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旗手的责任》通过“我”在战斗中不断加深对旗手责任认识的记叙,赞扬了红军战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抓住课文中“三想一说”进行导读,可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心。一想。“我激动地接过团旗,暗暗下了决心:‘只要有我在,决不让红旗倒下!’”这是作者刚当旗手时所想到的。他从参谋长郑重的话语中了解了团旗的性质——咱们工农红军的旗帜,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旗手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旗决不能倒下。他感到了领导的信任,感到旗手责任的重大,所以暗暗下了决心:“只要有我在,决不让红旗倒下!”要尽到旗手的责任。二想。攻打黄平的战斗结束后,“我喜悦地抚摸着这面鲜红的团旗,心想:‘在战斗中,红旗是多么重要。我,一名旗手,责任有多么重大啊!’”作者在战斗中看到了团旗为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讲“我”在长征开始不久,被任命为打团旗的旗手。在激烈的战斗中,团旗显示了重要作用,“我”认识到旗手的责任。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相似文献   

3.
我家两招     
红旗提示我用—张红纸裁成一面面小红旗,小红旗上写上提示或警句。警句根据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表现和不同问题来写。一要写得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如我的孩子只愿搞计算题,求痛快,不愿背书、写文章,怕麻烦。为此我出示小红旗:“背和记是到达知识殿堂的扶梯”、“写和练是通往成功的跑道”。促使孩子记住练和写是学习的基本功。二要写出形象性。使孩子在形象的警句感召下转变思想,改变不好的习惯。如我的孩子在高—学习期间出现偏科,对语文不感兴趣,出现了不及格现象,为此我出示了小红旗,“语文呼叫一一向我靠拢”。让孩子产生一个语文向他招手,向他发报的生动形象,促使他对语文发生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次,宅者在某幼儿园大班进行类包含关系的测试,内容是看两面大红旗和四面小红旗,要求回答红旗多还是小红旗多。前面被测的幼儿几乎都回答:“小红旗多,红旗少。”而从第十三名幼儿开始,幼儿都突然明白了:“红旗多,因为小红旗也是红旗。”我对此感到疑惑,就问被试者:“你怎么知道的?”答:“老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它通过“我”对三十年前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开头便在读者面前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我”记忆中闰土的形象(第一段),接着按相识(第二、三段)、相谈(第四段)、相别(第五段)情节展开。现对本文的教路作如下的新探: 一、开门见山,直触情节(学第二段): 1.“我”与闰土是怎么认识的?用“因为……所以”说  相似文献   

6.
《红旗》杂志第六期发表孙效良的文章,对经济责任制的本质特征作了如下概述: 第一,建立了职工劳动报酬与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联系。根据经营成果好坏,决定劳动报酬多少,体现了全体职工都要对企业经营好坏承担经济责任。第二,具有一种“自动”机制。职工的劳动报酬随着经营好坏而“自动”升降。这不是一  相似文献   

7.
《荷花》的教学任务:第一,继续进行段的训练;第二,逐步向篇的训练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由荷花的“香”起笔,由“我”将读者引至荷花池。第二自然段叙述的是画面的内容,着重写全观,重点突出荷花的“多”。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补充,但叙述的重点移到突出“姿势”的“美”上边。第四自然段是叙述看荷花时产生的联想,是在画面上不能看到的内容。第五自然段是第四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语第七册最后一课《旗手的责任》的板书设计:责任一区踌颤吕一回-匡舀川一侧-一}的}、今今一旗二旗,一接二举一令分一始二江一一开二乌一一征二进一长一︷挺一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讲“我万在长  相似文献   

9.
“寻踪法”破题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式,是从第一段开始破题分析。其实,有的课文不妨改变一下破题方式。如《荷塘月色》,以“荷塘月色”为题,“荷塘月色”是描写主体。然而“主体”的“出场”却是在第四段。我们完全可以从第四段破题: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作品中的“荷塘”和“月色”之美,让学生感受这幅“荷塘月色图”。然后提问:“既然这么美,作者在第6段末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答案就在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分析第1、2、3段,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沿果索因”题型的命题方式及答题策略1.“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要求考生索的“因”或在“果”前,或在“果”后,或前后均有。2005年全国卷Ⅰ第15题第一问即为这种命题方式:“‘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里出现了两次,作者先说明原因,然后说“我不信了春天”,学生能够发现,“因”在“果”前。要解答这个问题,至少要回答出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从第4、5两段中可以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从第7段中可以概括出来。2005年全国卷Ⅰ第16题也是这种命题方式:“‘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  相似文献   

