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记】《钓胜于鱼》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是台湾学者陈之藩写的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散文。指导学生自读,有一定的难度:讲少了,学生很难领悟其哲理;讲多了,又不符合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讲好这一课的关键是选好切入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钓”的重要性。“钓”是什么?“钓”是过程、是方法。由此,联想到语文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钓胜于鱼     
<正>艾萨克·沃尔顿,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著有多种传记,笔调雅洁可赏。60岁那年出版《钓客清话》,从此不朽。此书成为垂钓者的"圣经",风行三百年不衰,英文亚马逊书店的书目中,目前仍有此书的多种新版本,并有现代人的拟作、续作等。  相似文献   

4.
钓胜于鱼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了一遍手中的信封,看清地址确实没有出误后,正要把它投进信箱,猛然又缩回手来。再仔细审视了一遍那一串阿拉伯数字的邮政编码,这才放心地把它投进绿色的邮筒中。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唉!总算是完成了。为了这希望,曾放弃与伙伴们侃大山的良机,也曾自弃的撕碎那布满黑字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鱼胜于钓     
十一放长假,回家看望父母,没想到却大病一场。十来天都关在家中养病,只出了一趟门,就是和父亲去钓鱼。其实很早以前,父亲就一直想带我去钓鱼,我都没有答应。那天大病初愈,身体乏力,居然鬼使神差地被劝动了。严重的感冒加上昨晚睡觉受凉,我的双肩疼痛,连握竿的力气都没有,父亲便给了我一  相似文献   

6.
《钓胜于鱼》是新选入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该文在写法上很特殊,看似散文,又很像议论文,且有些杂文的味道。作者由一位老教授非常喜欢钓鱼而又不为鱼的事情说起,概括出了“钓胜于鱼”的生活哲理,并举了较多的事例来证明这一人生哲理,最后得出了“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的大结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很困惑,感到作者的观点不好理解,不好给学生讲,文章中  相似文献   

7.
一、导语设计 (亲切地、娓娓而谈)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至少见过钓鱼吧!那些闲适的“钓翁”们,或于春日设钓驾舟于烟雨迷濛的湖上,或于夏季垂钓于河湾小溪港汊,那份热心、那份专心、那份恒心真能令人油然生敬慕之情。特别是当“钓翁”们钓得一尾或数尾大鱼时,在河畔岸边熊熊的篝火之上烧羹,品尝美味之时,那份满足,那份兴奋,那份惬意就简直令人心为之动,神为之往了。可见钓鱼实在是一项既富意义更富乐趣的很有益的活动,而且  相似文献   

8.
其一,此文在赞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 文章结尾处写道:“其实,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充满矛盾,充满斗争,充满你争我夺;人死之后,万物皆空,什么金钱、名誉、地位都付之东流,岂不空钓一场?哪儿还有什么名和利?作者的主观意图是规劝那些谄言媚上者、吹牛邀功者、巧取豪夺者、弄假骗人者不要再狗苟蝇营,追名逐利。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他在提倡淡泊名利、醉心事业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钓胜于鱼》(初中语文第三册)是篇极富人生哲理的散文,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疑点:①……常有银发的老教授蹒跚的走来。从下文看,只写了一位老教授钓鱼。而此  相似文献   

10.
《钓胜于鱼》是一篇文质兼美、蕴藉着丰厚人生理趣的说理散文。读罢全文,细细品评,耐人咀嚼,引人深思,促人践行。下面就其所具备的散文美学特色试析之。一、寓意深邃的理趣美垂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生活琐事,是很多人在繁忙工作之余闲情逸致的雅好,但作者却赋予它以深刻的寓  相似文献   

11.
我教《落棋有声》这篇小说时,学生对厂长选大黄还是选小李当车间主任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派同学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个学生问:“老师,你的意见是什么?”我犹豫了。此刻,我感到结论本身已无多大意义,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做学习的主人的精神让我激动不已。如果我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不一定正确),那肯定会伤害其中一派学生的感情,我不忍心那样做。我想了想,说道:“两派意见各有道理,难分胜负,课后继续讨论。”我环视了一下,两派学生都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12.
侃侃而谈促人高尚──《钓胜于鱼》浅析青海格尔木市教育局庞义“九义”初中语文教材中《钓胜于鱼》一文是一篇说理散文,该文在款款的谈心式叙事中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钓胜于自,即自然、高尚的精神生活胜于对名利的追求。文章一开篇亮出了一个观点:钓是为了钓,而不...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疑义的结尾——评《钓胜于鱼》湖南邹武佑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中《钓胜于鱼》结尾处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在想:其实·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对这个结尾,现行的《教参》和语文杂志上的评论文章大都这样评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CEPNUS)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钓’胜于‘鱼’"的观点,即方法的传授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钓“鱼”     
星期天早上,我到公园里玩。只见游人络绎不绝。有的小朋友在放风筝、玩碰碰车,有的叔叔阿姨正激烈地进行着羽毛球赛,更令人惊讶的是老爷爷老奶奶在跳扇子舞……公园里洋溢着阵阵欢声笑语。咦!前面花坛边围着一大堆人,干什么呢?我好奇地挤上前去,原来是在玩钓“鱼”的游戏。只见地摊中央摆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玩具上有一枚小铁钉,只要在两分钟之内让线上的磁铁吸住铁钉,那玩具就归你  相似文献   

1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货”成了一个褒义词,表示一个人热衷美食。你是个合格的“吃货”吗咱己会做美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吃货”哦。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节很平常的课,但课堂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课程视频材料,前排靠墙边座位上的一位女生却睡着了.为了不影响课堂,同时考虑到对那位女生自尊心的保护,我曾几次走到她的座位旁,用比较隐蔽的方式提醒她.不知道是我提醒的力度不够,还是那位女生确实太困了,最终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那位女生每次勉强抬起的头坚持不了几分钟,一阵鸡啄米似的"点头"后又趴在了书桌上."算了,懒得管了吧,反正对课堂也没什么大碍."  相似文献   

18.
我原先总以为小猫“钓”鱼只是一个童话。可我却真的看到了我家的小猫“钓”鱼的过程,这是真事,不是童话。暮春的一个夜晚,正是看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的时间。一向喜欢在外游荡的小猫不知怎么没出去,被关在了屋里。它可无心欣赏这打打杀杀的场面,一个劲地用爪子使劲挠着门,“喵喵”地叫着要出去。我感到它今天的脾气有点急,  相似文献   

19.
“错意”解     
初中语文第五册《唐睢不辱使命》中有秦王对唐睢讲的这样两句话:“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课本上对“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注解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忠厚长者,所以不(把他)放在心上。错意,注意。错,同‘措’。”这样注解,有点牵强。关键在于对“错意”的理解上。体味秦王的话语,是要托词表达出“我为你着想,你却不为我着想”的意思,以借故责难,施加压力。他先向唐睢宣称:泰国之所圮l灭韩亡魏而让五十里之地的安陵存者,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忠厚长者,所以不肯违背他的心愿(意即没有一并灭亡他)。接下去又反责安陵君: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让他扩大领土,而他却要不顺我的心原,是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求学生思考,更不倡导学生质疑。这一种“只为鱼(结果),轻视钓(方法)”的教学,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导致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者觉得没问题可提或不知道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