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为例,在分析“名著导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结合实例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名著导读”教学能够取得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2.
统编本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编排,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课文选文与名著之间的互补,单元主题与“名著导读”主题体裁上的相似,选文阅读方法与“名著导读”阅读的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的特点有:注重对经典书目的选择,栏目设置详细,可操作性强,读书方法指导的统筹安排。结合与人教版“名著导读”的比较分析,从“增”“改”及“减”三方面探讨了统编本“名著导读”在编写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杨方明 《成才之路》2021,(13):36-37
学校要注重实施师生“海量阅读”计划,建设书香校园,建立“屏读时代”名著导读网络教学模式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广“屏读时代”名著导读教学新的教学方式,明确“屏读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找到有效的导读途径,在全校推进“屏读时代”名著导读课的开展,让学生在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中深入感知名著、理解名著。  相似文献   

4.
谭瑞莲 《学周刊C版》2010,(2):161-162
名著导读是新课标增加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接近名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现状是它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实施。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读”,教师的“导”.以及学生“读”后的展示,促进名著阅读成果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叶小芬 《教师》2010,(11):62-62
当前中学语文的名著导读,尤其是小说的导读,存在一个明显误区——导而不读,即重在情节的介绍以应付考试,忽视了文学审美层次的需求,是一种虚假阅读。究其原因,应试的价值取向固然有所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恰切地把握文本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少而重要”的真实阅读。  相似文献   

6.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7.
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8.
“名著导读”板块设计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的一个创新,它将一部部鸿篇巨制完整地呈现出来,在师生与名著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然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带学生读一读导读,了解一些故事梗概,甚至一些教师对这一板块忽略不计。如何突破导读之法是解决此板块教学的关键。为此笔者主要在名著导读的“导”上着力探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近年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名著导读”板块做出了调整,更加重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及对阅读方法的掌握,重视学生课内外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发展。《海底两万里》在“名著导读”系列中拥有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文章从解析《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的训练点出发,就实现《海底两万里》的快速阅读提出整体认知式阅读、分块衔接式阅读、综合详略式阅读三种途径,以期为《海底两万里》的导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名著导读是新课标增加的一项新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的内容、情节、主题和写作手法。也为学生扩展阅读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做好了铺垫。但尴尬的是它并没有受到重视。怎样上好名著导读课.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实值得每位语文教学者深思。笔者对此稍有思考,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火常三 《学周刊C版》2019,(23):126-126
新课改对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名著导读也被归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因此,特系统分析目前初中阶段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之后增加的一个新版块,其教学意义深远,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但尴尬的是它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谈谈"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如果从导的方法上下工夫,导读方法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为学生种下一粒终身阅读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正>名著整本书导读客观上是个庞大的工程,内容浩繁。而师生长期缺乏整本书意识和策略,陷入浅表化和碎片化的困局。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以初中名著《水浒传》整本书导读为例,阐述滚动式深读的导读新范式,让学生动态真读名著整本书,真正走进多彩深邃的文学殿堂。一、初中名著整本书导读的深层痛疾根据2022版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当前大多数老师的名著导读课,笔者认为当前名著导读潜藏着如下“深层痛疾”:(一)名著阅读越来越功利化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累整本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初中文学名著导读普遍存在为考试而导读、缺乏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导读形式不够灵活、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名著导读课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名著教学的特点来设计与实施,影响了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效果,文学名著的教育教学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们尝试以学习者为中心,研究和设计名著导读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学习者为中  相似文献   

16.
吴彩霞 《考试周刊》2010,(17):56-56
为了引导学生从品读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文章作者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结合实例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名著导读”教学能够取得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少做点题”“多读点书”,这种呼声很多也很久了,但是,很多学校好像往往做得相反。语文课堂基本上是“讲堂”,课内课外基本上是“题海”。据我了解,很多中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去过阅览室,甚至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很少去过。必修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有几个学校落实了,又有几个学生读了几本名著呢?更不要说新课标推荐的那一长串名著了。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方式。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导读”板块,这无一不在彰显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阅读量。结合整本书阅读理念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名著文本的阅读思路,锻炼他们的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一、明确名著导读教学目标,体现整本书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名著导读中存在着一些现象:老师以开列书目和讲名著内容代替“导”,或导而不评,学生以做练习题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代替“读”,或读而不化,这都导致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运用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全面地﹒辩证地、系统地构建名著导读的综合体系,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的任务群,并根据每一专题的特点推荐相应的阅读方法。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名著成为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针对名著导读专题的教学缺乏较为系统的阅读教学体系,基于此,提出将阅读圈模式应用于名著导读的具体策略,以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实践理论。一、阅读圈模式概述“阅读圈”又称“文学圈”,由美国芝加哥基于母语实验成功后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