11.
尘世间人各异趣。我专喜欢给我们教师画像。诸君谁个不晓,曾经唤作“老九”的我们这班“教教儿”们形象真可不雅,什么知识分子,一堆笑料而已,尤其在“上等公民”心中! 我倒要用笔来划划我们这班人的真实形象。以庆祝第一个教师节为题材,我的第一篇小说《乡长马会标》在1985年11月24日(第48期)的《新华青年报》上发表了。N中学教师“我”,一个自尊自重自强的形象站立起来了。他以高超的书法和幽默风趣的口  相似文献   

12.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13.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枝红杏出墙来”“桃花潭水深千尺”“听取蛙声一片”……只见四个小组同学或讨论,或思考,有的同学打开资料寻找。一旦有了哪首带有数字的诗或词,一副豁然开朗、如获至宝的样子,但又唯恐被其他小组抢先用上,急急忙忙写在纸上,传递给本组的“旗手”。当然也不忘告诉周围“战友”,同学的心都系在他们的“小红旗”上了,看着他们的热乎劲可谓“全组皆兵”了!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堂气氛极其活跃的语文课,这是一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语文课,这是一堂让学生真正做了一回学习的主人的语文课而这一切,均来自一个小小的错误。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绿色的卫兵》省编小语教材第四册第24课。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在朗读第1自然段的基础上说说“绿色的卫兵”是怎样的,然后根据板书试背这一段:在美丽的原野上,有一排排卫兵。他们穿着绿色的上衣,在阳光下挺直身体。在指名背时,一位女同学把第一句话背成了“在美丽的原野上,站着一排排卫兵”。当时,其他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错了”我怔了—下,“站着”,多形象多…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刚入三年级的学生,“段的结构”的认识显得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初步训练时,一定要选一个特征明显的结构段加深第一印象。在引导学生第一次认识“段的结构”时,我选中了第五册《晨读》中的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是明显的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17.
教育短波     
昆明路小学开学升国旗老同志白桦亲任升旗手在开学第一天,和平区昆明路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亲任升旗手,他就是原副市长、原市人大副主任白桦同志。当他听到该小学利用开学之日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并举行“接过老一辈革命旗帜,争当光荣升旗手”为主题的升旗典礼后,专程来到学校并自荐担任旗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他亲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勉励少先队员们接好老一辈手中的红旗,坚定地做共产主义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苏洵的《六国论》,课文把它分成五个自然段,我主观判断,大概编者是这么考虑的:《六国论》分为三个部分。第—部分(第一自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并从两个方面(赂秦者与不赂秦者)进行说理;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第二自然段从“赂秦者”方面论证,第三自然段从“不赂秦者”方面论证;第三部分(四五自然段):总结历史教训,讽刺北宋“为国者”吸取历史教训。 但上面的考虑,如果认真一推敲,就会发现“问题”,这个“问题”就出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三层。第三自然段实际上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指出各国迁灭的原因;第二层:论述燕赵灭亡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第三层:用假设的语气,谈“三国各爱其地,齐人  相似文献   

19.
《月亮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文章。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的田园风光,展现了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点明“我”的家乡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20.
难忘那一天     
《中学生读写》2010,(9):10-11
“临沂新村到了,请下车。”我像一条被筷子夹起的沙丁鱼,随着拥挤的“鱼流”涌出了闷热的、刚开封的、却已发臭发霉的过期沙丁鱼罐头盒,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夹杂着油条香味的空气。第一次发现从一条沙丁鱼变成人竟这么简单,我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这个举动导致我完全不顾淑女形象地向学校跑去。忽然,一位手拿红旗、面带微笑的小美女向我走来,问我是几年级几班的,我立刻就懵了,“这个……我好像还没迟到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