与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幼稚的心理状态有关,是儿童发展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对此老师一定要正确和区别对待。实际上,老师只要了解了幼儿告状的种种心态,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就比较容易了。幼儿告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一、试探心理。这类告状主要是幼儿用以试探老师对某一行为作出的反应,判断这一行为的正确与否,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如小朋友都在安安静静地叠手绢,露露来告诉老师:小刚到动物角喂鱼去了。这时如果老师只答应一声“知道了”,而不采取措施,露露…  相似文献   

2.
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总会听到许多的告状声:“老师,飞飞(化名)在卫生间玩水。”“老师,琪琪(化名)上课时拉我衣服。”“老师,田田(化名)在美术角拿纸藏在口袋里。”……面对孩子们的告状,教师该怎么做呢?  1.对试探心理的告状,教师应坚持原则,当机立断。  一次发点心时,鑫鑫(化名)小朋友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老师,飞飞在卫生间玩水。”玩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像飞飞这样调皮好动的孩子更是乐此不疲。当时,我很随便地说了声:“喔,我知道了。”继续忙着给孩子们发点心。我发完点心后才想起飞飞在卫生间玩水这件事。当…  相似文献   

3.
幼儿时期,由于幼儿认识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生活经验,对周围事物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还未形成足够的是非价值观,因此幼儿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及身边的事情,一旦遇到矛盾或挫折,就会向他们心中有权威的人物—老师﹑家长寻求帮助,这时往往就会产生告状行为。由此可见,关注并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爱"告状",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中有些喜欢找上班主任说"老师,××打我"、"老师,刚才上课谁吃东西"、"老师,××上课讲话"……每天,老师面对这样的"告状",听多了,也就厌烦了,常采取敷衍或置之不理的态度,有的甚至厌烦这部分爱  相似文献   

5.
爱告状,这是幼儿表现出的带有普遍性的行为特征,许多家长和教师为此发愁,担心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 其实,这只是幼儿接触生活,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是幼儿认识社会,解决疑难问题的方式。幼儿的“告状”,并不都具有“告发”的意思,家长和老师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同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总爱求助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告状”。我认为幼儿告状是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对幼儿的“告状”要加以区别、正确引导,教幼儿学会如何“告状”。 一、要热情帮助同伴。有些小事本来相互间是可以解决的,如“老师××摔倒了”,或者“××鞋  相似文献   

7.
幼儿爱告状,有的家长和老师为此发愁,担心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其实幼儿的“告状”大多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告状内涵,不具有“告发”的意思。有的告状是一种变相的询问。例如,小华与小红两个孩子一起玩,小华爬到床上去了,小红告诉妈妈:“小华哥哥上床了。”孩子的告状意在探问妈妈:“可不可以上床玩?”又如小华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过失” ,就是指我们所见到的幼儿犯错误或“闯祸”现象。常见的“过失”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上。如 :跟小朋友打架动手打人 ,抢别人的玩具 ,摔坏玩具 ,私拿别人东西 ,说谎 ,损坏家中的东西等。这些“过失”并不大 ,也不算严重 ,但如果成人视而不见 ,听之任之 ,在幼儿出错时不加以正确引导 ,反而会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因小失大” ,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 ,怎样对待幼儿的“过失”呢?首先 ,了解幼儿心理年龄特点 ,避免横加指责。幼儿求知欲旺盛 ,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 ;而且…  相似文献   

9.
王伶 《早期教育》2007,(6):9-29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向家长或者老师告状是司空见惯的事。面对幼儿的告状,作为成人的家长和老师又是怎样应对的呢?请看下面两件事情:  相似文献   

10.
幼儿告状是幼儿教师在园内随时会遇到的一种现象。接到幼儿的“告状”后,幼儿教师就要抽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幼儿去处理那些所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那么.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本文试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经验的或细心的家长或幼儿教师,会发现幼儿从三、四岁(甚至更早一点)起,就喜欢拿笔“乱画”——画他所见之物的形状。画的地方可谓不择场合:在一切画后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东涂涂,西画画。如果他们碰巧得到了粉笔、铅笔之类真正的绘画工具以后,更是乐不可支,东涂西画地创作他们自得其乐的“杰作”。由于他们不择地点地画,或者弄坏了书籍,或者涤黑了墙壁,因而往往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责备。对于幼儿这种爱“乱画”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2.
宋梅 《今日教育》2007,(1):24-24
在幼儿园里,你时常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声音:“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 老师,辰辰把扬扬打哭了!“老师,小朋友在厕所里面玩水啦!“老师,我的书被他撕坏了……”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用铅笔画出一个近似圆的图形,向很多人提问这是什么。结果,绝大多数成人都说是一个圆或椭圆,除此不会再说别的。但幼儿却能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如太阳、月亮、西瓜、气球、狗尾巴等等。其中部分幼儿总是竭力提出自己认为更为合适的、不同于他人的答案,甚至还会展开激烈的争论。这种有意识地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或认识)的心理过程,即为“标新立异”。幼儿是十分善于“标新立异”的,因为他们思考的自由度大,受条条框框限制少;尚未进行大量的知识的学习,不会因为追求“最佳答案”、“精确思维”而限制自己的大胆想象。教师、家长常常提出的“不讲已有人讲过的事情”、“要画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一类的要求,也会使幼儿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不同于他人的答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对幼儿的观察,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4.
何楠 《家教指南》2008,(4):24-2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爱告状,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一般来说,7岁以下的幼儿大多有这个“爱好”。从孩子“告状”的目的看,主要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于是想“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总的来说,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带班时经常会有孩子动不动就拿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向老师告状。其实,孩子爱告状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分析告状的动机有:1.寻求老师的保护;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检举他人,希望老师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4.自我表现,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5.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6.发泄情绪,与小朋友吵架、游戏时受到干扰。而教师解决告状问题的计策有:耐心倾听,及时安抚,侧面了解,积极处理,培养自立。  相似文献   

16.
快到晚接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在整理自己的书包准备回家。这时,露露突然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赶紧上前询问,原来是她今天带来的新图书不见了,那是妈妈昨天才给她买的,下午还在呢,可是现在却不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常遇到孩子们“告状”这个问题。“告状”本身既能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也能暴露幼儿的弱点,如果教师及时地抓住“告状”这件事对幼儿加以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常“告状”的幼儿以独生子女为多,其次是个性强的幼儿。每当幼儿来“告状”时,我首先耐心听完他“告”的内容,同时考虑这些幼儿说得是否真有道理。对于那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我就在思想品德课、语言课及课后,有针对性地通过讲故事予以开导,这样不但教育了那些以“告状”为能的幼儿,还教育了班里全体幼儿。  相似文献   

18.
北方 《家教指南》2008,(4):27-29
“性游戏”是幼儿们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性活动,也是孩子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自然而幼稚的行为,幼儿期的“性游戏”及其经验,对他们成人后的健康性心理的形成及人格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老师都应该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幼儿的“性游戏”,同时,采取科学地教育,正确地引导,以促进孩子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丽琴 《山东教育》2004,(27):61-62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孩子撒谎的现象,对此,不要简单地归结为孩子没有诚信。下面,简要谈谈幼儿说谎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慧 《考试周刊》2015,(18):191
本文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与动机,并在对常见几种类型的告状行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