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国人常说中国人很爱面子,不只大人很爱面子,小孩也很爱自己的“小面子”。尤其是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他们极其需要老师所给的“面子”,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老师所留的“面子”最有吸引力,也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7,(2):44-45
这是一位母亲的育子叙事。一个个细节,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从中却能悟到很多教育的真谛。其实,老师也有孩子,也是家长,做老师先学会当家长,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什么使教师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呢?是爱!爱是一种万能消毒水,能化解人们对世间的仇恨;爱是春日里的阳光;能融化人们心底最坚硬的冰块。有时候,多给别人一些宽容和关爱,常怀一颗博爱的心,教师改变的也许将是别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目前中小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太缺少主动性,而且还存在害怕与老师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班里有几个孩子,平时总喜欢与教师争论不休,特别是在课堂上,当别人回答问题完毕,他们总要陆续站起来,有的干脆站都不站就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看法。”于是滔滔不绝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来。有两个胆儿大的还经常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他们曾几次让我  相似文献   

6.
“踢皮球”一词。来源于足球这项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多方把一个“问题”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互相推诿的意思,带有很强的贬义。按理说这样一个词。与教学是毫不搭边的,然而孔礼战老师却贬义褒用,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踢皮球”,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湖南省长沙市一学校实施“新颖”的教改方案——从教室内撤下讲台,课桌变成可以随时拼接成各种图案的“七巧板”。上课时,老师必须弯下腰与孩子说话;给孩子上活动课时,教师还应蹲着、坐着或者跪着与孩子们进行平等交流。此消息一出,如一石激水,千层浪起,网上火爆的议论呈一边倒的反对之声: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好”老师,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她~出现,孩子们就蜂拥而至,个个争着与她“套近乎”。幼儿园的“好”老师,一定是位会“偷l赖”的老师——她工作很轻松,  相似文献   

9.
"你长大了干什么?" "我要当老师的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老师?" "我要给老师布置很多很多的作业,让他每天也做不完。" 这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大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李玉柱  颜秀云 《教师》2012,(21):1-1
前不久,我们到一所小学调研,随机走进一间教室,里面没有教师上课,但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全班同学姿势统一,两只胳膊放在桌上,小脸朝向黑板,几乎目不转睛,桌上课本更是放得不歪不斜,甚是板正,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0,(11):17-18
2011年2—12月每月话题征稿: 2月:为什么不少家长都怕被班主任召到学校?3月:中小学生家长有无必要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4月:中小学由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好不好?  相似文献   

12.
谭柳青 《教师》2012,(19):45-46
虽然过去5年多了,但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幼儿园.在不足1千米的路上孩子接连问了我三个“为什么”,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点“解释”不了。第一个是:“为什么天亮了天上还有月亮?”第二个是:“为什么幼儿园全是阿姨老师,没有叔叔老师?”  相似文献   

13.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14.
“洗脚作业”最早是在去年出现,在专家、媒体的一片欢呼声中,着实在神州大地红火了一把,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在大学,老师纷纷布置“洗脚作业”.把这道作业作为孩子品德教育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5.
王云建 《教育》2006,(5):5-5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老师(Every Child needs a Teacher)。”这是“2006年全球教育运动周(Global Action Week)”4月24日到30日的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16.
“找细节”     
到上海万航渡路小学采访,听张雪龙校长讲了一个做法:让老师们定期“找细节”。找什么细节呢?张校长说,找最不起眼的细节,找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找特别容易忽略的细节……譬如,“教师的微笑”,你会对着学生真诚地微笑吗?你的哪一次微笑让学生感动?再譬如,“教师的服饰”,教师应该怎样穿着打扮?现在的孩子喜欢教师怎样打扮?教师的服饰打扮和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吗?  相似文献   

17.
树人 《辽宁教育》2010,(4):26-26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应尽量别做哪些事呢?对此,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不要用太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使他有一片可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可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  相似文献   

18.
刘锴 《小读者》2011,(6):38-38
在澳大利亚的亲戚家探亲期间,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澳大利亚人"穷苦教育"的独特教育理念和做法。在澳大利亚,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穿着华贵的中小学生,也看不到骑着名牌自行车的孩子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最近举行的“楚才杯”国际中小学作文比赛中,在小学五年级“给我一点时间”作文的4200份考卷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整天逼着“培优”,心理压力很大,并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等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教育》2005,(6):15-15
熟悉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的人都知道。她的声音极富磁性,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或激昂,或凄凉,或高亢,或低沉,这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们纷纷夸赞:“淘气包在桂老师班上都变得不淘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