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天里,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当柳枝还未来得及抽动,其他小草还未萌发,荠菜就破土而出,为大地镶上最美的绿色.小河边、沟渠旁、田埂上,满是的.颜色一点点加深,淡绿、青绿、深绿、墨绿;个头也一点点变大,它不断地从心中抽出叶子,一点点地摊开,一点点地舒展,最后从自己的额头上顶出一朵洁白的小花.  相似文献   

2.
<正>荠菜迎春。春天里,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当柳枝还未来得及抽动,其他小草还未萌发,荠菜就破土而出,为大地镶上最美的绿色。小河边、沟渠旁、田埂上,满是荠菜。颜色一点点加深,淡绿、青绿、深绿、墨绿,个头也一点点变大。它不断地从心中抽出叶子,一点点地摊开,一点点地舒展,最后从自己的额头上顶出一朵洁白的小花。荠菜是我的最爱。小时候,每到春天,我总  相似文献   

3.
荠菜饭     
夏历二月初二,我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的习惯。据说荠菜饭可以防治皮肤病,所以民间有着“吃了荠菜饭,疥疮生弗着”的俗话,况且这荠菜饭还得到下江南的清朝乾隆皇帝的连声称赞。今年二月二前夕,妈妈从意大利回国探亲,我又可以一饱口福了。中午,妈妈开始了工作。她先是仔细地清洗荠菜,洗好后,把荠菜按在菜板上,用菜刀切成一段段的,“吱吱”声音真是美妙悦耳。切完菜后,妈妈又点起了火,往锅里放油,随着油炸声,倒进切好的荠菜,“嚓嚓”声立即响起,接着倒进准备好的冷饭,又放进了一些调料,一边混炒,一边…  相似文献   

4.
荠菜饺子     
早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又做了荠菜饺子,让我拿回家给女儿吃。每次从母亲那儿拿回一袋袋荠菜饺子,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萦绕在心头,让我无法平静……我自幼体弱多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常做些荠菜素馅饺子给我补充营养。阳春三月,母亲领着我和弟弟去挖荠菜。"春在溪头荠菜花",嫩嫩的荠菜,鲜绿绿的,菜地里、田埂上随处可见。母亲教我用小刀沿着荠菜的根部插下去,再轻轻一挑,一棵荠菜就挖出来了,还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相似文献   

5.
农家姐妹     
太阳还未露头儿,万物还未苏醒,东山上的天空还是淡淡的,只能从明朗中找出一点蓝的影子。家门前的树上,淘气的小雀儿正在“叽叽喳喳”地搅人好梦。“吱呀”一声,木门缓缓拉开,清新的空气带着丝丝凉  相似文献   

6.
谈"一点"     
"一点"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常用词语,但其用法却相当复杂.可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词类组合,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本文从"点"入手,分析"一点"的多种词义和句法上的不同搭配,以及其重叠式"一点点""一点一点"在句法语义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蝉儿睡熟了,青蛙和虫子们的演唱会也结束了。柳叶似的灯光还未关闭,点缀在夜空中的宝石还眨呀眨的。四周静极了。抬着头,仰望天空,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我只能叫出极少数星星的名字。那是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可我却知晓一点点。远处,一个亮点越来越大,一点点向这边过来。"流星——"我惊讶地叫了起来。可不,这亮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春     
北京的春,晚春。辛弃疾词云:"春在溪头荠菜花。"北京的春,不在溪头,也不在荠菜花。溪头无水,荠菜花未开。北京的春从哪儿来?从"杨胡子"生长的那一刻开始,一个漫长而迟缓的迎春仪式便开始了。"杨胡子"是何物?"杨胡子"是北京老百姓对杨树在初春时节所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一)引导学生了解老一辈过去的辛酸苦难,通过今昔对比,认识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端正自己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学习本文质朴无华的语言,精当的选材和组材,层层推进以突现主题的结构安排。说明:《挖荠菜》不流于一般的忆苦思甜,作者善于抓住社会信息,针对当前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出深沉诚挚的感慨,满腔热沉和充满期望地教育年青人去勇于探索人生,认识生活,树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从思想内容上晷,不失为一篇帮助学生如何看待人生,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理想教材,字里行间跳动着时代的脉膊,也反映了父母辈对年青人的拳拳之心。所以,突出这一点思想教育应是教学目的之一。在语言表达和材料组织上,则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挖荠菜”“吃荠菜”作为中心材料把全文内容精心地贯串编织起来,层层推进,以揭示主题,形成紧凑严谨而又文路清晰的构思特点,无论是记叙,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一点还未入眠的人,是一群孤独的人。我是其中之一。高三那年,有一段时间,我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像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一样,明明眼前已经模糊一片,上下眼皮不断打架,头也离书桌越来越近,却在猛地惊醒后,揉揉眼,继续学习,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对困意的征伐,必须熬到凌晨一点,才能安心地放自己倒头睡去。往往早晨被闹钟惊醒后,发现书桌上的台灯还径自亮着。凌晨一点的夜,静得可怕,一点点声响,就要心惊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春     
北京的春,晚春。辛弃疾词云:"春在溪头荠菜花。"北京的春,不在溪头,也不在荠菜花。溪头无水,荠菜花未开。北京的春从哪儿来?从"杨胡子"生长的那一刻开始,一个漫长而迟缓的迎春仪式便开始了。"杨胡子"是何物?"杨胡子"是北京老百姓对杨树在初春时节所  相似文献   

