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左翼文学本身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是没法用一个人、一种倾向、一种理论对它做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界定的文学。”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是由多种成分和力量汇合而成的文学运动,从“革命文学”的倡导到“两个口号”的论争,始终激荡着内在的差异与张力。因此,我们不论是对左翼文学做出一种批判还是对左翼文学做出一种肯定,都必须在差异当中来思考左翼文学,而不应该笼统地用固定的观念去综合。  相似文献   

2.
艺术与自由的本质也许只是社会意识形态所“强加”或反映的一种形式,以文学这个特殊艺术对象为例,可以管窥当代西方文论中艺术与自由的本质关系:由外及内,从艺术与时代、历史的关系谈论艺术是否具有自由;由内及外,假定存在着“艺术”这样一种东西,看它是否真的具有自由性。可见,艺术与自由不可能有所谓的终极所指,永远只是处于能指的滑动中。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主张经典作品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据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所谓“经典”.就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阅读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而“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心上扎根”.这更是民族精神建设的基础性的工作。我因此建议在中学选修课程里.应以经典作品的阅读作为一个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马万忠 《考试周刊》2011,(48):38-38
一、概念界定 儿童文学经典。即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适应少年儿童年龄、智力和兴趣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研究的必要性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阅读对其今后一生的精神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少年儿童阅读优秀的少儿文学读物、阅读儿童文学经典已引起许多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与经典同行,让儿童文学经典点亮童年的天空,照亮儿童成长的道路,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学语文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这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尴尬。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文价值。而人文价值观念主要集中表现在经典文本之中.包括文学经典和其他学科文本。所以.我们应让学生阅读经典、阅读传统,并让这成为学生的一种优秀习惯.真正实现经典阅读教育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稍微认真地说,我们或许是被很多新名词迷惑了。比方说“多元社会”。我们想,如果是真正的多“元”,其中的每一“元”都应该与其他的“元”相对平等相对独立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其中相当多的“元”那里,什么都被操控着,被扭曲着。因此我们所说的“多元社会”其实是一种超前告知罢了。这正象我们企望的“多极世界”并未真正来临一样。据我们观察,文化与文学也是如此,过早地宣告某种状态的来临,并以此暗示我们的创作和批评,其结果或许就使它们事信功半。这就象我们要做砖做瓦,瓦泥还没揉捏成熟就把它放进模具开始制作,其结果不是可想而知吗?“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这个栏目,很希望她的支持者以求实的精神,以探索的勇气,以严谨的姿态、以独到的见解,以高度的责任去做每一篇文章。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的希望正在变成现实。四人谈的《文化、文学和多元社会》,站在宏观的视角,以对文学文化和国家民族高度的负责精神,检讨了中国文学和文化过去的遗与存,现实的知与行,未来的向与度。他们虽然处于同一“元”中,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碰撞的火花总能给人以感染或启迪。《中国当下文艺经典的历史价值与消费取向》则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说服力量,对“戏改”“红色经典”的时尚发出了能引人共鸣的声音。而廖四平教授的文章,正好与前文形成呼应,从一个“理想者”的立场出发,在“无英雄时代”或者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坚定地为塑造理想的英雄摇旗呐喊,这或许也暗示了21世纪,我们对英雄,或者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需求作出了坚定的至少是一种回答。文学对部分人来讲,她可以不是神圣的。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对我们人类而言,她应该是神圣的。我们希望把她认作是人类前行的灯塔,民族奋进的火把,永远不会被消费成垃圾。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的绵延中,伟大的经典人物及其作品为精神文化确立了价值坐标。但每逢遭际精神无根的文化危机时代,总会出现“去经典化”与“伪经典化”共生的现象。不过,每个人实际上都生活于伟大的经典之中,他们(或它们)就如同人们所呼吸的空气,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理应本着对历史的敬畏,以一种“透视主义”的态度拥抱涵蕴历史公意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文学等级秩序的崩溃是文学边缘化的必然产物,是数字新媒介的发展对文学的传播与阅读提出挑战的结果,也是"后文学"生活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是伴随着文学的文化稀缺性状态的消除而得以发生的。在一个文学资源丰裕的社会,文学不再需要经典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文学开始丧失经典文学时代所拥有的经典性,成为普通信息文本,经典文学时代形成的经典观逐渐瓦解。现代新媒介的应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精神产品的商品化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文学等级秩序的崩溃与文学经典主义的消退,并最终模糊了文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边界,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提出的一个问题。讨论文学的边界,不是要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定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要在讨论中反思我们关于文学问题的提问方式。讨论文学的问题,需要秉持一种理解个别、尊重差异的精神,区分常识中的文学与理论中的文学。而用“文学性”的描述替代对文学边界的追问,实际是在这个读图时代、信息媒体时代文学遭受冲击乃至被边缘化的又一见证。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用数据证实自己的时代。唯有数据,才能理直气壮地成为“成绩”,是实的;而语言,似乎只是一种粉饰和点缀.是虚的。工业化的喧嚣.让人的思想沉溺于功利与浮躁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语文课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人们急功近利地追逐表面的繁华,“工业品”批量生产,“艺术品”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1.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语境中阐释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具有同质性和互文性.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杰姆逊始终坚持辩证法,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具有为法兰克福学派所诟痛的压迫性质,还具有乌托邦性质.  相似文献   

