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农民教育: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而也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目前“三农”的现实条件下,发展劳务经济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累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国家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地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农村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鉴于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推动其发展,采取了加快建立工业反哺农业长效机制、强化直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投入加快农村水、电、气、路建设等一系列建农、惠农、支农的政策措施,但农村成人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成人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地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农村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理念启迪我们:把握规律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基石;抓住发展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尊重主体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充分调动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江西老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团组织要把握江西老区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模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高校特别是涉农院校,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劳动力素质问题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如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城乡发展较为协调的省份。浙江农村居民相对富有,再加上重视教育的传统,农村对于教育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里,这就使得自学考试成为满足农村教育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力手段。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各项任务之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笔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鹤峰县龙潭村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村为例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农民培训的方式与理念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努力探索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者从阐述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入手,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系统必须认清形势,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发挥教育职能作用,协调教育发展,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工作力度,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2006,(3):1-1
《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韩国于1970年发动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习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而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成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清醒认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影响教育行动策略的不利因素,方能有效地推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体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新农村社区整体精神风貌的改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新农村社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尚面临诸多困境.对此,必须正视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立足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加大力度全方位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期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针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新时期教育主管部门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做特做强做好涉农专业建设大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然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的标志。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农业理念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扎根农村、勇于献身农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却受制于农业人才总量不足与人才流失严重的矛盾,受制于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韩国、日本是亚洲农村现代化事业卓有成效的国家,而且与我国的农业、农村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借鉴韩国、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将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响应党的号召,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进行分析,实事求是的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