12.
挖荠菜     
作家张洁曾经写过一篇《挖荠莱》,在她眼中,挖荠菜是童年的一件乐事,但长大后回想起来,却渗透着一番辛酸。我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好时光,故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挖荠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抑或大言不惭地说是一种雅兴,再狂妄一点说,就是和陶渊明南山采菊差不多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现在虽是早春二月,但天气实在晴朗得可爱,已和三月差不多。我和小姨挎个篮子,拿着小铲一起挖荠菜。尽管荠菜这个名字早已被我熟识,但要真正识别还是有些陌生。小姨可是挖荠菜的一流好手,眼明手快。她一边挖一…  相似文献   

13.
荠菜与诗情     
荠菜,一种极普通的野菜,普通得难得有谁去留意它--特别是在这丰衣足食的年代里. 阳春三月,春光融融,我携一卷<古诗选>走进田野里,坐在田埂上,任不识字的清风翻动书页."风吹哪页读哪页",没想到,竟然在千百年前的古人诗句中多处见到"荠菜"的影子.本来认为文人雅士只会咏梅颂竹、采菊爱莲,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荠菜竟然也能入诗,而且还得到不少的赞美.  相似文献   

14.
张芳 《快乐阅读》2014,(5):48-48
<正>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一点还未入眠的人,是一群孤独的人。我是其中之一。高三那年,有一段时间,我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像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一样,明明眼前已经模糊一片,上下眼皮不断打架,头也离书桌越来越近,却在猛地惊醒后,揉揉眼,继续学习,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对困意的征伐,必须熬到凌晨一点,才能安心地放自己倒头睡去。往往早晨被闹钟惊醒后,发现书桌上的台灯还径自亮着。凌晨一点的夜,静得可怕,一点点声响,就要心惊  相似文献   

15.
圆上任意点P处切线的几何作图,只需过P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P点处的半径,这条直线就是P点处的切线.但是要作出椭圆上某点处的切线却并非这么容易,最近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目的,介绍如下:1一个重要定理椭圆上任意一点P的切线,与通过同侧焦点F且垂直  相似文献   

16.
先从一道试题谈起:已知椭圆x2/24+y2/16=1,直线l:x/12+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本题为199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最后一题.除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种解法外,一些数学杂志还刊  相似文献   

17.
溶解度曲线反映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由于它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中考的热点.现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剖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通过2010年中考典例解析,引领同学们快速掌握解题方法.一、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  相似文献   

18.
初春的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天来了,荠菜绿了。荠菜是我们家乡人常吃的野菜。清明前后,春风吹拂,冰雪消融。荠菜悄悄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密密地生长在田野中。这时,妇女和儿童  相似文献   

19.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流过春夏秋冬。那是一个桃花还未绽苞的早春,风儿料峭着一些寒意。年近花甲的母亲蹲在田埂上拔荠菜———那是她的女儿爱吃的。风吹乱了母亲斑白的头发,吹裂了她粗糙的手,我看见母亲手背上的血痂,看见新渗出的血丝在母亲手上顺着皮肤纹理游走,融入泥土,或者黯淡了颜色凝固……泪,悄悄滴落在与荠菜颜色差不多的田埂上。隔了年,荠菜的根非常粗大,是最有营养的部位,母亲拔得很仔细,惟恐把根弄断了。我蹲着拔了一小会儿,腿就又酸又痛,不得不站起来伸伸腿、捶捶腰,想起母亲经常腰疼腿疼,我扯住母亲的手:“娘,这么累,咱不拔了。…  相似文献   

20.
挖荠菜     
荠菜是一种野菜,生长在秋冬季节,和鸡爪子菜、马兰头一样,生长在田埂上、小路边,它们既不需要除草,也不需要施肥,就能坚强地生存下来。现在,请跟随着我们,去菜园的田埂上挖荠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