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在作品中塑造客观形象时,亦在塑造主体形象,即自我形象、陆游诗作通过记梦抒志、表达理想;记实议论、直抒胸臆和浪漫主义笔触,鲜明地塑造了诗人爱国主义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2.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书中描述了大量的寓言形象,作者通过这些寓言形象来说明哲学道理,阐明自己对生存困境的认识,描述了心中志者的形象,表达了对外物的认识观。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罗摩衍那》成书之前我国已经有猿猴能言、慧辨、善变的志怪文学,到《罗摩衍那》定型成书的汉魏时期,猿猴志怪说法已经臻于大全。唐代已经大量创作猿猴变人的志怪小说,但多数是"盗女"及祸害性内容。却也有积极性的开拓,由此飞跃而升华,成为孙悟空的正面而丰富多彩的形象渊源。而帮助玄奘出国境的"候者"正是孙悟空的原型历史人物。猿猴志怪文学的主要艺术方法是借助谐音,达到指鹿为马的违反事理而谐趣怪异的艺术效果。孙悟空形象与整个《西游记》正是继承了这个方法。孙悟空是中国文学土生土长的形象。哈奴曼影响"八证"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狐,这一动物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现实意识以及其他文化精神的混杂,狐妖形象发生重要演变,总体上一步步由宗教走向审美、从狐男演变成狐女、由魅惑走向人性。这些演变都能从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一窥究竟。  相似文献   

6.
李银波 《考试周刊》2008,8(6):133-134
本文通过从鬼怪类型方面、鬼怪世界与人的关系的表现上、社会功能与审美感情上、鬼怪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方面浅显分析了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中鬼怪形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郑海凤 《学语文》2014,(6):49-50
魏晋志怪小说以丰富多彩的神仙鬼怪以及神奇的传说异闻开中国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开端,影响深远。而《搜神记》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以其众多的蛇类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魏晋人对于时事、世态和人情的观念和对于生命、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搜神记》中关于蛇形象的故事共有三十篇,其中蛇形象以本相出现的故事较多,以幻象出现的仅有五篇,但每篇都为后世小说中蛇形象描写开创了范式,具有典型意义。《搜神记》中的蛇形象描写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根据出现的频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阐释。  相似文献   

8.
玛利亚是圣经中的重要神学人物,随着基督教的东传,玛利亚也由之被引介入华 .玛利亚的神学形象虽曾分别在唐、蒙元时期引入中国,但出于各种历史机缘,其形象并未 获得充分地宣扬.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借助海途来华传教,玛利亚再次被输入中国,并 在明末出现了第一部汉文玛利亚传记,即高一志的<圣母行实>.在此书中,高一志根据中 国文化的需要,对玛利亚作了诸多"调适","淑女"玛利亚便是高一志所塑造的玛利亚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摘要:在中国,每个时代的文人都有把志怪、传奇记录下来的传统。在日本也不例外。其中大放异彩的便是石川鸿斋的《夜窗鬼谈》。书中并非只谈“鬼”事,其中不乏蛇妖狐怪的出现,“狐”是日本志怪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夜窗鬼谈》的写作方式和创作旨归。  相似文献   

10.
讽刺小说是按形象性质和题材领域划分的一种小说类型。明清讽刺小说之所以走向成熟它主要受先秦寓言故事,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唐宋话本的影响。无论从题材类型、结构模式,还是创作手法、艺术风格,都为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唐代小说中,有关狐的故事众多,狐的形象也比较复杂。唐代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媚人、害人的妖狐形象,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塑造了一些助人、帮人的人性化的狐形象,这对《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狐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小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对这一手法的运用,根据对作者、物、志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可辨为三个不同的方法:运用联想,由物引志;巧借形象,志隐物中;构筑意境,物态要融。这三种方法,物与志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带给读者不同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通过那一篇篇感情激切的涛章,抒发了自己的理想、苦闷和愤怒,同时也塑造了柔情诗人的自我形象。关于屈原的形象,前人曾有很多生动的描述:比如列安说的“不获世之落垢,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可也”;司马迁说的“其志洁、其行廉”;王逸说的“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  相似文献   

14.
《子不语》是清中叶文学巨子袁枚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闻逸事,如龙母、龙护高家堰、吕道人驱龙等,龙多以善恶无常的多变形象出现于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该书中龙的形象不仅体现了清中叶社会一些方面的情况,也是古代中国文言小说中龙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古典志怪文言小说,其中女鬼的形象丰富精彩。对书中的女鬼形象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作品中的女鬼形象的现实意蕴,能够对当时社会女性处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弟子?坐而言志”的一次谈话。该文简练含蓄地塑造了师生各异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孔子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以及建立太平盛世的崇高理想。如果我们把这次师徒谈话看作是一堂课的话,那么《侍坐》在“问志”、“传道”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教学智慧呢?  相似文献   

17.
唐春山 《学语文》2014,(2):65-66
正《文心雕龙·诠赋篇》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即描绘事物的形象,写志即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赤壁赋》作为文赋的代表,虽然不再有汉魏六朝时的辞藻堆砌,但是仍保留了赋这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诗言志"是儒家的诗学观。"诗言志"有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由于个人的思想、志向及所处环境、地位的不同,所言的"志"也各不相同。寓志于形象中和咏物言志是诗言志的两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士人形象,真实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风神面貌。但是《世说新语》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群体同样值得关注,她们与以往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体来讲,可以从德行、才智、叛逆、胆识等方面加以认识。分析这些个性化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文化心理和社会风气,进而从侧面折射出与前代相比,魏晋士人在女性观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贤媛》篇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究其原因,和当时的政治制度以及家庭教育有关。本文还结合《贤媛》篇论述了《世说新语》刻画女性形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