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凡中西政治发展历程,单纯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发展都会导致不成熟的政治发展,成熟的政治发展离不开国家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是如此.中国的基层社会将经历生存性社会、发展性社会和创造性社会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国家将经历汲取性国家、保障性国家和服务型国家三个阶段.基层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双向互动、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国家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本源性论题之一,教育与国家政治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维度。新制度主义"斯坦佛学派"主张教育对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个体社会化、分配和合法化三种不同层面的模式,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即政治中心的形成、国家构建以及民族构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至关重大。新制度主义的教育与国家政治发展"互动"理论对于理解教育发展、国家发展的深层次动因以及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张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平解放后,西藏工业化明显带有国家主导的特征,也是国家一体化发展的体现与尝试。国家一体化强调一个国家整体的协调和发展,是西藏工业化的根本方向和框架原则;而从逻辑内涵和机理、发展动力和方式、发展源起和进程、发展目标和结果诸方面来看,西藏工业化又是国家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以国家一体化的视野总揽西藏工业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彼得一世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对当时国家的进步和国家建设作用巨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过人才培养的变革、创新高等教育和转变质量观念等方式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俄罗斯高等教育推动和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和保证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使教育的变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创新同时又谨慎地借鉴外来经验。  相似文献   

5.
国家能力研究是当代国家理论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的兴起是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学术界主要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围绕国家能力基本理论和国家能力建设两大主题展开研究。国家能力研究有助于推进国家理论发展,并为国家能力建设进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寻求新的方式来发展自己。这篇文章想要分析在全球化影响下人们对国家势力看法的改变。国家的实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但是关于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的争论一直存在着,本文旨在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两者之间的不同和它们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首先,本文会介绍人们以前是如何看待国家势力的,然后会以新的方式来理解看待国家之间权利分配和分析如何改善各个国家之间的势力。国家的权势和影响力包括了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和人们都更加注重于软实力的发展,但是硬实力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综合国力成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利益看文化产业的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离了管制本意的管制,不但不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因此,要解除对文化产业发展不合理的管制,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8.
国家是我们共同情感的归属,是我们大家的依靠,但国家认同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国家认同教育极其缺失。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失去了它,国家必将内乱不止、外扰不断。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国家认同教育,让国家认同成为全民共识。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越发显得重要。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自觉服务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当前,国家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学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可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国家前途命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大学必须时刻牢记并切实履行对国家负责的大学使命.大学应时刻自觉处在社会改革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前沿,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肩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重任.为了应对当前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做出了经济"双循环"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服务经济"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大学的国家使命与责任.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双循环"发展,大学必须自觉强化引领和服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使命意识,主动担负起推动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使命与责任,并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现代国家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预算和国家财政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经济范畴,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看,国家财政是在国家产生后,逐步产生,而国家预算则是社会发展到封建末期和资本主义初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而产生的。 英国的预算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早的。它在公元十三世纪已开始建立,到十七世纪未期,才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预算。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把国家预算作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重要分配工具。 在光绪末年(1908年),我国才开始建立资  相似文献   

12.
三、除雅典和罗马以外世界上各民族最初的国家也不是奴隶制的国家在我们论述了雅典和罗马最初的国家是贵族制国家,它们的奴隶制国家是贵族制国家进可步发展的结果;奴隶制的充分发展、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至少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现代国家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预算和国家财政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经济范畴。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看,国家财政是在国家产生后逐步产生的,而国家预算则是社会发腮到封建末期和资本主义初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系统性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为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分析国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构建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促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融合式、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现代国家预算的产生和发展国家预算和国家财政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经济范畴。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看,国家财政是在国家产生后逐步产生的,而国家预算则是社会发展到封建末期和资本主义初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而产生的。英国的预算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早的。它在公元十三世纪已开始建立,到十七世纪末  相似文献   

16.
黄兴丰 《数学教学》2012,(3):1-5,33
1.引言:美国国家背景对于教育研究和课程发展来说,一个国家的背景十分重要,因为二者都浸濡于其中.有的国家,教育研究和课程发展是紧密关联的;有的国家,教育研究和课程发展均受国家教育部或同等机构的资助和管理,而在美国却全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系统性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为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分析国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构建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促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融合式、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8.
《神州学人》2010,(4):43-4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个是“为了国家发展”的取向,一个是“为了个体发展”的取向,这两种取向基本上是统一的,但有时也存在冲突。一、为了国家发展的取向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者和教育机构的主要兴办者,国家必然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基于文明的安全形态。由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规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因此,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和认知,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意识形态"为唯一内容的狭义的国家文化安全和衡量标准,而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国家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国家文化安全,因而是一个"基于国家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国家文化安全。中国的文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双重历史任务"的战略发展新阶段,"复兴—崛起困境"构成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新范式。不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目的的而涉及整个人类安全的"安全域"——既非传统、也非非传统安全——正在构成"第三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