12.
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新环境所表现出的不适应、知识分子自身的边缘化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是文学主体性理论于80年代末淡出而未能在90年代得以继续延伸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知识分子面对自身的不断边缘化期望通过抢夺话语权回归文化中心,这导致了文学主体性话语的被冷落。后现代主义对“元话语”的反对以及对传统人道主义的颠覆对文学主体性话语的发展完善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家余华的小说通过符号化叙事、平面化的叙事和赤裸裸的欲望的表达,解构了精英文化,颠覆了文明的秩序、消解了意义和主体的中心性,具有了后现代性大众化叙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处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夹击之中,但它的发展无需在二者间作非此即彼的强迫性选择。心理学必须进一步贯彻实证精神,又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时尚,关注实证心理学的不足。建立心理学的中层理论和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心理学处于现代与后现代压力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后现代性视域中,妈祖文化作为非主流文化的巨大独立性价值得以确证;妈祖文化向他者开放的、与其他文化相融相摄的文化品质得以彰显;妈祖信仰与时偕行的创造性向度得以开显。独立性价值构成向他者开放的基础,而唯有向他者开放才能与时偕行。  相似文献   

16.
多元性为智能本身所固有,多元智能说东方古已有之,并非加德纳所独创;指出既要讲多元智能,也要讲综合智能;在因材施教上,多元智能理论只解决教学问题,并不能解决教育问题。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上世纪末中国文坛热点话题之一。它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文本对固有的男性权威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从而发出女性自我的声音,因而这种先锋实践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然而,由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与挪用时产生了错误与偏差,女性作家在创作上过分期望通过走类似西方女性主义斗争之路来谋求中国女性解放之路,从而导致了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抵触。虽然1990年代的女性个人化写作在前后两个阶段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但都有现代性的特点,这也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后现代式解构性思维的困惑;其次,是专注自我的后现代模式;第三,是后现代的精神困境。其教训是包括个人化写作在内的所有女性作家应当正视自己,正视现实,以个性生命展现时代精神,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位置,以达到时代性与个人性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当下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弗莱处于诸多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这促使他成为了文化批评家。弗莱批评理论与荣格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同中有异,有着独特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弗莱批评理论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学是后现代性对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异化的要求的时代呼唤,是人类对消除现代性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异化要求的必然结果,是后现代精神的有机主义的重要体现。有机主义对我们建设和发展生态美学,消除现代性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全人类全面长足地健康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启蒙运动所兴起的科学与理性精神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在理性精神的引导下,促生了主体性意识,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进步。但对理性的过分强调,使理性走向了它的反面。后现代针对现代性所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批判,反对现代性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强调社会的多元性和异质性。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当前既要强调现代性的积极方面,又要警惕后现代所揭示的现代性的消极方面,同时要防止后现代性本身的颓废因素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