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目的/意义] 提出一种融合评论主题识别与技术属性多维度分析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从技术需求驱动视角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前瞻布局研发方向与进行科研管理规划提供决策建议支持。[方法/过程] 以产品在线评论为研究数据源,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出评论技术主题,提出技术评论主题强度和主题新颖度两个指标,筛选出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然后,从学术论文、技术专利中人工选取技术属性词,通过TF-IDF值计算得到评论高频词,结合专家知识进一步筛选出技术特征词,构建产品技术属性词-技术特征词表。通过相关性计算分别得到与评论相关和与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相关的技术属性。最后,提出一种产品重要技术属性识别指标模型并设计一种多维度分析方法,分析产品重要技术属性的特征情况,最终识别出蕴含在评论文本中的新兴技术机会。[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产品技术研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鉴于网络用户评价已成为人们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旨在了解打分评价和评论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仅有评论评价的网站提供符合潜在分值的排序和推荐功能。[方法/过程] 通过抓取豆瓣电影的用户评价,使用ROST EA工具进行情感分析得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将其与打分评价进行相关分析,并考虑评论文本的情感强度赋权对结果造成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发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与打分评价相关性较高,情感强度的赋权情况对结果影响不大,说明可以根据评论评价预测打分,据此给出相应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快速、准确地从突发网络舆情文本中识别事件。[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融合句法特征和句法相似度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结合句法特征提出面向事件的句法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事件语义标注和句法特征提取方法构造事件句法特征库,通过计算待测文本与句法库的句法相似度来识别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结果/结论]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所提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该舆情下的最优相似度为0.93,在此相似度下从一段新的文本中识别出160个事件和30个非事件,F1值达到了0.848。通过方法测评证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利用句法相似度识别事件和进行相同相邻词性合并等方面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通过挖掘电子商务平台的在线负面评论信息,对网络口碑危机进行模糊预警计算和类型划分,为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提高产品正面口碑传播和规避口碑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欧洲消费者满意度模型(E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声誉和感知期望4个属性方面构建负面评论网络口碑危机模糊语料词典,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改进顾客满意度的四分图模型对网络口碑危机预警进行计算和分类。[结果/结论]以美团外卖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的负面评论网络口碑危机预警计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危机预警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对企业弱信号定量研究不足的现状,通过层次分析和隶属度函数构建新方法对其进行定量识别,为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和危机预警提供服务。[方法/过程] 首先,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构建七力模型,结合实证分析提取企业竞争弱信号的特征;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的具体权重;最后,结合隶属度函数对弱信号进行定量识别。[结果/结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构建了企业竞争弱信号的定量识别方法,为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和危机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用户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用户画像的方式来识别与描绘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不同用户群体,进而准确地提出符合目标用户期望的功能优化与差异性服务策略。[方法/过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途径,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用户利用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目标、行为和态度,进而聚类用户分型并构建用户画像。[结果/结论] 形成"自主进修型""镂心研究型""生活消遣型""资讯衷爱型"4类用户画像,通过解释分析不同用户画像模型中存在的群体特征与关键差异,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面向用户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更具针对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提出一种在线评论有用性排序模型,辅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方法/过程] 从在线评论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方面,提取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的7个指标属性进行量化计算,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结合并改进TOPSIS分析法进行在线评论有用性计算和排序,构建在线评论有用性指标体系和排序模型。[结果/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模型获得的评论有用性排序具有更好的信度与效度,为中文网络客户评论提供一种兼顾评论客观信息和语义特性的有用性排序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招聘文本和学科数据,提出"行业-岗位-知识-学科"的人才需求及供给分析框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进行挖掘与分析,同时对其他领域的人才供需分析也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采集招聘网站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位招聘公告,综合对比CRF、BiLSTM-CRF、BERT-BiLSTM-CRF、BERT模型对招聘文本的实体抽取效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学科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BERT-BiLSTM-CRF实体抽取实验效果最佳,分别构建"行业-岗位""岗位-知识"以及"知识-学科"3种关系网络,得到与人工智能领域联系最紧密的行业、岗位、知识及学科。该框架能充分地挖掘人才需求现状,并能较精准地将需求定位到人才培养的学科,对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意义] 对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在辨析颠覆性技术与相关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目前各种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及优缺点,并整理归纳各方法所依据的主要评判思想和指标。[结果/结论] 现有的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主要是基于技术管理与应用角度的主观分析,基于专利或科学论文统计分析的客观性探测研究也开始少量出现,但均处于待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是利用情报学理论方法,基于专利与论文两者相结合的数据源,从客观性角度建立颠覆性技术识别的合理、适用的指标体系,提升技术发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文化精准扶贫是彻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现阶段需要深刻剖析公共图书馆自身现状和外界环境,为发挥其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内外因素交叉匹配形成不同的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承担文化精准扶贫重任,提高自身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意识,加强精准识别的相关调研与研究,并且要在扶贫资金上开源节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对英文网络书评进行内容挖掘,形成一套基于信息分类的英文网络书评的内容挖掘方法体系,实现多文本书评的信息整合。[方法/过程]对书评文本中句子的分类方法、关键信息的提取方法、情感分类的方法以及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实验和改进。[结果/结论]用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内容挖掘方法所生成的书评信息摘要在生成质量和有用性两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孟伟花  向菲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107-112
[目的/意义]Altmetrics通过API跟踪和分析学术文献的网络活动,根据影响力分值评价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然而,其评价学术影响力不考察读者态度极性,仅提供简单的公众关注度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学术成果的质量。为此研究altmetrics评价学术质量的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将情感分析与altmetrics相结合,并以新闻媒体、社交网站、文献数据库、学术论坛的提及、评论、引用、讨论指标为例,探讨altmetrics量化指标与情感分析相结合的理论框架。[结果/结论]构建基于情感分析的altmetrics加权综合运算模型,该模型虽有情感分析技术实现难度较大、计算过程复杂且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但作为评价学术质量的一种尝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细化社交机器人对网民情感的干预机制,同时从实践上为网络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提供建议参考。[方法/过程] 以仁济医院赵晓菁事件为例,利用朴素贝叶斯方法计算微博情感倾向,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确定社交机器人、意见领袖与普通用户在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情感关系。[结果/结论] 社交机器人、意见领袖与普通用户的情感关系随舆情阶段演进发生变化,在爆发期,社交机器人放大了意见领袖对普通用户的情感影响;在成熟期,社交机器人影响式微,普通用户的情感反作用于社交机器人与意见领袖;在衰退期,三者保持较为独立的情感关系。此外,社交机器人的影响策略具有隐匿性和间接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突破既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过程] 在梳理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献并分析"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劣之后,吸取其中的精髓,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结果/结论] 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明显,能为新时代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