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秩序是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一种习惯和品质。每位儿童对外界秩序都有一个敏感期,小班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而小班又是孩子刚刚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转折期,他们或许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对刚入园的幼儿进行秩序感的培养是顺利开展活动的有效保证,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侯可慧 《山东教育》2005,(30):60-60
蒙台梭利指出,孩子在2~4岁时期,是培养秩序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仪式化的兴趣,总要把东西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或总是要在这个位置上找到这个东西。这种敏感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小班幼儿刚入园,没有遵规守纪的意识,没有集体的行为意识,他们的行为通常带有鲜明的主观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更新观念,兴趣导学,寓教于乐,榜样力量,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刘淑英 《现代教育》2014,(2):110-110
幼儿时期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习惯。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的时期,若不能养成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健康成长。在正常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幼儿身体的组织结构和机能都得到健康成长。这为幼儿独立活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身体条件。同时,幼儿逐渐形成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也能够渐渐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为幼儿顺利地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了重要的准备,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又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钱赟 《考试周刊》2013,(82):192-193
陶行知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小培养弦子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必要的。本文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从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作者的做法.从“游戏”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富有灵性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秩序感的形成阶段,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期,它同儿童的思维过程紧密相关,同儿童品质的形成紧密相关,它最终将关系到儿童长大后的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小班孩子刚离开家庭环境,较多都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爱哭闹、不合群、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于这阶段的幼儿进行学习生活常规培养具有极大的必要性。老师在常规培养过程中要全力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及生活,慢慢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常规,下面对小班幼儿学习生活常规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是影响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托班幼儿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但在幼儿生活中的秩序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序”环境的创设、一日活动“序”的渗透、游戏活动“序”的培养、家园联动等途径,借助外界环境即外部秩序感的培养可以影响并促进托班幼儿内部秩序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针对当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本文经调查研究,重点提出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并强调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希望能得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平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园应该将保护幼儿的生命,呵护幼儿的健康,把保证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小班的孩子年纪很小,年幼无知,对危险的预见性较差,事故常常发生于瞬间。因此,作为教育者,大脑中时刻要紧绷安全这根弦,时刻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幼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有趣、不协调、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这是《纲要》中幼儿在科学领域中的特点。因此,培养幼儿观察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新《纲要》中,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呈现"421"的结构,即四位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由于年轻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也就大多交给祖辈照看,隔代教育具有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尤其很大。根据调查,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文章针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必须持之以恒,从小事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3):190-191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观察与积累,在不断纠正中逐渐养成。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作者也在本文中对此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早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而且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小班幼儿教育核心内容之一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注意生动有趣;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适时讲解示范,给幼儿以正确概念;重视表扬与奖励的作用;创设有益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最后,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强化.  相似文献   

20.
学会合理地照顾好自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拥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非常重要,更是幼儿今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前提。因此必须从小就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