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实验。教材中借助海绵的形变体现压力作用效果,实验现象不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借助丝网直观地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材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存在的不足,提出两个改进方案。首先利用面粉的松软性直观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克服海绵形变不明显给实验带来的影响;其次,利用刻度尺显示三个物体压入面粉中的深度,定量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压强概念的顺利引入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效果就可能不同.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时,发现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为了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明显程度,物理学上引入了压强的概念.用压强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就明显,,压强越小,压力作用效果就越不明显.而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唐琼 《初中生辅导》2015,(11):42-48
一、知识要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如水中的桥墩,由于其底部深深的陷入河底中,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也就不受浮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 教材分析: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家在学习压强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压力大小的比较和压强大小的比较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常涉及前面学习过的质量、重力、密度等知识,所以这类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对大家系统掌握知识的本领要求较高.另外固体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具有流动性,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这决定了它们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有不同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和比较时也对应着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操作学习的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耳、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是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为例,精心设置一系列学习任务,按照任务驱动式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历史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教师教学历史不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吸收,而是要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冬峰 《学语文》2008,(5):16-17
一、活动目标 1.增进友谊.促进班集体团结向上。 2.总结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得失。为今后的学习鼓劲。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9~12日,笔者有幸代表扬州市参加了在常州中学举行的2013年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活动,执教的《力的分解》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力的分解"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基础内容之一,承接"力的合成",依然是等效替代思想的具体应用。它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力也是今后对力进行矢量分析的基础。从内容和学情来看,《力的分解》一课有两大突出特点:知识不难,难在应用;学生困惑,惑在实际。基于此,  相似文献   

12.
某天,我们一行人有幸跟随虞永平教授来到南京某幼儿园观察半天的区域活动。观察前,虞教授给我们每人分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的任务:请深入观察2个区域,关注区域中的空间、材料是否合理;分析幼儿活动是否投入和专注,获得了哪些经验,教师介入是否有意义;概括区域活动的特点。带着这样的任务,我们有序地进入班级开始了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相似文献   

14.
终身学习思潮与教师角色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终身学习就是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设计,即从生命之始到生命之终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终身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因而教师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5.
很多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和发现都是源于熟悉的生活现象,对生活的热爱、好奇会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会让学生充满学习物理的无限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的创新,更要重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关于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抽象,是观察、验证、思维、概括相结合的产物。所谓"学习进阶",是指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对某一学习主题的认识不断丰富和逐步深入的过程。以《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一课为例,探索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会学习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摒弃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培养儿童学习的自我造血功能,从而为人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引言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学习过程是对“现学知识”与“先前知识”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是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的调节和监控,进而生成意义感和价值感的过程.深度学习作为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对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及“科学精神”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一课为例,讨论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到数学的学习是现实的和有意义的。上课伊始,电脑多媒体演示:“王老汉的两块庄稼地在村舍中间,形状大小如图。目前正是庄稼成熟时节,可是邻居的鸭和鸡时常到地里偷食庄稼,请你想办法帮助王老汉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2章第1节.)教材分析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