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水农业世界领先、高科技农业独具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是以色列农业现代化成功的主要经验;陕西和以色列在水资源和地形条件方面极为相似;但陕西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够合理、农技推广服务尚不到位和农业教育普及不够深入、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以色列的成功经验给陕西发展农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尽管张弼士参与开创了包括银行、铁路等一批现代工商企业,他却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在南洋依靠土地开发和种植业而成为巨富。他在给清延的《商务条陈》中极力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在民生困弊的情况下,首先要兴农以解决民生问题;在“商战”时代里更要以兴农为本。晚清新政期间,他在广东积极投资和开发两广的农业,提倡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3.
尽管张弼士参与开创了包括银行、铁路等一批现代工商企业,他却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在南洋依靠土地开发和种植业而成为巨富.他在给清廷的<商务条陈>中极力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他认为:在民生困弊的情况下,首先要兴农以解决民生问题;在"商战"时代里更要以兴农为本.晚清新政期间,他在广东积极投资和开发两广的农业,提倡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4.
王颖 《陕西教育》2009,(7):237-238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形态的转化,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陕西是文化大省、科研大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充分发挥两大优势,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一方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创造先进文化;最后,要弘扬延安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5.
筝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秦国,即今陕西为主的地域,故亦称秦筝.后伴随着历代政治变迁和文化发展,筝的形制、流派、演技等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筝艺术及其传承和教学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概括性介绍了中国筝艺的发展沿革,重点论述了陕西筝艺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陕西筝艺的承传发展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提出以“人筝合一“为最佳表演境界和采用“三合“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用心弹琴“的教学观点颇有创意.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一生不仅致力于反封建、反军阀的政治斗争,而且十分重视经济问题。他早年提出的“振农桑”和“地能尽其利”的重农思想,一方面为其以后解决以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的民生主义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其晚年将“平均地权”升华为“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以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没有农民的富裕,全面建设小康是不可能的。文章结合陕西实际,从分析陕西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谈起,剖析了影响陕西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洛学院学报》2019,(4):44-47
根据实地调研,结合数据分析,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模式日趋多元的良好局面,但也具有服务水平低、运行效率低、辐射带动作用弱等特征。分析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面临人才和资金短缺、产业融合程度低、参与各方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重视发展质量、提高服务水平,重视产业融合、增强带动实力,重视人才吸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视分配机制、强化合作基础等进一步规范提升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其理论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宋金时期陕西境内各地区官学规模大小不等,发展并不均衡。究其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了学校分布的均衡性,受到战争不同程度的冲击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也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一致性,而地方官员的素质与情趣也是影响学校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红色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陕西红色资源丰富、内涵隽永,其精神内核包含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人民主体意识等。遵循"知情意行"育人规律,在思政课中开发利用陕西红色资源,要做到:晓之以理,奠定学生对陕西红色资源的事实认知基础;动之以情,强化学生对陕西红色资源的情感价值体验;笃之以意,增强学生对陕西红色资源的意志品质凝练;导之以行,培育学生对陕西红色资源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2.
刘辉 《考试周刊》2022,(47):149-152
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凝聚着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的认同感,也是对国家的归属感。天下之本在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根本要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陕西高中历史教材中包括了丰富的家国情怀要素,教师应该善用、巧用、活用这些有效的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衔接多样化的活动,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推进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将爱国、爱民之心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意识。文章则首先分析了家国情怀的相关概述,然后提出了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旨在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虎城将军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机构。在军事教育中,他要求部下恪守军纪、养成军人精神、坚定革命思想,还重视学术教育和提倡兵工。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陕西近代军事教育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徐占春  王楠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142-144,150
近代以来,由于外来因素跟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为陕西煤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政府因素,战争因素以及生产、运输手段的改善刺激了陕西煤炭业的发展,煤炭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近代陕西工业的发展.考察煤炭开发与近代陕西工业发展的关系,将为当前陕西乃至更多的能源富集省区,利用能源优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干旱给陕西农业发展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总结了干旱的基本规律和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在探索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旅游近年来不但没有升温,反而呈下降之势。当务之急是寻找契机,使陕西文化的优势为旅游所充分利用,同时又使陕西的旅游为文化所包容,二者相辅相成,才有可能重现陕西昔日之风采,共建陕西今日之辉煌。  相似文献   

18.
对古文汉字“家”的本义,自古至今有多种说法,但都不尽合理。基于从古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各个角度的研究,可以认为:“家”当为会意字,其本义是表示一个以血缘聚居团体为基础的财产单位,这个财产单位就是“家族”,它最初指的是父系家族公社。引申开来,“家”亦可指代财产、宗庙、政权等。  相似文献   

19.
商鞅的重农思想是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 ,围绕他的政治总目标“富”、“治”、“强”、“王”而提出来的。他把农业看成是立国的根本 ,是实现“富”、“治”、“强”、“王”的根本途径 ,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和主张。其重农思想和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墓碑志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作为应用性文体,它有着深刻的渊源;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述形式,它有着一定的文学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其文学性也有着变化。唐代碑志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对陕西新出土的墓碑志文作一考察,就会发现:其文字表现形式由骈趋散,行文由夸饰德行到生动叙事,人物形象由模糊到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