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三《思想政治》新教材增加了“三权分立”的有关内容,对此内容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盂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会产生权力的滥用,导致专制,所以,国家权力就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的原理可有多种,诸如方向原理,系统原理,成效原理,制衡原理等。本文仅就制衡原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运用谈谈粗浅的看法。制衡即事物之间为达到积极的平衡所构成的制约与牵制的关系。制衡原理,最初是作为制衡原则出现的,它是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英国洛克的分权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是资产阶级关于政权分权制度的理论,主张由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孟德斯鸠认为国家权力为  相似文献   

3.
约翰.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分权理论的启蒙思想家,他关于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的论述,开创了三权分立学说的理论体系,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对后来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权思想产生之后对西方政体产生了空前的影响,"权力制约权力"与权力行使的人民性的分权精髓对世界各国的法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严格分权的过时使人们接受权力混合的现实并没有丢失权力制约的本质,同时出于防止专权考虑的行政立法监督也充分地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民主性原则.文章试图从权力互控、制衡与民主行使的分权精髓出发,阐述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指出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划分并相互融合使行政权混入立法权的一些因素,是其中任意部门不能掌握所有权力,并形成利益的分殊,进而通过权力本身的分野而达到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洛克深入探讨了公民社会中各种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的问题.人民(人民共同体)、立法权、执行权(包括对外权)三者之间,既有权力高低之分,又是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各种权力分开并相互制衡,是为了确保公民社会的目的和各项基本原则得以实现.洛克权力制衡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任总统,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宪政思想家.其分权制衡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于限制立法权、加强行政权、司法独立及权力之间的复杂的多层制衡,对美国宪政体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考察约翰·亚当斯的分权制衡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的历史渊源 所谓“三权分立”原则,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包括分权与制衡两个方面。分权是为了实现制衡,制衡又是为了保证分权,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三权分立”原则又叫作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 分权与制衡的思想,是西方一种传统的政治法律思想。早在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如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思想家波利比就曾指出,罗马帝国之所以强大而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罗马人采用了一  相似文献   

8.
"分权"是指权力的分立,强调"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政府核心职能的分立与制衡。在西方,分权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和孟德斯鸠,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学说和理论。三权分立制是分权学说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但由于历史、现实国情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并不适合采用三权分立制,而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9.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直接起源于洛克的分权理论,并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影响。他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并以英国政体为原型,重新铸造了三权分立学说,从政治自由、法治的角度突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根本内涵和价值,对后世特别是资产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观点集中体现在其传世名著《政府论》一书中。文章通过对其自然权利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的分析,认为有限政府是洛克政治思想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论>中,洛克表达了实现稳定的重要思想.稳定是洛克整个政治思想中的主线之一;他追求政治和社会的双重稳定;他认为保障稳定在于分权制衡、法治和限制权力;并且可持续的稳定在于保障权利,实现平等.这些思想对于转型的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西方国家典型性分权制衡体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确立破除了封建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国家权力的滥用,揭露了一些问题并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但也造成了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扯皮、互不服从,从而严重影响了权力运行的效率。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本身的分权并不彻底,尤其是立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与制约往往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3.
分权学说○的形成与演变●朱恒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其政体如何,在制定宪法和建立政府体制中,理论上大都采纳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学说。它一般表现为三权分立制度,即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这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原型,在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三权互相制衡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功不可没;至今这一理论仍被西方国家奉为政权建设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5.
古代分权制发展到现代遇到了主权论者的挑战,主权论者认为权力不可分割,即使在古代,权力也只掌握在一个阶级即贵族阶级手上。为应对主权论者的挑战,新的分权理论应运而生,它用于解释即使权力掌握在一个阶级手上,但它仍然制度性地分散到各个国家机构中去的现实,这就是现代西方的"机构分权"论。对于这一理论,洛克贡献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孟德斯鸠贡献了司法权的独立,美国践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作为各法治国家普遍奉行的行政原则,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支点.天赋人权说、政治原罪说和分权制衡说三大学说共同支撑起了依法行政的理论大厦.天赋人权说解决了权利从哪里来、公共权力从哪里采、公共权力产生的目的、权力的行使应向谁负责、权力的行使应受谁监督等问题.政治原罪说论证了政治存在的必要性、政治具有恶的本性以及对这种恶加以限制的必要与可能性.分权制衡说创造性提出了权力必须分立、权力分立后应交给不同的主体行使、权力分立的核心是制衡.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分权与制衡思想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到近代成为一种表述明确的、融贯的分权理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在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分权体制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三种权力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与渗透。这种分权体制更多地反映为权力的分享,而不是权力的相互隔绝,以防止任何单一的意志控制整个政府部门。我们对分权理论和分权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分权体制的认识有必要加深,有必要加以精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18.
罗轶轩 《政治思想史》2019,(1):176-195,200
主权权威与分权机制是现代宪法政治理论的两个核心构成要件,彼此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和谐关系。不过在现代早期,主权概念是依托绝对主义话语建立的,以至于博丹、霍布斯和孟德斯鸠都断定二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然而,主权的公共性在实践逻辑上要求刚性的制度控制来规范权力的使用,以防止主权被私有化、国家被家产化。只有对绝对主义主权概念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主权者的虚位化之后,才能达至主权与分权的现代和解,然后才能依靠分权制衡机制来保证主权的公共性。洛克基本完成了这一理论改造工作,但并不彻底。只有到了《联邦论》,完全的现代宪法政治理论才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9.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奠基人,1688年政变和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妥协的辩护士。评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从理论意义上说,评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有助子我们进一步认识资产阶级政权理论的实质,从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20.
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由主义奠基人,洛克的经典政治思想是其有限政府理论。此理论以自然状态、天赋人权为历史假定,以社会契约、权利让渡为逻辑起点,以分权制衡、法治国家为政府架构,系统严密地论证了有限政府的正当性。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对近现代西方国家政府的建构与运行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政府建设亦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它启发我们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以民为本、重在法治的有限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