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如果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积极期望,那么他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得到鼓励后,就会激发对教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决心和信心,创造教学中的奇迹。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非凡的人,但能否成为天才,关键是教师能否像对待天才一样的爱他,期望他,教育他。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主人公的名字。传说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国王 ,擅长雕刻。他曾用象牙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在雕塑过程中 ,他倾注了全部心血 ,因而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帝 ,终于使这个姑娘获得了生命。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发现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他把这种效果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中 ,而且还广泛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是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进一步说 ,在教育过程中 ,只要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倾注满腔热情 ,…  相似文献   

3.
4.
周日清早,小儿子掀开被子要起床。我说你天天睡懒觉,怎么一到周末就精神了?"我要起床打游戏,你不是答应星期天可以打游戏的吗?"我好言相劝,说你再睡会,也让爸爸再休息一下。可儿子躺在床上蹬被子,抓枕巾,喊道:"开船喽!呜——"我气不打一处来,披衣下床命令道:"好,你起来,打游戏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尽管有游戏做"交易",儿子写作业仍然很磨蹭,抓耳挠腮半天写不了几个字。任凭我软硬兼施,不起效果。儿子软硬不吃,在家如此,在学校也一样。耐心开导,好言相劝,他嘻嘻哈哈,蹬鼻子上脸。严厉批评,甚至棍棒伺候,他翻着白眼来瞪我,还振振有词道:"在外国,打小孩子是要被判刑的……"我束手无策了。有一次,我要出差一周,就把儿子送去他爷爷家。一周后的一个午后,我去接儿子。还没进门,就听儿子和他爷爷嬉笑叫嚷。进门一看,真晕了,一老一小趴地上玩弹珠呢!我埋怨道:"爸,你怎么跟孩子玩这个,他学习怎么样?"我翻阅儿子的功课,竟然字迹工整,老师评语说他大有进步!我惊讶地问老爸这是怎么做到的。老爸说:"没怎么啊,也就是他做功课我就陪他一块做,玩时  相似文献   

5.
庞清  李丽 《林区教学》2023,(3):32-35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强调发挥期待和激励作用的心理效应,教师在正确认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此效应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教师们比以往更加渴求教育理论,渴望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但在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面前,教师们似乎还不具备应有的免疫力。特别是面对那些头顶光环、大有来头的教育理论,恐怕只有全盘接受的份儿。但有些理论其实自身有很多问题,在传播过程中更是以讹传讹、众说纷纭,这就不能不细细考究一番了。笔者觉得这里面最真假难辨的莫过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了。  相似文献   

7.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竞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F.Jacobson)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中的影响力也非常大。我们从以下一则真实的教育案例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相似文献   

8.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把期望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识别信息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进取并达到了教师期望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概念是其逻辑起点,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和维持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师生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构建过程,本文构建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期望信息的传递框架图.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前十分畅销的书籍《心灵鸡汤》第一卷上,有一个颇为令人回味的小故事:25年前,某大学社会学教授组织学生到一个城市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并对这些孩子的前途进行预测,结果认为他们将“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并进行了后续调查,却发现除有20名男孩搬离或去世,剩下的180名学生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许多人成为律师、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什么机理对学生产生影响呢?显然是教育者的"期待",通过互动产生相互作用,所以教育者要树立"每个孩子都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结果发现:(1)他们已经具备现代健康观念,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的认识接近心理学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文章分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学最早是从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心理教育实际上就是应用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它的形式是“教育”,内容却是心理学,主要的方式方法是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民族地区的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小学心理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思想认识的误区;德育化的倾向;缺乏适当的心理教育模式;心理教育工作人员的匮乏。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领导重视和家庭因素两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有效促进和推动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属性决定了其最优的提供方式是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因而教育走向市场就成为必然。目前,社会办学、国外大学的进入以及教育资源的竞争,使得高校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精心塑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定位对品牌塑造具有独特的作用。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在定位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学生特别是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采用科学方法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由“应试教育”变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 ,正确认识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中心理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点高中开展心理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什么开展心理教育?怎样开展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心理教育的实践模式包括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测查了解学生、辅导与咨询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对1741名在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择偶期间的交往心理以及择偶受挫心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现状、性别差异和出身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